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01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411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73篇
  7篇
中国医学   179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正>药品通用名,即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INN),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英文名称,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一个药物通常只对应一个通用名[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药品必须使用通用名称。化学药物种类数以万计,名称众多,随着新的药品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范围综述。方法以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提出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指导, 系统检索PubMed、Scopus、Embase、OVID、Sino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 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 对纳入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9篇。虚拟现实技术干预形式主要包括设备类型、运动模式、运动方案。干预时长多为2、4、8周, 结局指标包括运动功能、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认知功能等。未有文献报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相关不良事件。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在COPD患者康复训练中应用可行, 且具有一定的效果, 未来仍需要开展多中心、高质量的研究来完善虚拟现实技术在COPD患者运动康复中的效果评价指标, 提高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一种将O型单采浓缩血小板悬浮于AB型新鲜冰冻血浆而制备的通用型组合血小板在患者紧急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以提高紧急和特殊救治的血小板保障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21例血液病患者同一住院周期内按输注通用型、AB型和同型血小板三种血小板输注方案分组,分析输注前PLT、输注剂量、输注24 h后血小板回收率(24 h PPR)、输注后24 h血小板计算增高指数(CCI)、后续血小板输注剂量及间隔时间、输注不良反应之间的数据差异。结果 1)制备用起始O型单采血小板和成品通用血小板的PLT、MPV、PDW、K、MA、PH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制备的通用型血小板中抗-A、抗-B效价均<2;2) 21例病例的患者输注通用型血小板27次,单人输注1~5次,单次输注1(0.4,1.0)治疗量,无输血反应发生;3)三组输注方案后24 h CCI、24 h PPR有效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和通用型输注组后续第一次输注血小板的间隔时间长于AB型输注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输注剂量间无差异,P>0.05。结论 紧急情况时...  相似文献   
64.
目的: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依据。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患者组成的便利样本,访谈法评定国际版脑卒中ICF综合核心组合的166个条目。以条目为节点,条目间的风险相关性为连线,构建图模型。采用R软件(3.2.2版)建模,用Pajek64(5.02版)进行网络分析和可视化。结果:在图模型总体内,存在主组元结构,并且可以从中提取具有稳定路径结构的3-核结构。主组元中还可以提取具有牢固连接关系的主岛屿结构。其中"d450步行"既属于通用组合,又属于简要核心组合,并且占据了重要位置。简要核心组合条目在总图中的子网络,以及这些条目在各级限定值上的频数分布,可以提供相互参照和相互补充的功能变量知识。结论:ICF综合核心组合的图模型,可反映脑卒中功能变量间的复杂关系结构。该组合的频数分布,可反映卒中功能变量的属性特征。从关系结构和属性特征两个不同视角进行分析,可以为ICF的康复应用提供综合策略。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危重症成人患者腹内压监测相关操作的最佳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NICE、GIN、NGC、SIGN、WSACS、JBI、Web of Science、Cochrane、PubMed、Embase、医脉通、CNKI、Wanfang、VIP、CBM等数据库中有关腹内压监测的所有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包含指南2篇,临床决策1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11篇。最终从8个方面总结了26条最佳证据,包括政策管理、测量方式选择、监测时机、体位、零参考点、灌注量、灌注液温度、PEEP值。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腹内压测量相关操作的最佳证据,为提高临床腹内压监测的准确性与操作的规范性提供了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66.
目的:建立HPLC测定泌淋清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33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25℃,理论板数按标准规定应不低于2 000,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盐酸小檗碱含量为0.08~0.40 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SD=1.20%(n=5).结论:PLC快速、准确、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7.
正2018年第6期(截稿日期2018年5月1日)患者,女,48岁,既往体健,因"突发胸闷、呼吸困难4h"于2015年6月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我院)胸痛中心;急诊科快速床旁检验示心肌酶及心肌损伤标志物阴性,D-二聚体10(参考值0.5)mg/L;动脉血气分析示pH 7.084,二氧化碳分压(PCO2)41.5mm Hg(1mm Hg=0.133kPa),氧分压(PO2)63.5mm Hg,  相似文献   
68.
研究血浆炎性趋化因子CXCL9/Mig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后的水平变化,以探讨该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病中的作用。以3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发生0-Ⅰ度aGVHD者13例,Ⅱ度aGVHD者12例,Ⅲ-Ⅳ度aGVHD者10例。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分别测定造血干细胞移植前、临床aGVHD发生前1周、aGVHD高峰时、aGVHD完全控制后血浆CXCL9/Mig水平。结果表明:中、重度aGVHD(Ⅱ-Ⅳ度)发生时血浆CXCL9/Mig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且随aGVHD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临床aGVHD表现出现前1周,血浆CXCL9/Mig水平已明显升高(P〈0.001)。血浆CXCL9/Mig水平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等感染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XCL9/Mig血浆水平与aGVHD的发生明显相关,表明该因子在aGVHD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动态观察血浆CXCL9/Mig水平变化可作为aGVHD早期诊断的有价值的指标,进而达到早期干预aGVHD提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应用定量PCR方法 监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单个核细胞EBV含量,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 51例HSCT患者从预处理阶段开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 每周1次检测外周s血单个核细胞EBV-DNA拷贝数,分析EBV再活化的影响因素以及EBV-DNA拷贝数与发生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的相关性.结果 51例患者EBV血症累积发生率为58.8%,HSCT后EBV感染的时间晚于CMV感染[分别为(39.6±23.5)d和(25.0±15.1)d,P<0.01].Allo-HSCT中HLA不合患者EBV血症的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HLA相合患者(分别为93.3%和48.1%,P<0.01),应用ATG组显著高于无ATG组(分别为92.3%和18.7%,P<0.01),年龄<20岁组患者显著高于≥20岁组(分别为100%和53.1%,P<0.01).30例患者中4例(13.3%)EBV血症发展为EBV-PTLD,均为持续2周以上EBV-DNA>106拷贝/ml的患者(13例中4例).PTLD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5(11~75)d.结论 HSCT后EBV活化比率高,尤其是在HLA不相合供者、应用ATG和年龄<20岁的患者,有必要常规进行单个核细胞EBV-DNA检测.Allo-HSCT患者在EBV-DNA拷贝数>106拷贝/ml,尤其是持续2周以上者,易进展为PTLD,应给予抢先治疗.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探讨米托蒽醌对人骨髓瘤细胞RPMI822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米托蒽醌作用于骨髓瘤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半定量RT-PCR检测BCL-2、BAX及caspase-3 mRNA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和caspase-3 mRNA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米托蒽醌可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率呈时间(r=0.924)和浓度(r=0.947)依赖性增强。米托蒽醌作用24 h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米托蒽醌组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紊乱,细胞形态变得不规则,可见凋亡细胞;在48 h后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典型凋亡改变,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在米托蒽醌组RPMI8226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米托蒽醌作用48 h后,在低浓度1.0μg/ml组RPMI8226细胞阻滞于G2/M期(P〈0.05),在高浓度2.0μg/ml组RPM I8226细胞阻滞于S期(P〈0.05);米托蒽醌作用48 h,BCL-2 mRNA与BCL-2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BAX、caspase-3mRNA及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米托蒽醌可诱导RPM I8226细胞凋亡,此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激活细胞内、外源性凋亡的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