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58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目的:探讨残胃与Hp感染的相关性及根除方案对比.方法:HE染色粘膜标本,按炎细胞浸润深度对炎症分级;尿素酶试验及W-S银染色阳性确诊HP感染;对Hp阳性病人行两种治疗方案的对比.结果:Hp检出率为37%;不同手术原因、术式及手术时间与Hp感染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残胃病变炎症程度存在明显相关;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Hp阳性病例的治疗比较,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性,但症状缓解前者较快.结论:残胃Hp检出率低于自然发病率;残胃病变与Hp感染相关;根除Hp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2.
背景:肠道因素尤其是肠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远隔器官损伤是创伤。中药大黄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促进肠粘膜内杯状细胞增生,抑制肠道内细菌过度繁殖和肠道内毒素吸收及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途径发挥良好的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进而可能发挥防治肺损伤的作用。目的:观察大黄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防治效应,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和磷脂酶A2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急诊科。材料:实验于2003-02/07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完成。选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肠缺血再灌注组24只,假手术组16只,治疗组24只,生理盐水组16只四组。方法:肠缺血-再灌注组,术前禁食,麻醉,然后经腹正中切口,分离肠系膜上动脉,无创血管夹夹闭之,缝合切口;45min后取出动物夹,恢复血供。治疗组造模同肠缺血再灌注组,恢复血供前30min经胃管灌入精黄片600mg/kg混悬液,。生理盐水组造模同肠缺血再灌注组,于恢复血供前30min经胃管灌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除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外,其余手术过程均同肠缺血-再灌注组。以病理学改变及125Ⅰ标记牛血清白蛋白肺摄取指数作为评价肺损伤的指标,分别测定各组动物不同时间肺组织TNF含量及血清、肺及小肠组织PLA2活性。主要观察指标:观察125Ⅰ标记牛血清白蛋白肺摄取指数,血浆、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含量,血清、肺及小肠组织磷脂酶A2活性。结果: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假手术组未见明显异常;肠缺血再灌注组6h后肺间质出现水肿,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肺泡水肿,有少量出血及纤维蛋白渗出。治疗组仅见轻度肺间质水肿及少量中性粒细胞。②肺组织超微病理变化:假手术组未见明显变化。肠缺血再灌注组6h后,可见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中性粒细胞向肺间质及肺泡腔渗出。治疗组无上述变化。③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变化:假手术组和治疗组(再灌注组30min)明显低于肠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30min)(0.235±0.114,1.374±0.550,16.315±4.587,P<0.01)。④125Ⅰ-BSA肺摄取指数:治疗组明显低于肠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黄有助于防治肠源性肺损伤的发生。进而发挥组织病程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展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和PLA2等介质的释放实现的。  相似文献   
53.
以颞叶前内基底部痫灶为主引起的钩回发作称之为颞叶癫痫,它占所有癫痫病人的半数以上,是局灶性癫痫的代表。颞叶切除术和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是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的一种经典而又常用的手术方式。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对颞叶及其周围组织的局部解剖结构和手术术式的选择及其优缺点、术中切除致痫灶的范围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c-myc和c-fos的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HCC)发生的相互关系及11盏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分别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脏组织中c-myc和c-los编码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肝组织c-myc和c-los均无阳性表达,而肝癌、癌旁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c-myc和c-los表达。c-myc在癌组织表达率为51.43%(36/70),癌旁组织表达率为34.29%(24/70),c-los在癌组织表达率为20.00%(14/70),癌旁组织表达率为7.14%(5/7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还发现,肝癌组织中c-myc和c-fos的表达存在相关性,一种基因的表达会导致另一种基因表达的升高。c-myc和c-los癌基因的表达与HCC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但与HCC的分化程度、UICC分期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基因c-myc、c-fos表达增强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呼吸、心搏骤停大鼠心脑肺复苏早期海马兴奋性氨基酸(EAAs)及海马病理改变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和乌司他丁复苏组(UTI组).采用窒息法致NS组和UTI组大鼠心脏骤停(CA),继而进行心肺复苏(CPR).UTI组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 min内经颈动脉推注注射用UTI(10万U/kg);NS组于ROSC后2min内经颈动脉推注等量生理盐水.S组仅行麻醉、气管切开和血管穿刺.UTI组和NS组于ROSC后0.5h、1h、2h,S组于气管切开后0.5h、1h、2h快速断头取右侧脑海马组织.采用RP-HPLC(荧光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EAAs含量;光镜下观察海马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S组比较,ROSC后0.5h,UTI组和NS组大鼠海马组织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甘氨酸(Gly)浓度均明显升高(P <0.01);ROSC后1h和2h,UTI组和NS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lu含量逐渐降低.ROSC后0.5h,UTI组大鼠海马组织中EAAs浓度UTI组Glu含量显著低于NS组(P<0.05);ROSC后1h和2h,UTI组海马组织中EAAs含量与N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病理损伤轻于NS组.结论 UTI能降低大鼠即刻CPR后早期(0.5 h)脑海马组织EAAs含量,减轻病理损伤,且对CPR过程中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6.
