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肾素系统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了受试者(心衰组、对照组及健康组)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含量,同时用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研究血浆内皮素及肾素系统活性的变化及两者相关性。结果:心衰组AⅡ、E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心功能Ⅲ、Ⅳ级组AⅡ、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健康组比较,心衰组和对照组AⅡ、ET、ALD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心衰组ET水平与AⅡ水平呈正相关(r=0.754,P〈0.01),ET水平与ALD水平亦呈正相关(r=0.352,P〈0.05)。结论: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ET及肾素系统活性增加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有关,提示内皮素及肾素系统活性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秋水仙碱纳米控释微粒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铭  方淑昌  朱争艳  周立波  王士贤  陆伟  杜智  宋继昌 《天津医药》2001,29(12):727-731,F003
目的:研究不溶于水的植物性抗癌药秋水仙碱纳米控释静脉注射微粒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以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作为基质材料,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包载秋水仙碱的纳米级微粒(NP)。借助扫描电镜观察PLGA-秋水仙碱-NP微粒形态,通过激光光散射实验测定纳米微粒的粒径分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纳米微粒制剂的载药率,以MTT方法做体外杀伤癌细胞实验,进行不同剂量,给药频度条件下体内抑瘤实验。结果:经电镜观察PLGA-秋水仙碱-NP为表现光滑的球形微粒,粒径分布平均值是104.9nm,呈正态分布,PLGA-秋水仙碱-NP载药率为33.0%。体外MTT实验提示纳米粒子粒子与裸药作用相同且显著控释,体内抑制实验表明:控释制剂间隔给药疗效优于包载药物每日给药的疗效,量-效关系, 毒性显著减低,经静脉途径试用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PLGA纳米粒子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秋水仙碱的有效载体,并可在不添加助溶剂等前提下成功制备其静脉注射剂型,实现药物控制释放并减低毒性,发挥药物更佳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3.
肝炎肝硬化是严重和不可逆的肝脏疾病,尤其是失代偿期患者伴有持续黄疸、难治性腹水、凝血酶原时间持续或明显延长,以及出现并发症时,预后均较差。近年来,虽然不断有新的检查手段、治疗药物及方法问世,但病死率下降幅度不大,目前仍是我国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比较使用自由手种植(FH)、手术导板(SG)、动态导航(DN)以及导板和导航联合使用(SG+DN)时种植体植入的精确度,以为种植治疗方法选择提供支持。方法 使用四种不同的种植方法,将192颗种植体平均分配植入到48个相同的具有双侧同源牙植入位点的下颌骨模型中。根据实验模型术前CBCT,规划适当的植入位置,使四种种植方法均用相同的规划信息进行种植体植入。术后将植入后的CBCT与术前规划数据配准,测量植入后的三维偏差和平行度。结果 用计算机辅助植入方式(CAIS)获得的精度明显高于自由手植入(P<0.01),SG组与DN组在植入点的三维误差分别为0.63(0.29)(0.55~0.71)mm和0.57(0.19)(0.52~0.63)mm,在根尖的三维误差分别为0.72(0.27)(0.65~0.80)mm和0.62(0.20)(0.56~0.68)mm,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SG+DN联合组在植入点和根尖的误差分别为0.33(0.13)(0.29~0.37)mm和0.35(0.14)(0.31~0.39)mm,与其他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  相似文献   
55.
随着种植牙、正畸支抗螺钉、颌骨骨折固定装置等口腔植入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口腔植入物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植入物植入准确性等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这些都需要通过大量体内、体外实验研究得以明确。而体外研究需要实验模型,建立标准的实验模型是开展体外研究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寻找或建立符合标准的实验模型。目前,口腔医学领域对于植入物体外研究的实验模型选择尚未见权威标准形成。文献中报道的实验模型有石膏类、丙烯酸类、聚氨酯类等,其中聚氨酯类因其材料模型与骨的特性相似,已在体外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本文针对聚氨酯类实验模型在口腔植入物体外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尚存的优势、不足与未来展望做一综述,希望能为未来口腔植入物研究的体外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是1996年由法国科学家Lassalle等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DNA文库中克隆出的一种新型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在正常人的肺和肾组织有一定的表达,在健康受试者的外周血中也可以检测到。大量研究表明ESM-1影响白细胞的黏附及迁移,  相似文献   
57.
