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到我科进行呼吸监测的患者92例进行肺功能FEV1、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测定,并进行临床评估,以AHI≥5次/小时将92例分为OSAS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OSAS组FEV1低于对照组(P <0 . 0 5 ) ;FEV1用支气管扩张剂前后改变率高于对照组(P <0. 0 5 ) ;且OSAS组合并哮喘的人数高于对照组。结论 OSAS患者存在肺功能减退及气道高反应性,哮喘发病人数增高。临床上除积极治疗OSAS外,加用支气管扩张剂、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药物可能对保护肺功能、降低哮喘的发生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探讨微卫星在转基因和基因突变小鼠中的变化,为基因修饰和遗传突变动物的遗传检测和表型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方法 根据文献报道,从GenBank中选取198个等位基因数量多、富含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以野生型动物为对照,对6种近交系遗传背景的转基因小鼠和5种自然基因突变的近交系小鼠进行微卫星多态性检测,选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TR扫描技术,比较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结果 共有40个微卫星位点在转基因和基因突变小鼠中表现出多态性。在基因突变小鼠中,微卫星不稳定性有55.6%(10/18)是由纯合变为杂合(I型),有3个位点(16.6%,3/18)是纯合突变(II型),有5个位点同时存在2种类型的突变。但是在转基因动物中,大多数的微卫星多态性为I型突变(87.5%,28/32),只有2个位点(6.2%,2/32)是II型突变。另外有2个位点同时存在2种类型的突变。结论 基因修饰或基因突变可引起小鼠相关微卫星发生不稳定性,而且某些微卫星位点对基因改变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IL-27及其受体(WSX-1)对TGF-β1诱导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及胶原合成作用。方法构建IL-27R/
pCDNA3.1 过表达载体。实验分为6 个组:正常组,TGF-β1 组,IL-27 组,IL-27 受体组,IL-27+IL-27 受体组,TGF-β1+IL-27+
IL-27 受体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用MTT检测各处理组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 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a-SMA以及Ⅰ和Ⅲ型胶原的表达,并用免疫荧光检测a-SMA蛋白的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
(1)IL-27和IL-27R都可以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2)TGF-β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增加,并促进肺成纤维细胞Ⅰ和
Ⅲ型胶原合成;(3)IL-27及其受体可以抑制肺成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并减少肺成纤维细胞I和III型胶原的合成;(4)IL-27/
IL-27R共同作用时,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没有影响。结论IL-27或IL-27受体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细胞增
殖、转化和胶原的合成作用,但是IL-27与IL-27受体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却不能发挥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外源性的IL-27与
IL-27受体的中和作用不能激活细胞相关信号。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我科收治的40例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等,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取近一年收治的40例肺栓塞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结果呼吸困难35例(87.5%),胸闷32例(80%),胸痛30例(75%),心悸23例(57.5%),咳嗽22例(55%),咯血15例(37.5%),发热18例(45%),晕厥2例(5%),典型肺梗死三联征4例(10%),CT肺动脉造影对诊断PE有很好的相关性。下肢深静脉B超示18例(45%)患者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单纯抗凝治疗有效率95%。结论 PE表现缺乏特异性,CT肺动脉造影可以确诊肺栓塞。早期诊断并积极抗凝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血管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磷酸化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27,HSP27)在不同频率张应变条件下的表达变化及其对VSMCs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在频率为0.5Hz和1.25Hz、平均压力15.996 kPa(120mmHg)和平均流量50mL/min的条件下培养猪颈总动脉,培养时间为24h;又用Flexercell细胞应变加载系统,对人VSMCs施加0.5Hz和1.25Hz频率的10%张应变,加载时间为12h。然后,Western blot检测不同频率张应变作用下血管和VSMCs的磷酸化HSP27的表达变化。应用RNA干扰技术,分别观察抑制HSP27表达前后的VSMCs迁移能力变化。结果与频率为0.5Hz作用相比,1.25Hz张应变可以激活血管和VSMCs的HSP27表达,抑制VSMCs迁移。RNA干扰HSP27后,VSMCs迁移数量明显增多。结论正常生理频率张应变可能通过激活血管HSP27抑制VSMCs迁移,以维持血管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27.
目的在《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引入基因突变动物模型,并调查其在分子遗传诊断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促进医学生对基因突变检测原理与技术的理解,并有效提高医学生解决实际遗传诊断问题的能力。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2011级和2012级基础医学专业80名本科生开设分子遗传诊断实验,以无毛突变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动物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并以提取的DNA作为模板,采用PCR方法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电泳鉴定PCR产物及应用凝胶成像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基因突变动物模型—无毛小鼠表型特征与其基因型的内在联系。针对实验效果,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反馈。结果问卷调查各项指标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98.7%的学生认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助于对专业实验技能的掌握,96%的学生认为该实验课程有效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应用基因突变动物模型开展分子遗传诊断实验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医学院校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动物模型拓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8.
当前,我国医药产业生态格局和行业运行规则正在剧变,中药产业面临新的挑战,以临床价值、科学价值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驱动,成为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动力。科技竞争力集中体现了中成药产品的临床价值和科学价值,通过科技竞争力评价,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催生行业内生动力。项目组基于公开数据和评价模型,进行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评价,编制《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2018版)》,全景式展示了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概况。本文包含全品类百强榜、非注射百强榜、各省区排行榜第一名、各治疗领域前三名等榜单。具有科技竞争力优势的中药大品种,正成为引领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9.
<正>肺栓塞是临床常见且具有潜在致死性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与相当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迅速有效的诊断、风险评估和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对肺栓塞尤为重要,可以通过降低死亡率和预防复发事件来改善患者的预后。国内外有研究表明肺栓塞患者血清肝酶学显著升高,可以作为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并可对该病进行预后评估。而且血清肝酶学是一项简单、廉价、易于接受、易于获得的实验室检查,用于评估PE患者的风险及预后,大大减少了医疗成本。本文收集整理国内外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建立稳定、完善的系统性光变态反应检测的动物模型.方法 以对氨基苯磺酰胺(SN)作为光敏剂,经腹腔注射与灌胃两种途径对小鼠和豚鼠进行给药,通过UVA加UVB光照诱导以及只用UVA光照激发后,于4 h、24 h、48 h和72 h分别测量小鼠耳厚度及观察豚鼠皮肤红斑反应.结果 24 h、48 h和72 h时,小鼠出现耳肿胀反应,豚鼠出现皮肤红斑反应.结论 口服、腹腔注射SN,均可产生光变态反应,成功建立系统性光变态反应检测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