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 探讨三甲大型医院放射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策略。方法 实施住院与门诊患者严格分区、分时段检查;常规设置发热患者CT检查区;加强三级预检分诊防控;加强放射科技师首次检查负责制;严格按照分区督查消毒;增强全科员工自我防护意识;提升网络服务工作;灵活的工作流程反馈。结果 实施疫情常态化防控策略以来,放射科没有发生过院内感染事件。结论 制定正确的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并严格执行,可以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防止放射科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2.
目的:初步探讨宽体探测器CT冠脉联合头颈部及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一站式”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80例患者CTA资料,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临床怀疑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CTA成像,疑心脑血管累及后再次行心脑血管联合成像,B组行冠脉CTA联合头颈部及主动脉CTA“一站式”检查,对2组扫描获得的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及客观评价,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辐射剂量及检查耗时。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需求,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M1段、颈总动脉、椎动脉V4段、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旋支、主动脉根部、降主动脉、腹主动脉、髂总动脉的CT值、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sie ratio,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比剂使用量较A组减少约45%,检查耗时较A组减少约5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宽体探测器CT“一站式”联合扫描,可同时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冠脉、头颈及主动脉血管图像,操作简便,耗时短,对比剂用量少,在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3.
  目的  探讨联影CT金属伪影校正技术(MACTM)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CT复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3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CT复查的患者72例,将原始数据分别进行滤波反投影(FBP)和MACTM重建。在两组重建图像中选取3个相同的层面(髋臼起始层面、髋臼中心层面、髋臼下缘)并放置一致处勾画兴趣区(ROI),测量3个层面的金属高低密度伪影区、金属髋关节间隙、金属旁骨组织、肌肉、膀胱及皮下脂肪的CT值和图像噪声,计算其平均值,以皮下脂肪为参考计算金属植入物旁的骨组织、肌肉以及膀胱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由2位放射科医生对两组重建图像进行盲法主观评分,并采用Kappa检验评价其一致性。  结果  两组重建图像的高低密度伪影区及关节间隙CT值、图像噪声存在差异。MACTM组与FBP组相比,高密度区与关节间隙的CT值减少,低密度区CT值增加,各区的图像噪声值均减少。金属邻近骨组织、肌肉及膀胱的SNR和CNR,MACTM组均高于F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TM组主观评分优于F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64,P<0.05)。在2位放射科医生主观评分的一致性检验中,FBP组一致性为中度(Kappa值为0.72),MAC组一致性为良好(Kappa值为0.85)。  结论  MACTM重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CT复查中能够减少金属伪影,使关节间隙显示更加清晰,提高了CT图像质量,效果优于FBP重建。  相似文献   
164.
目的采用定量CT探讨骨密度与椎旁肌的增龄性改变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2020年6~11月于我院行定量CT骨密度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定量CT测量L3中部层面的椎旁后群肌(竖脊肌和多裂肌)的横截面积;采用星云医学影像后处理平台V9.0测量L4~5椎间隙的腰大肌(椎旁前肌群)的横截面积,分析椎旁肌与骨密度的随着年龄变化的规律和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女性的椎旁后群肌的含量(横截面积)在40~60岁明显增多,而男性的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右侧腰大肌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左侧的腰大肌含量在男性40~60岁明显增多,女性40岁以下明显增多。男性的椎旁肌含量随着年龄增长大于女性,骨密度也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男性骨密度大于女性(男性r=-0.625,P < 0.001;女性r=-0.600,P < 0.001)。腰大肌、椎旁后群肌与骨密度均呈正相关,男性相关性高于女性,右侧高于左侧(男性右侧椎旁后群肌r=0.432,P=0.009;左侧椎旁后群肌r= 0.401,P=0.017;右侧腰大肌r=0.510,P=0.002;左侧腰大肌r=0.447,P=0.007;女性右侧椎旁后群肌r=0.319,P < 0.001;左侧椎旁后群肌r=0.276,P < 0.001;右侧腰大肌r=0.279,P < 0.001;左侧腰大肌r=0.220,P=0.004)。结论椎旁肌随着年龄变化发生改变,男性椎旁肌的含量大于女性,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腰大肌、椎旁后群肌与骨密度均呈正相关,男性的相关性高于女性,右侧高于左侧,男性的椎旁后群肌与骨密度的相关性低于腰大肌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而女性的椎旁后群肌与骨密度的相关性高于腰大肌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5.
目的 研究外中耳先天畸形的高分辨CT(HRCT)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资料与方法 对临床诊断的外、中耳先天畸形35例行HRCT扫描,单纯横断位扫描5例,横断位加冠状位扫描30例。结果 (1)外耳畸形32例共42耳,其中外耳道骨性闭锁30耳,显示闭锁板为完全性26耳,不完全性4耳。膜性闭锁5耳。双侧分别为不同类型闭锁1例。外耳道狭窄7耳,其中狭窄合并对侧闭锁1例。合并畸形中,面神经管垂直段明显前移22耳,下颌髁状突明显后上移25耳,乙状窦前移4耳,均见于骨性外耳道闭锁。伴发的中耳畸形主要为小鼓室及不同程度的听骨发育不全或缺如。合并内耳发育不全1例。(2)单纯性中耳畸形3例共6耳,均表现为听小骨异常。合并小鼓室1例,耳咽管和鼓室窦畸形扩大1例。结论 HRCT能准确显示外中耳先天畸形的类型、程度以及合并畸形,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正确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6.
临床上对于需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术前精确定位致痫灶是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成功率的关键。目前尽管采用电刺激方式定位致痫灶已经在国内外多个医学中心广泛开展,但对于颅内立体定向脑电图(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y, SEEG)的术前植入评估及电刺激诱发脑电活动的解读仍不够完善和严谨,尤其是电极植入模式、刺激参数设计以及手术预后相关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和未知领域。该文围绕基于SEEG的立体电刺激诱发脑电活动在评估难治性癫痫领域中的临床背景、应用现状、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该技术在临床致痫灶定位和大脑皮质功能评价2个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电刺激过程中的安全性及高频/低频两类常用电刺激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7.
医学影像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医学辅助诊断工具, 在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在疾病预防、筛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以及疗效评价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支撑医院各临床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该文将从医学影像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建立和组织架构形成与进展进行综述。同时, 对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 并对医学影像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8.
169.
虚拟平扫(VNC)技术是一种基于双能量CT成像系统的图像后处理技术, 利用CT增强图像生成VNC图像, 具有优化扫描流程、降低辐射剂量的优势。经硬件改进和技术优化, VNC技术现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和应用证实具有替代真实平扫的可能性, 并在多种临床疾病的诊断与预后评估等方面占据一定的地位。本文将从VNC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