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目的探究服用抗精神药物与引起精神疾病患者代谢综合征以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并按照患者的择药意见将其分为奥氮平组、喹硫平组和阿立哌唑组,分别给予患者奥氮平、喹硫平和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在治疗4、8和12周末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 function defect scale,SDSS)评分方面对患者认知功能做出分析,并比较其治疗效果;在治疗4、8和12周末分别检查记录患者的体重、血糖、血脂和血压,分析研究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症状评分方面均具有显著的改善,治疗前后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治疗后SDS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在经过三种药物治疗之后,患者均具有较大的改善,其中,奥氮平组的总有效率达92.59%,喹硫平组总有效率达96.30%,阿立哌唑组的总有效率达96.15%,三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从三组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来看,奥氮平组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病率37.03%。喹硫平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相对较低,患病率18.52%。阿立哌唑组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情况较好,仅有11.54%的发生率。与奥氮平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喹硫平及阿立哌唑对精神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均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喹硫平及阿立哌唑在具有较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较小,具有较低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发热病人血清军团菌抗体高阳性率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剖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我院隔离病区收治的42例发热病人血清嗜肺军团菌抗体高阳性率现象和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本组病人血清军团菌抗体(微量凝集法和免疫荧光法)、军团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检测结果、胸部影像学和临床表现,探讨本组血清军团菌抗体高阳性率的原因。结果:42例发热病人中有7例军团菌抗体阳性,占送检例数的16.7%(7/42)。7例中微量凝集法阳性3例,荧光免疫法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IgM阳性6例,军团菌PCR阳性2例。流感病毒2例,SARSIgG抗体阳性1例,未检出其他致病菌。胸部CT提示5例病例的肺实质有病灶。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和肌肉酸痛等。有3例诊断军团菌肺炎,占抗体阳性病例数的3/7。结论:血清军团菌抗体阳性,有致病菌间抗原交叉反应的可能。目前尚不能肯定病毒包括冠状病毒与军团菌的抗原有无交叉性。分析本组发热病人军团菌抗体高阳性率现象.有助于避免今后诊治中的误诊误治。双份血清军团菌抗体滴度呈4倍或以上增高.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治疗有效,对军团菌肺炎的诊断才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14.
患者女性,27岁,未婚。因“腹膜后淋巴结的淋巴管平滑肌瘤病2年,气促、咳嗽半年,加重2个月”于2003年7月18日入院。2年前患者于进食冷饮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腹痛,伴腰背部牵涉痛,并出现“休克”,初诊为“急性胰腺炎”。腹部CT检查发现胰腺周围肿块,1个月后行开腹探查术,切除胰腺周围肿块,病理报告“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当时胸部X线摄片显示正常。2003年1月患者出现活动后气促,并进行性加重,伴轻度咳嗽、少量痰,痰中有血丝,无发热、盗汗、胸痛等,2003年5月行胸部X线摄片发现“两肺间质改变”。患者既往无肺部疾病、无关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护理高职生的社会支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现状,探究社会支持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黄山职业技术学院340名护理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高职生社会支持总分为(37.94±5.77)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为(115.81±28.13)分;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169~0.431,P<0.05),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可解释护理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15.3%的总变异。结论社会支持能正向预测护理高职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高职院校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针对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项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护理高职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增强其职业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6.
结节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节病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可能与环境、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其中与分枝杆菌、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HLA基因关系最为密切。肉芽肿的形成及疾病的进展可能主要与CD4~ T细胞及其它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提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01年7月至2007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DPB患者72例.主要检查包括:X线胸片、胸部CT、副鼻窦CT、肺组织活检、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冷凝集试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W54、痰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等.主要给予大环类酯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针对感染致病菌的抗生素、氧疗、对症、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1)按诊断标准,确诊51例,一般诊断6例,可疑诊断15例.(2)所有病例均有咳嗽;98.6%患者有咳痰;气促者占91.7%;超过55.6%患者肺部听诊有干啰音;而有湿哆音者占94.4%;伴有肺气肿者占41.7%.(3)有副鼻窦炎者占77.8%;23.6%病例有吸烟史.(4)继发支气管扩张者45.8%、伴有肺心病者9.7%;4例(5.5%)同时合并支气管哮喘;伴发高血压者5.6%,伴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者2.8%,伴发胸腺增生者1例.(5)经过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80%的患者咳嗽、咳痰、气促和肺部干哆音均在3 d内得以明显减轻;超过90%的病例治疗后10~40 d影像学明显改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提高.72例患者13例(18.1%)完全治愈,但停药后复发2例(15.38%),再次治疗后1例治愈,另1例好转;其余57例不同程度好转,好转者中2例在随访中死亡,1例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另1例死于心肌梗死.(6)合并细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29/70,41.4%);其次为副流感嗜血杆菌(8/70,11.4%),第三位是肺炎克雷白杆菌(4/70,5.7%).(7)肺活检率9.7%;冷凝集试验阳性率14.3%(10/70);12例测定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W54,仅3例阳性(25.0%).(8)51.4%的患者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症,38.9%的患者最初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其余依次为肺结核20.8%,特发性肺纤维化12.5%,支气管炎9.7%,结节病和哮喘均为2.8%,肺癌1.4%.结论 (1)DPB在中国并非少见,尤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中可能隐藏部分DPB患者.(2)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是提高DPB诊断率的关键.(3)DPB预后良好,及时治疗可以治愈.(4)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最佳的DPB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学习环境对实习护生关爱能力的影响,为营造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提高护生关爱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以方便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6所综合性教学医院的346名临床实习护生,采用实习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和护理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关爱能力总分为(203.40±14.25)分,各维度得分为理解(78.88±8.37)分、勇气(66.43±5.75)分、耐心(58.09±4.37)分.实习护生关爱能力各维度及总分与临床学习环境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均P<0.01),工作氛围和团队文化、人际关系、创新性、个性化及任务定位对关爱能力总分有积极影响(P<0.05,P<0.01).结论 实习护生关爱能力较以往有进步,但仍需进一步提升.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关爱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
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外阴癌都曾被国内外报道与血小板增多有关[1]。血小板增多是指循环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异常增多,血小板增多可发生于多种生理刺激,也可发生在感染、炎性疾病、药物作用后、恶性肿瘤和一些慢性髓性疾病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