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许多年轻时尚的妈妈们,生活是固然五彩缤纷的。可是,你知道吗,现在许多流行的运动、生活方式并不适合儿童,时尚的妈妈们也许没有意识到自己爱宝宝的举动,可能会对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评价巧克力球囊辅助药物涂层球囊(DCB)血管成形术治疗TASC ⅡC/D型股腘动脉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巧克力球囊+DCB或普通球囊+DCB治疗的58例TASC ⅡC/D型股腘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巧克力球囊+DCB)27例和对照组(普通球囊+DCB)31例。比较两组术中夹层发生率及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88.9%和80.6%,观察组术中血管夹层、限流性夹层的发生率和补救性支架植入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观察组12个月累积一期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12个月累积免于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巧克力球囊辅助DCB血管成形术治疗TASC ⅡC/D型股腘动脉病变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术中夹层发生率及补救性支架植入率,近期疗效优于普通球囊+DCB的治疗。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复杂静脉性溃疡的原因并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案.方法:25例复杂静脉性溃疡患者,术前行彩超、CT静脉血管成像、DSA检查,明确溃疡发病原因,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方式手术或介入治疗,并配合中药疗法.结果:25例患者,布-加综合征4例,深静脉血栓后遗症6例,髂静脉受压4例,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例,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1例,小腿交通静脉功能不全5例;溃疡面愈合时间为7~20 d,平均12 d;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根据病因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是治疗复杂静脉性溃疡的关键,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心脏黏液瘤患者心功能分级和栓塞发生情况及其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本院83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肿瘤最大径、血小板计数(PL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差异,并比较发生下肢血管或脑栓塞患者与无栓塞患者肿瘤最大径、PLT、LVEF、PT及Fib的差异。结果:83例患者中,发生胸闷/胸痛18例(21.69%),心悸/气促72例(86.75%),下肢水肿13例(15.66%),全身乏力17例(20.48%);心脏听诊可闻及收缩期杂音22例(26.51%),闻及舒张期杂音29例(34.94%),双期杂音7例(8.43%);心功能分级以Ⅱ级为主,其中Ⅰ级11例(13.25%),Ⅱ级60例(72.29%),Ⅲ级8例(9.64%),Ⅳ级4例(4.82%)。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黏液瘤9例(10.84%),右心房黏液瘤7例(8.43%),左心房黏液瘤71例(85.54%),心包积液10例(12.05%)。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不齐5例(6.02%),ST-T段改变19例(22.89%),窦性心动过速7例(8.43%),左心房肥大2例(2.41%),右心房肥大1例(1.20%),心房颤动2例(2.41%)。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PT、Fib及PLT随之增高(P<0.05),而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肿瘤最大径和LVEF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83例患者中,9例(10.84%)出现下肢血管或脑栓塞,此类患者PT、Fib及PLT较无栓塞者明显升高(P<0.05),而肿瘤最大径和LVEF与无栓塞者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脏黏液瘤患者心功能分级以Ⅱ级为主,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血管或脑栓塞,且患者心功能分级与栓塞的发生与凝血功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胃瘫综合征(PGS)产生的临床因素以及其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行PD术的病例共计257例,其中出现PGS 54例,对比不同危险因素在PGS组和非PGS组中的分布差异及不同治疗手段下PGS恢复时间,分析可能导致PGS的潜在危险因素,探讨总结PGS的针对性治疗策略。结果 PD术后胰漏、胆漏以及术区积液与PGS的发生呈显著相关(均P<0.001)。经治疗后,54例PGS患者均痊愈,恢复时间为19~39 d。其中,14例接受单纯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平均恢复时间(34.3±6.9)d;20例接受单纯针灸治疗,平均恢复时间(28.5±7.7)d;20例接受药物联合针灸治疗,平均恢复时间(23.9±5.0)d;联合治疗组平均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单一治疗组(与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组相比,F=35.02,P<0.001;与针灸治疗组相比,F=4.817,P=0.039)。CT提示有术区积液的40例PGS患者中,22例行CT引导下积液穿刺引流,平均恢复时间(26.0±4.0)d;18...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比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采取不同腔内介入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PAD患者进行研究,均接受腔内介入手术治疗,根据扩张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扩张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治疗。比较两组一期通畅率、血运重建率、术前与术后(包括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血管变化情况,包括最小管腔直径与踝肱指数(ABI)、术前与术后3 d血清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一期通畅率更高,血运重建率更低,同时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最小管腔直径、ABI更大,并发症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3 d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D采取POBA扩张或DCB扩张实施腔内介入手术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DCB扩张方案可提高一期通畅率,有效避免血运重建,同时更好地促进血管直径扩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