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作者比较了多价小基因 DNA疫苗与全长蛋白疫苗诱导的 CD8+T细胞应答及保护效力 ,并证实了位于翻译起始密码子侧翼的Kozak序列对小基因疫苗的重要性。  作者用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LCMV)感染 8~ 1 2周龄 CB/ 6小鼠后 7天 ,取小鼠脾细胞与转染了 p CMV- SV(具有Kozak- GCCATGA序列的质粒 )、p CMV-SV- (具有 GCCCATG序列的质粒 )或p CMV- β(表达 β-半乳糖苷酶的质粒 ,阴性对照 )的组织培养细胞 BAL B c1 7( H- 2 d)和 KO(H- 2 b)一起培育。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 :转染了 p CMV- SV的 KO细胞被细胞毒性 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试验效果.方法 取前期制备的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大鼠急性毒性试验,之后进行临床症状监测及大体病理学检查;并采用恒河猴进行长期毒性试验,之后观察试验动物的临床症状,进行血液学、生化检测、CD4+、CD8+细胞比例检测、病毒血症检测、病毒在组织器官的分布检测以及病理检查.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给予大鼠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200倍剂量时,无论是临床症状监测还是大体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恒河猴3次免疫8倍人用剂量时,疫苗对动物临床症状、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CD4+ 、CD8+细胞比值亦无明显改变,动物的血液及组织器官中均未检出腮腺炎病毒RNA,各组织器官未见明显大体病理学改变.结论 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急性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试验均无明显异常,充分验证了疫苗的安全性,从而为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提供了数据支持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预防HIV感染的天然免疫及获得性粘膜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流行需要有效的疫苗,而开发预防性疫苗的困难在于HIV的快速突变率,这能逃脱细胞毒性T细胞(CTL),并难以诱生中和抗体。解决这些困难应该从天然免疫系统、生殖道和直肠的粘膜相关淋巴系统、获得性免疫应答以及使用宿主抗原这四个免疫学领域入手,重新调整疫苗策略以寻求解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对甲型肝炎病毒的组织培养特性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甲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培养的一般性质、体外生长繁殖的动力学和细胞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抗原结构基础、各结构蛋白成份、特别是VP1、VP3的免疫学性质以及与这些抗原相关的基因结构等方面对甲型肝炎病毒抗原性质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对当前发展的三种甲型肝炎疫苗的免疫特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CV/HBV复合抗原PCX/S免疫原性。方法 将已证实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人工合成的HCV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PCX与HBV的S抗原基因融合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PCXS。大量提取质粒并免疫小鼠,用ELISA的方法检测抗-HBs和抗-HCVAb;~3H-TdR渗入法检测免疫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用~(51)Cr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CTLs杀伤作用。结果 免疫后均能检测到抗-HBsAb和抗-HCVAb,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但后者OD_(450nm)平均值低于抗-HBsAb的OD_(450nm)。免疫小鼠诱发针对PCX或S抗原的CTL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结论 复合型PCX/S抗原基因可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为HCV/HBV双价疫苗的研究提供一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H2减毒株P2区基因序列,了解其减毒和细胞适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扩增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成品疫苗及其亲本毒种P2区VP1/2A、2B、2C基因序列,经测序、比对,分析检测毒力基因VP1/2A、2C的变异情况.结果 甲肝减毒活疫苗H2成品疫苗及其亲本毒种毒力基因VP1/2A、2C区毒力相关基因簇均为减毒型特征.结论 甲肝减毒活疫苗H2减毒株毒力基因VP1/2A、2C均为减毒型特征,且遗传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血管生成抑制素和IL—7联合治疗的肿瘤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裸质粒DNA肿瘤内直接注射入方法,以观察血管生成抑制素(Angiostatin),和IL-7联合治疗肿瘤的可行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构建的血管生成抑制素、IL-7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每次100μg/只),分别或联合注射到接种U14肿瘤细胞5天后的荷瘤鼠体内,以后每隔7天注射一次、共三次。观察荷瘤鼠的存活率、肿块生长情况、以及小鼠整体免疫功能,并对肿瘤对照组与联合基因治疗组的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及细胞凋亡分析。结果 血管生成抑制素、IL-7、以及两者联合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加荷瘤鼠的存活率、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调节免疫功能,以联合基因治疗组更显著。病理分析表明联合治疗组肿瘤血管形成显著减少,基底部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 直接裸质粒DNA注射血管生成抑制素和IL-7基因可能成为一种方便、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血管生成抑制素K1~3环结构体酵母表达及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素K1~ 3重组体的生物学活性及机理。方法将血管生成抑制素K1~ 3环结构基因克隆进入甲醇表达质粒 pPIC9K中 ,诱导该酵母表达系统表达了K1~ 3重组蛋白 ,经初步纯化后 ,利用改良MTT法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上检测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确认血管生成抑制素K1~ 3重组体能明显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结论血管生成抑制素K1~ 3重组体抑制能力具有量 效关系 ,抑制该内皮细胞生长的基本机理是诱导其发生凋亡类似反应。  相似文献   
20.
Wnt信号途径是细胞发育和调节生长的一个关键途径 ,通过与果蝇Wingless同源的Wnt基因编码Wnt蛋白 ,与膜上相应受体接合引起一系列相关蛋白反应 ,最终会激活MYC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对胚胎的发育和成人的部分组织形成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当该途径异常时 ,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