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杨沛  唐静  舒意  程巍  李真林   《四川医学》2021,42(11):1143-1149
目的采用定量CT(QCT)探讨骨密度(BMD)和体质成分的增龄性改变及两者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行腰椎QCT的BMD检查的患者224例,将原始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indways QCT Pro6.1软件测量L1~L3椎体的BMD及L2椎体和L3椎体的各体质成分,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其与BMD的相关性。结果腹部总脂肪、腹腔内脂肪、肌间隙脂肪含量(面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骨密度却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60岁以下皮下脂肪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6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而腹腔内脂肪与皮下脂肪之比(腹脂比)则与之相反。男女的腹脂比和年龄、女性的腹腔内脂肪、椎旁肌的肌间隙脂肪含量与BMD均呈负相关(男性腹脂比r=-0.349,P=0.030;女性r=-0.259,P=0.000;男性年龄r=-0.633,P=0.000;女r=-0.577,P=0.000;女性腹腔内脂肪r=-0.177,P=0.016;右侧肌间隙脂肪r=-0.349,P=0.000;左侧肌间隙脂肪r=-0.363,P=0.000)。结论各体质成分随着年龄的变化发生改变,年龄与骨密度呈负相关,60岁以上男性腹腔内脂肪与BMD呈正相关,女性椎旁肌的肌间隙脂肪与BMD呈负相关,说明在60岁以上女性椎旁肌的肌间隙脂肪含量、男性腹腔内脂肪含量可能是引起骨质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2.
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与组织之间的隐性契约,反映了相互之间的心理期待关系,其核心是双方内隐的责任和义务.抗击新冠疫情特殊时期,构建以情感、尊重和信任为基石的心理契约,并通过心理契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并发挥创造力.  相似文献   
63.
引言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是继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医学影像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凭借高密度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对病灶定位和定性准确、可以为临床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资料等优势,CT检查已成为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管电流调制技术降低多层螺旋CT(MSCT)胸部扫描剂量的程度,以及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受检者随机等分成两组(管电流调制组和管电流恒定组).分别统计CT剂量权重指数(CTDIw)、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毫安秒(mAs).图像质量分为优、良、差三级进行评判,并记录评价结果.数据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管电流调制组有效mAs为(87.69±2.74)mAs,较恒定组(100 mAs)降低约12%(P<0.001).管电流调制组CTDIw(6.16±0.23 mGy),明显低于恒定组(7.0 mGy)(P<0.001).管电流调制组DLP(202.03±18.27mGy·cm)约为恒定组(230.13 mGy·cm)的87.7%(P<0.001).相同扫描条件和图像后处理方式下,管电流调制组的图像质量不仅未降低,而且还可选择性地改善(P>0.05).结论管电流调制技术可有效降低CT剂量,并不牺牲图像质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上腹CT扫描总时间对图像强化质量的影响李真林,陈宪,李福海华西医大附一院放射科CT扫描过程中,在血管中保持造影剂高浓度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图像强化质量的主要因素。压力注射器(MCT)的应用,使扫描与注射造影剂同时进行,可保持较高浓度时间,但MCT延长时间...  相似文献   
66.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对心肌纤维化的干预甚至逆转已成为心脏病防治的新靶标.目前,心肌纤维化的检测临床常用心肌活组织检查和血清代谢物检测,但限制较多,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分子影像学技术可实现活体、无创、量化和靶向特异性评价心肌纤维化的有无、程度及转归,以便早期进行临床评估和干预.现阶段可用于心肌纤维化评价的分子影像技术主要包括SPECT、PET及MRI,不久的将来有望出现相应的分子影像探针用于心肌纤维化的超声靶向评价.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3.0 T MRI 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采集(T1 high resolution isotropic volume excitation,THRIVE)技术在颈部疾病检查中增强效果的评判。资料与方法使用Philips Achieva 3.0 T MR成像仪16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对36例临床怀疑有颈部疾病的患者进行常规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SE T1WI抑脂序列增强扫描,随后进行THRIVE抑脂序列增强扫描并对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并对两种方法增强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SE T1WI抑脂和THRIVE抑脂增强序列扫描检查。SE T1WI和THRIVE序列两组增强图像的抑脂效果有统计学意义(Z=18.722,P<0.001)。对运动伪影的控制情况THRIVE序列比传统SE T1WI序列好(Z=4.758,P=0.029)。结论 THRIVE抑脂增强序列成像时间短,抑脂效果好,能较好地显示颈部结构及病变,从而更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7T MR辅助猴脑内丘脑定位注射的价值.方法 对20只猴子的双侧丘脑均进行定位穿刺,8只猴子根据恒河猴脑部定位图谱将穿刺针插到预定为丘脑的位置,术后2 d行MR扫描验证穿刺的位置并做病理检查证实.通过穿刺针的位置对定位方法进行改进后,剩余12只猴子按改进的定位方法进行穿刺,术后2 d做MR扫描验证穿刺的结果并对其进行病理证实.结果 改进定位方法前后各有1只猴子因为麻醉状态不稳定而缺失MR扫描结果,改进定位方法前11次准确定位于丘脑(78.6%),改进定位方法后21次准确定位于丘脑(95.5%).MR所得结果与病理证实结果一致(88.9%).结论 高分辨能力的7T MR可以改进猴脑内精细解剖和功能结构定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邓莉萍  李真林 《华西医学》2011,(11):1752-1752
1病例介绍 患儿女,2岁。主因口唇发紫,气促,反复发作呼吸困难就诊。患儿行双源CT胸部血管成像检查。扫描机型Sensation Definition,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横隔水平,采用胸痛三联征序列,心电门控扫描技术,扫描参数:80kV,55mAs(有效mAs),64层×0.6mm;螺距0.4,层厚0.75mm,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分次团注对比剂结合虚拟平扫技术在CT泌尿系统成像(CTU)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因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在我院行双源CT增强扫描的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A组行传统CTU扫描技术,采用单源扫描,扫描序列设定为先行常规平扫,再注射碘对比剂100mL,行动脉期增强扫描、实质期增强扫描和排泄延迟期扫描,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10mAs。B组行分次团注与虚拟平扫相结合的改良CTU扫描技术,扫描序列设定为常规平扫后注射碘对比剂40mL,延迟15~30min后,再次注射碘对比剂60mL,行动脉期和实质期增强扫描,其中实质期增强扫描采用双能量扫描序列,扫描参数为A管管电压140kV,管电流68mAs,B管管电压80kV,管电流374mAs。比较两种方法扫描下的集合系统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比较虚拟平扫与常规普通扫描对于泌尿系统病变的检出情况,比较双能量增强扫描与常规普通增强扫描的辐射剂量。结果两种成像方法下集合系统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辐射剂量明显高于B组(P<0.05),分次团注结合虚拟平扫技术辐射剂量仅为传统CTU扫描技术的55%。虚拟平扫与常规普通扫描对泌尿系统疾病的显示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能量扫描与常规增强扫描的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次团注与虚拟平扫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能获得与传统CTU扫描相同的图像质量,同时减少了约一半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