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175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0篇
  3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目的:考察注射用氨曲南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为糖尿病患者输液时溶媒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观察注射用氨曲南与3种输液配伍后在室温下6h内氨曲南的含量、微粒数量、溶液pH值及其他物理变化。结果:配伍液在6h内含量、pH值、微粒检查均符合要求。结论:注射用氨曲南在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中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92.
替考拉宁是临床治疗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其治疗效果和血药浓度密切相关,而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替考拉宁的清除和其肌酐清除率与采用的血液净化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对于上述患者需要进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协助个体化用药.本文就不同血液净化方式下替考拉宁的药物浓度监测结果及给药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在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94.
医学人的社会化,指通过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职业生涯从生物医学知识的学习逐步扩展到职场心理社会化适应的发展过程,医学人的社会化是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5.
【摘要】 目的:研究经椎弓根入路椎体内置入cage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脊柱科诊断为Ⅲ期Kümmell病且采用经椎弓根入路椎体内置入cage加后路脊柱稳定技术治疗的8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59~78岁,平均68.9±6.2岁。统计患者术前、术后3d及随访半年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同时测量术前、术后及随访半年的Cobb角和矢状面骨折椎体椎高比(前缘/后缘)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3d(6.00±1.31分)及术后半年随访(1.25±1.04分)的VAS评分较术前(7.75±1.04分)明显降低(P<0.05)。患者术后3d[(47.00±6.68)%]及术后半年随访[(10.25±5.70)%]时的ODI较术前[(64.63±6.35)%]明显恢复(P<0.001)。术后3d时的Cobb角(13.93°±3.69°)较术前(36.89°±11.09°)明显减低(P<0.001),并且术后半年随访时(13.15°±3.88°)较术后3d时无统计学差异(P=0.689)。术后3d矢状面骨折椎体椎高比(前缘/后缘)(0.94±0.03)较术前(0.57±0.17)明显恢复(P<0.001),且术后半年随访时(0.93±0.03)较术后3d时无统计学差异(P=0.463)。8例患者均术后疼痛得到缓解、椎体前柱高度恢复满意和后凸畸形有显著改善,且随访期间椎体高度丢失较小[(3.18±2.66)%]。结论:经椎弓根入路椎体内cage置入具有脊柱后凸矫正和促进骨性融合等优点。因此,经椎弓根入路椎体内置入cage治疗Ⅲ期Kümmell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6.
目的加强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认识,提高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彩超、泌尿系CT成像(CTurography,CTU)和输尿管镜检等诊断符合率情况,讨论术前检查方法的差异。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治疗,评估治疗后情况,总结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后病检结果均为输尿管癌。比较术前彩超、CTU和输尿管镜检等检查结果表明,CTU和输尿管镜检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彩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U和输尿管镜检对输尿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期输尿管癌患者尽早手术,术后获得较好的预后。结论对于输尿管肿瘤患者,应联合进行CTU和输尿管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尽可能采取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条件许可时,可采用组合腔镜技术。术后规律随访并膀胱灌注腔内化疗,有利于预防输尿管癌术后膀胱癌复发,改善输尿管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97.
李昊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46-1547
目的:探讨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胃苏颗粒治疗,观察上中腹闷痛、腹胀、反酸、舌炎、厌食、嗳气、胃出血及烧灼感症状,分别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治愈闷痛总有效195例(97.5%)、腹胀总有效189例(94.5%)、反酸总有效194例(97.0)、舌炎总有效197例(98.5%)、厌食总有效192例(96.0%)、嗳气总有效193例(96.5%)、胃出血总有效190例(95.0%)及烧灼感总有效193(96.5%)。结论: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98.
胃底异位胰腺导管扩张伴囊肿形成误诊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0岁,2010年5月5日因体检B超发现腹部包块5天入院。患者一般情况好,无腹痛、腹泻、黑便,亦无畏寒发热、黄疸。查体:左上腹扪及直径约10 cm包块,界清,活动可,无压痛,余无阳性体征。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癌胚抗原、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内皮细胞源微粒(EMPs)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EMP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之间的关联。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非冠心病组(Non-CHD组,57例)和AMI组(110例)。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将AMI组患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亚组、双支血管病变亚组和3支血管病变亚组。评估AMI组患者TIMI危险评分,将其分为低危亚组、中危亚组和高危亚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EMPs水平,比较各组EMPs水平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EMPs与部分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MI组EMPs水平显著高于Non-CH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3.87±21.53)%∶(32.16±20.10)%,P=0.001];AMI单支血管病变亚组、双支血管病变亚组和3支血管病变亚组EMPs水平分别为(35.23±22.17)%、(42.98±17.46)%、(49.19±21.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TIMI评分低危亚组、中危亚组和高危亚组EMPs水平分别为(28.22±5.38)%、(45.98±19.98)%、(52.56±18.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DL-C水平、LVEF与EMPs水平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结论:AMI患者外周血EMPs水平升高,EMPs水平与AMI冠脉病变程度和预后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00.
<正>2012年12月~2017年10月,我科使用解剖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治疗94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将94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①解剖锁定钢板组: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18~5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 h~6 d。②重建钢板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0~60岁;受伤至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