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13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335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150篇
  3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结合治疗药物监测及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利奈唑胺谷浓度影响因素及其致血小板减少影响因素,为利奈唑胺使用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我院30例利奈唑胺使用患者,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Th1、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表达情况并与病情活动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Th17、Th1与Treg细胞在RA的发病机制中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RA患者,根据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进行分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h17、Th1及Treg细胞的比例;并分析各细胞与DAS28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PBMCs中Th17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且RA活动组Th17细胞的比例高于稳定组(P<0.05);RA患者Treg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A组和健康对照组Th1细胞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Th17细胞数与RA疾病活动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Th1、Th17和Treg细胞在RA患者外周血中有不同的表达,提示Th17、Th1及Treg细胞在RA发病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李志敢  罗兴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83-183,193
目的 探讨应激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4144例运动后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应激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并与同例数同疾病对照组(传统按摩方法)比较。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和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应激电刺激治疗有助于降温、消肿、镇痛和短期即可进入小负荷量运动、是一种较好的运动损伤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44.
摘要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白介素18(Interleukin-18)与II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50例II型糖尿病(DM)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和IL-18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I型糖尿病组hsCRP和IL-1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hsCRP和IL-18显著高于非大血管病变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18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320,P<0.05),hsCRP与空腹血糖(FBG)(r=0.296, P<0.05)正相关。结论 HsCRP和IL-18在II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患者中升高,可能在II型糖尿病的发病及进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可能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经椎板切开成形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后路椎板切开椎管内肿瘤切除后椎板复位成形术治疗16例椎管内肿瘤患者,16例均平均随访12个月,回顾性对比研究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16例患者13例肿瘤全切,3例次全切除,术后神经根性疼痛均在1周内好转,肢体、躯干运动感觉障碍在3个月内逐渐改善。3例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中2例在半年内明显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所有患者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经M RI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2例患者因术中脊髓神经根牵拉术后出现单侧下肢无力,随访半年后1例恢复良好,1例无明显改善,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椎板成形治疗椎管内肿瘤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进修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12月进修的护士36人为对照组,2011年3月-2012年12月进修的护士36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带教,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法带教。进修时间为3个月,于每月末分别给予相关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测评进修护士每个阶段学习质量,并于进修结束时测评进修护士对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进修护士理论知识、护理操作、综合素质能力评分分别为(93.51±177;4.61),(93.46±177;2.94),(91.57±177;3.71)分,对照组分别为(91.07±177;3.88),(91.29±177;2.87),(88.44±177;4.2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5,3.173,3.319;P<0.05)。观察组进修护士对教学的满意度为100.00%(36/36),对照组为83.33%(3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教学路径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调动带教教师和进修护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进修护士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加强临床护理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选取门诊或住院部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共200例,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本护理方法;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专业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总结对比护理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2%,而护理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不良反应上,对照组出现眩晕情况最多,有9例,其次出现了7例恶心和4例腹泻;不良反应并没有在护理组患者中出现。结论:加强热敏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可以使得患者有更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8.
49.
王晓东  孙大强  李志  白悦 《天津医药》2012,40(5):499-501,532
目的:建立人肺癌个体化可传代组织块动物模型.方法:组织块移植组将直径2mm的人肺癌新鲜标本癌组织块移植于BALB/C裸鼠背部皮下组织内,每例人肺癌新鲜标本均移植入5只裸鼠体内,成瘤者为第1代.取第1代移植瘤组织块以相同方法每例标本移植于另5只BALB/C裸鼠背部皮下组织内,成功者为第2代.重复上述传代方法得到第3代移植瘤.将人肺癌细胞株A549、H1795分别移植于BACLC裸鼠背部皮下组织内,成瘤达500 mm3后取癌组织块.分别取实验组的原代人肺癌肿瘤及第1、2、3代移植瘤部分组织,及作为对照的细胞系移植瘤组织,固定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比较其形态异同.结果:组织块移植组瘤细胞不仅保留了人肺癌细胞的异型性,还保持原有排列结构;而作为对照的细胞系移植瘤细胞失去了原有的排列结构,仅保留了癌细胞的异型性.结论:利用不同患者的手术切除肺癌标本所建立的裸鼠荷人肺癌肿瘤模型具有个体化特征,为肺癌个体化治疗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通过对骨巨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对照分析,寻找CT和MRI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对骨巨细胞瘤CT和MRI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自1995年1月-2012年12月年期间在该院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骨巨细胞瘤、随访2年以上并同时有CT和MR检查的195例病例资料,对照分析其CT骨皮质破坏中断情况、骨皮质膨胀程度、有无软组织肿块形成与MR病灶内实质成份比例、周围水肿程度等情况,并于肿瘤是否复发对照。结果 CT上骨皮质破坏程度与MRI上实质成份比例及病灶周围水肿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I表现与肿瘤是否复发对照显示,CT上骨质破坏程度与是否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约0.05)。结论骨巨细胞瘤的CT表现与MRI表现有一定的内在联系,CT所示的骨质破坏程度与MRI中的实质成份比例、水肿程度等表现有关,提示肿瘤的侵袭性较高,并与肿瘤的复发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其病理学基础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