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评价早期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微创血肿碎吸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58例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神经导航碎吸组(26例)和单纯血肿碎吸对照组(32例);神经导航碎吸组患者,以CT或MRI影像作为导航资料,在神经导航系统的实时监控定位下,采用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将其治疗效果与单纯碎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导航碎吸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2)d,而对照组为(14±3)d,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院时及术后1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神经导航定位血肿碎吸术有利于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住院时间,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112.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并发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865例次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并发症情况。方法连续入选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病例865例次。分析常规经桡动脉介入诊治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成功经桡动脉介入诊治856例次。(2)前臂血肿8例(0.9%);迷走神经反射3例(0.35%);假性动脉瘤1例(0.12%);一过性视力障碍者5例(0.58%);发生使介入操作延时的桡动脉痉挛9例(1.05%);经桡动脉介入诊治第二日穿刺侧脉搏较穿刺前明显减弱40例(4.67%),无脉者11例(1.29%)。结论常规经桡动脉进行介入诊治可行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研究益心舒胶囊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62例,均在应用常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硝普钠、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等药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加用中药益心舒胶囊1.2g,每日3次,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级别疗效、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组NYHA心功能改善、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难治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进一步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14.
利用基因芯片初步筛选颅内动脉瘤的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者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对国人颅内动脉瘤(IA)组织的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测,并将其与正常成人颅内动脉组织的基因表达谱进行了比较和初步的分析,旨在为阐明IA的病理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5.
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65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提高镰旁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5例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和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结果肿瘤位于大脑镰前1/3的有21例,中1/3的32例,后1/3的12例。肿瘤最大径大于6cm的20例,4 ̄6cm的36例,小于4cm的9例。其中有19例累及大脑镰双侧。肿瘤全切除62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15例术后发生一过性偏瘫,出院时均康复。平均随访40月均无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巧经不同手术入路切除镰旁脑膜瘤能提高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6.
颅内动脉瘤组织免疫和炎症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的免疫和炎症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探讨其在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Affymetrix公司的人类基因组基因芯片U133A分别检测3例颅内动脉瘤组织和3例正常颅内动脉组织中的基因表达谱,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类.对其中的免疫和炎症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颅内动脉组织相比,在所检测的总共22215个基因中.颅内动脉瘤组织中差异表达水平达10倍以上的基因中,有40个基因与免疫和炎症有关.其中38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颅内动脉瘤中上调10倍以上,2个基因表达水平下调10倍以上。结论免疫和炎症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总结分析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点及其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显微手术治疗的脑AVM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指标包括年龄,性别,AVM的部位、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是否伴有出血及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本组脑AVM患者平均年龄33.1岁;男:女比例为1.4:1;103例中伴脑出血的高达87例(84.5%);AVM位于半球浅表功能区59例(57.3%);小型AVM占47例(45.6%);69例(67.0%)AVM有2根以上的供血动脉;单根引流静脉者占41例(39.8%);显微手术疗效优69例,良14例,差10例,死亡10例。结论脑AVM好发于青壮年;男略多于女:多伴出血;多发生于半球浅表的功能区,其次是脑深部功能区;大小以微型到中型占大多数,巨大型少见:大部分AVM有多根供血动脉,少数有多根引流静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AVM疗效优良、为大多数脑AVM患者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小型血肿,为尽量减轻血肿对脑组织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探讨安全、微创、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以MRI的TW1成像作为导航资料,神经导航系统实时监控下,血肿穿刺抽吸术的方法对8例血肿量在18~25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血肿形成早期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6例患者在术后第1天肢体肌力进步一级以上,出血后1个月和6个月时作日常生活能力(acdvicy of dany living,ADL)评级,大部分患者获得恢复良好(I~Ⅲ级)。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实时监控下血肿穿刺抽吸术,适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小型血肿的外科治疗,但其临床效果是否优于保守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9.
目的对颅内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治疗和预后进行重新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7例颅内脑膜血管外皮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1例部分切除。10例随访6个月至8年,5例复发,2例死亡。结论颅内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有不同于脑膜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肿瘤易于复发,患者预后不良,放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0.
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和蛋氨酸合成酶(MS)A2756G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和化学发光法检测76例颅内动脉瘤及77例正常人MS A2756G基因多态性.结果 颅内动脉瘤组的MS D919G DG基因型频率较正常对照高(P < 0.01),患颅内动脉瘤的风险是对照组的6.35倍.两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