远隔缺血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应用不断增多,但也存在名称使用错误、患者筛选和评估不规范、治疗方案不明确等问题.为规范远隔缺血适应的临床应用,国家"百万减残工程"规范指导临床办公室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脑血管病分会组织领域内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临床实践和研究结果,于2021年7月发表了《远隔缺血适应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中...  相似文献   
58.
背景:螺纹结构的锥形种植体具有良好控制微动的能力,有利于即刻负荷,但有关双螺纹锥柱状和锥形柱状锥形种植体对即刻负荷后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和初始稳定性的影响尚未见文献报道。目的:探讨双螺纹锥柱状和锥形柱状种植体在下颌磨牙区即刻负荷时对种植体及周围骨界面生物力学分布的影响。方法:①三维有限元分析:利用锥形束CT扫描1名志愿者下颌骨及第一磨牙,建立下颌骨基准模型,将双螺纹锥柱状和锥形柱状种植体分别与下颌骨模型组装,建立下颌第一磨牙即刻种植(或延期种植)即刻负荷种植体模型(共4组模型),对每个模型牙冠中央窝处分别加载轴向、舌颊45°向、近远中向、颊舌4个方向的载荷(100 N),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种植体位移和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情况。②体外实验:在口腔种植机器人的辅助下,将双螺纹锥柱状和锥形柱状种植体分别植入相同的人工骨块上,建立种植体即刻种植(或延期种植)即刻负荷体外模型(共4组模型),用Osstell共振频率分析仪及配套的SmartPeg传感器测量前、后、左、右4个垂直方向的种植体稳定系数值,评估其初始稳定性,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结果与结论:①延期种植即刻负荷时,锥形柱状种植体和双螺纹锥柱状种植体的位移相差较小,但锥形柱状种植体-骨界面最大应力值大于双螺纹锥柱状种植体-骨界面;即刻种植即刻负荷时,种植体周围骨的最大应力值和最大位移量均出现在近远中向施加载荷时,其中锥形柱状种植体应力值达到了298.84 MPa,最大位移量为0.31 mm,均大于双螺纹锥柱状种植体;②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双螺纹锥柱状种植体的种植体稳定系数值均大于锥形柱状种植体;③与锥形柱状种植体相比,双螺纹锥柱状种植体在即刻负荷时具有较高的初始稳定性,提示临床上即刻负荷时可优先考虑使用双螺纹锥柱状种植体。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SCs)、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和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成骨能力,选择优势干细胞种类作为应用于骨组织工程治疗骨缺损的种子细胞。方法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Ham’s F-12培养液培养3种MSCs。取3种MSCs的P3代,通过CCK8方法检测其增殖能力;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通过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检测骨分化蛋白ALP的分泌和矿化钙结节的沉积,并对钙结节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方法检测骨再生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3种P3代MSCs在3~5d之间增殖均处于对数生长期;流式鉴定3种细胞的表面标志物阳性率:CD44、CD90和CD105均高于97%,阴性率:CD14、CD34和CD45均低于1%;ALP染色结果显示3种MSCs成骨诱导9d时,细胞内均表达ALP,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成骨诱导18d时,均呈现较好的矿化能力,BMSCs和UC-MSCs成骨诱导后形成的钙结节无显著性差异;RT-q PCR结果显示3种MSCs成骨诱导组相比较于对照组,成骨再生相关基因Osterix、ALP、I型胶原(COL1)和骨钙素(OCN)均显著性高表达;3种MSCs成骨诱导9d时,UC-MSCs实验组的COLI基因表达显著性高于BMSCs,成骨诱导18d时,ASCs实验组的Osterix基因表达显著性高于BMSCs。结论 ASCs和UC-MSCs具有一定的成骨矿化能力,有望成为骨组织工程治疗骨缺损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0.
探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结合空心埋头螺钉治疗Lisfranc损伤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结合空心埋头螺钉治疗的20例Lisfranc损伤。于患者受伤后5~8 d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分析,并观察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影像学检查示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VAS评分由术前的(8.13±0.21)分下降到术后8周的(0.59±0.12)分(P<0.05)。术后12个月AOFAS足评分优良率为80.00%,显著高于术前的20.00%(P<0.05)。随访期内均未发生创口感染,2例出现足骨关节炎,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3.8个月。切开复位微型钢板结合空心埋头螺钉治疗Lisfranc损伤能达到解剖复位,很大程度上恢复正常的关节结构,也能修复受损的韧带,可有效避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治疗Lisfranc损伤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