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笔者发现在临床运用梅花针叩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故通过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已有较多个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试验文章发表,但结论尚不统一。目的:本研究对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总结,或许能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PubMed、万方数据库、Embase、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自建库至2022年4月。搜索涉及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对所有文献进行筛选,对筛选后的文章进行质量分析,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8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表评分方面,单用梅花针[SMD=-0.40(-0.84,0.05),P=0.08]、梅花针+西药[SMD=-1.71(-1.98,-1.44),P <0.01]、梅花针+拔罐[SMD=-1.29(-2.19,-0.39),P <0.01]、梅花针+中药内服[SMD=-0.69(-0.99,-0.39),P ...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纹状体神经炎症及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水平的影响。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MPTP组、MPTP+VIP组。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离子钙结合蛋白(Iba-1)的水平变化;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免疫印迹检测NF-κB p65的水平变化。结果:与NS组相比,MPTP组小鼠纹状体TH水平显著减少,GFAP和Iba-1水平显著上升,TNFα和MCP-1的含量及NF-κB p65的水平显著升高。给予VIP后,纹状体TH水平明显增加,GFAP和Iba-1水平显著下降,TNF-和MCP-1的含量及NF-κB p65的水平明显降低。结论:VIP可能通过降低NF-κB p65的水平从而抑制MPTP诱导的PD小鼠纹状体的神经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中脑黑质胶质细胞活化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羟多巴胺(6-OHDA)定向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模型。32只制备成功的PD大鼠随机分为VIP组和模型组,VIP组大鼠腹腔注射VIP 1ml(20μg/L),另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RT-PCR方法观察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黑质损毁侧小胶质细胞即白细胞分化抗原11b(CD11b)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并呈阿米巴样改变,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也明显上升(P0.05),DA能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VIP组大鼠损毁侧黑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5),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DA能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 VIP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具有抑制作用,并可减少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保护黑质DA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Eriksen Flanker任务的结合,探讨青少年吸烟者的认知控制能力是否存在异常。方法:采用被试者包括吸烟者19名(n=19),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等与之相匹配的健康非吸烟者19名(n=19),比较两组的错误相关成分错误正波及其行为学任务表现。结果:与健康非吸烟者相比,吸烟组的错误数明显增加(F=5.133,P=0.030)。同时,青少年吸烟者的错误正波Pe的波幅有明显降低(P<0.001)。结论:青少年吸烟者存在错误处理缺陷,错误处理能力的降低可能与吸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应用ELA联合DCB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技术成功率、踝肱指数(ABI)、一期通畅率、免于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率等指标, 应用Cox回归分析影响一期通畅率和免于TLR率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 82例患者均完成了ELA+DCB治疗, 技术成功率为91.5%, 术后ABI(0.73±0.13)较术前(0.39±0.11)明显提高(t=35.26, P<0.001)。术后24个月的累积一期通畅率和免于TLR率分别为64.1%和76.8%。病变长度>15 cm(HR=2.57, P=0.047)、病变重度钙化(HR=3.26, P=0.021)与一期通畅率的下降相关, 患糖尿病(HR=5.24, P=0.010)、术后单一流出道(HR=4.18, P=0.008)与免于TLR率的下降相关。结论 ELA联合DCB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高, 中期疗效良好。病变长度>15 cm和重度钙化是一期通畅率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年对85例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先进行导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5~7d后复查造影,对狭窄或闭塞的髂静脉段进行球囊扩张或联合置入支架,术后配合抗凝、溶栓、静脉活性药物、循序气压等治疗,以及穿着医用弹力袜.结果 85例患者中共置入永久滤器6例,CDT治疗后髂静脉的通畅率为67.2%.单纯球囊扩张36例,联合支架置入49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生症状性肺栓塞,无出血及死亡病例.随访79例(92.94%),其中67例行血管彩超检查,12例行CT血管成像检查.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8)个月,18月通畅率为94.94% (75/79).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4例(5.06%),其中2例为滤器置入术后.症状体征情况:静脉性跛行患者24例(30.38%);患肢不同程度水肿41例(51.9%);足踝皮肤色素沉着5例(6.33%);患肢浅静脉曲张4例(5.06%);无并发皮炎、浅静脉炎及溃疡病例.结论 CDT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栓塞手术的治疗经验和体会,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截肢率.方法 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完成较为复杂下肢动脉栓塞手术38例,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结果 26例患者术后缺血症状得到改善,4例患者术后仍有麻、凉等慢性缺血症状,2例患者截肢,1例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肾衰竭,2例术后复发,死亡3例.35例患者获随访1~24个月,平均(10±2)个月,4例截肢,4例死亡,其他患者效果满意.结论 对下肢动脉栓塞应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是此类疾病提高肢体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对人体的影响已有报道,本人旨在观察胃癌手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胃癌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PCEA组和PCIA组,每组20例。术前30min肌注哌替啶50mg,非那根25mg,阿托品0.5mg。病人入室后开放静脉,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脉搏氧饱和度。 PCEA组:硬膜外穿插T8-9,头向置管3㎝,给予1.73%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ml试验剂量无大反应后5min,再给予10ml维持麻醉。术毕PCEA开启,镇痛液为0.125%布比卡因和2μg/ml芬太尼,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105例,采用下肢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及浅静脉切开取栓术。结果 105例患者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出现,随访102例2~3年,均无下肢浅静脉曲张和静脉炎复发。结论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外科手术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阻滞加全麻联合麻醉早已广泛应用于胸腹部手术。但循环系统的过分抑制是其主要缺点。本文通过观察普外科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力蒙欣静脉全麻诱导前后的循环起伏,比较不同复合用药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胃癌患者60例,ASAⅠⅡ级,术前无明显循环系统疾病史,而且ECG、电解质和肝肾功能均正常。所有病人在麻醉前45min肌注度非合剂1/2量、阿托品0.5mg。 1.2 麻醉与监护 患者入手术室后选T8-9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头侧顺管。平卧后连续监测MAP和HR,ECG,SpO2。于硬膜外注入1.73%碳酸利多卡注射液5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