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0篇
  3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老年大鼠骨骼肌肌源细胞的纯化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大鼠骨骼肌肌源细胞纯化及培养方法。【方法】取老年雌性SD大鼠前肢肱三头肌,用胶原酶和Dispase进行消化,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骨骼肌肌源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HamsF10培养基进行培养,α-骨骼肌肌动蛋白(-αsarcometric ac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成功地分离培养了老年大白鼠的骨骼肌肌源细胞。【结论】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可以成功纯化骨骼肌肌源细胞,为肌源细胞自体移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S100A4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S100A4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7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结直肠组织中S100A4蛋白,并分析S100A4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及术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在癌旁结直肠组织腺上皮中S100A4蛋白不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S100A4蛋白的表达率为64.4%(56/87);与癌旁结直肠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100A4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率有关(P<0.05),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S100A4蛋白和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S100A4蛋白可作为判定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3.
目的:筛选乙醇、甲醇超声波提取毛冬青茎中总黄酮的最优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毛冬青茎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的最佳工艺:乙醇浓度30%,料液比1∶20,提取3小时,提取3次,此条件下吸光值为0.532;甲醇作为提取溶剂的最佳工艺:甲醇浓度60%,料液比1∶40,提取1小时,提取3次,此条件下吸光值为0.573。结论: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时,所需的浓度和体积是乙醇的2倍,但甲醇提取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性肾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为32例肾结核患者行后腹腔镜结核性肾切除术。术中使用超声刀游离肾脏与输尿管,阻断肾蒂,切除的肾脏放入肾袋取出。手术前、后均行正规抗结核治疗。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200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量30~140 ml,平均60 ml;术后住院5~9 d,平均7.1 d;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无功能肾安全、有效、微创,为肾结核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术前需积极进行抗痨治疗,术中科学、合理、仔细操作。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研究新鲜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12年8月期间在院行手术治疗的新鲜髋臼骨折患者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19~60岁,中位年龄39.7岁。按Let ourne-Judet分型,后壁11例,横形2例,横形加后壁6例,后柱加后壁2例,T形2例,双柱3例。术前经骨盆CT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分型后,均采用手术治疗;分别采用前、后入路,前后联合入路显露并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2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26例患者Mat t a评分:疼痛(5.02±0.09)分,活动度(5.11±0.82)分,行走情况(4.87±1.23)分,总分(5.14±1.02)分;其中,优5例,良15例,中3例,差3例。术后出现坐骨神经一过性麻痹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深静脉栓塞1例,异位骨化1例。结论:新鲜髋臼骨折手术疗效与复位质量密切相关,正确选择手术切口入路和复位内固定可获得相对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6.
目的加强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认识,提高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彩超、泌尿系CT成像(CTurography,CTU)和输尿管镜检等诊断符合率情况,讨论术前检查方法的差异。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治疗,评估治疗后情况,总结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后病检结果均为输尿管癌。比较术前彩超、CTU和输尿管镜检等检查结果表明,CTU和输尿管镜检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彩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U和输尿管镜检对输尿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期输尿管癌患者尽早手术,术后获得较好的预后。结论对于输尿管肿瘤患者,应联合进行CTU和输尿管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尽可能采取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条件许可时,可采用组合腔镜技术。术后规律随访并膀胱灌注腔内化疗,有利于预防输尿管癌术后膀胱癌复发,改善输尿管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7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yroid-stimulating antibody(TSAb) and degree of goiter in predicting the outcome of Graves'disease after antithyroid drug treatment. Methods Seventy-one patients with Graves'disease were given antithyroid drugs for (2. 8±1. 4)years and then followed up for(22±6.0)months.Finally,age,gender,thyroid function,TSAb and goiter size at the time of drug withdrawal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relapsed and relieved groups. TSAb was measured in all patients by using HEK-hTSHR cells. Results Eleven of 71 patients relapsed during the follow-up after drug withdrawal. The relapse rate (42. 9% ,6/14)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TSA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8.8%, 5/57) in patient with negative TSAb (X2 = 9.97, P<0.01). The relapse rates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size thyroid, Ⅰ degree goiter,Ⅱ degree goiter were 6.25%, 12.2%,35.7% respectively. TSAb activity, positive rate and goiter size of the relapsed patients at the time of drug withdrawa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relieved patients (P<0.05 or P<0. 01). Conclusion TSAb activity and goiter size at the time of drug withdrawal are two effective prognostic markers of relapse in Graves' disease treated with antithyroid drugs.  相似文献   
78.
微型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创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报道应用微型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前臂远端尺侧沿尺骨与尺侧腕屈肌间隙于腕上4~9 cm范围内设计皮瓣。皮瓣面积最大4.0 cm×3.0 cm,最小2.5 cm×1.5 cm;修复创面的面积最大为3.5 cm×2.5 cm,最小为2.0 cm×1.5 cm。皮瓣供血动脉为尺动脉腕上皮支的上行支,皮瓣静脉为前臂尺侧浅静脉,皮瓣的神经为前臂内侧皮神经的终末支。结果临床应用16例,术后皮瓣均成活,外形不臃肿,感觉恢复良好,其中S_4 4例,S_3~+9例,S_3 3例,S_2及以下0例,S_3~+及以上者81.25%。结论微型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创面,不牺牲主要血管,创伤小,术后手指的外观及感觉功能较好,是修复手指创面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9.
实施孕前保健或围孕保健的主要目标是为育龄妇女提供健康促进和预防服务,以降低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本文重点讨论了孕前-围孕保健概念的提出及发展和孕前-围孕保健服务提供的连续性和广泛性,并讨论了我国现阶段实施孕前-围孕保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0.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已有多年历史.近几年来,因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屡见报道[1,2].我们自2005年以来已治疗130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