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曲率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Orbscan眼前节系统与经验公式所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前表面曲率的差异,评价经验公式预测的准确性.方法:对53例106眼在术前和术后1a进行Orbscan角膜曲率测量,用经验公式计算出术后角膜前表面曲率.结果:Orbscan和经验公式所得术后角膜前表面曲率分别为37.63±.38D,36.45±3.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低度和中度近视组,两种方法所得术后角膜前表面曲率分别为39.18±2.57D,39.92±1.4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在高度近视组,两种方法所得术后角膜前表面曲率分别为37.10±2.07D,35.37±3.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验公式能准确预测低、中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的角膜前表面曲率.  相似文献   
57.
PowerPoint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媒体教学在我院的广泛推广,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我院广大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辅助手段之一.从我院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大多数是用PowerPoint来制作完成的.为了丰富课件的内容、提高可见的感染性和表现力,很多教师都需要在自己的可见中插入音频文件或视频文件来满足自己上课的需要,那究竟怎样插入这些文件来为己所用呢?接下来就这方面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8.
以问卷形式调查 ,分析、探讨了在新形势下 ,某高校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 ,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青年工作提供了参考资料和意见。1 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已成为未来几年要实现的目标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将成倍增长 ,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生们怎样学习 ?他们的学习目标、动力是什么 ?不及格率为何逐年递增 ?他们对学校的教学改革有什么要求 ?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为此 ,我们对第一临床医学院 2 0 0 1级的学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目的…  相似文献   
59.
近视眼角膜Q值相关因素与双眼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近视眼角膜Q值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并分析Q值在同一个体双眼之间的对称性.方法 使用Orbscan Ⅱz眼前节分析系统K&Q计算软件获得305例610眼近视患者角膜6 mm分析区域的Q值,并针对Q值的分布及与其相关的屈光度、角膜曲率和晶状体厚度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5例610眼角膜Q值呈正态分布,平均-0.16±0.11(-0.51~0.20).Q值与角膜散光、角膜曲率、晶状体厚度和Zernik系数Z40之间呈线性相关,而与球镜、等效球镜度、角膜前后表面Diff值、3 mm和5 mm区不规则指数、模拟角膜镜读数、角膜直径、角膜厚度、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性别、年龄之间不相关,且同一个体双眼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角膜Q值个体间差异较大,与眼部多个因素相关,且同一个体双眼对称性良好.  相似文献   
60.
用传统方法(TM,包括生化和培养特性)和现代方法(MM,包括Mc Ab—ELISA及巢式引物基因扩增试验—NPGAA)对57株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AFB培养物进行鉴定。从人麻风瘤分离出的AFB培养物的代表株(M.A1、7、13、21及22),用TM鉴定为不同于已知标准分技菌的新种,而用McAb—ELISA和NPGAA则鉴定为不属于麻风菌。从疑似结节病病人皮损中分离的培养物代表株(M.S17、1、2、2R、7及23),对M.S17仅用TM即鉴定为瘰疬分枝菌;其它株用TM和MeAD—ELISA鉴定,表明其不同于麻风菌,而与结核菌密切相关,用NPGAA,则鉴定为结核菌,作者认为虽然MM对检测的鉴定分枝菌要比TM敏感和特异得多,但TM和MM都非常有用,尤其是两者结合能相互补充。更加完美使如何选择这些方法的单用或联用,要依研究目的及实际需要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