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52例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电针配合太阳穴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2组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痊愈27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配合太阳穴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比单纯电针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P-选择素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特点,探讨二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9例急性心肌梗死,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稳定型心绞痛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VCAM-1、sP-选择素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清sVCAM-1、s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非ACS患者,AMI患者血清sVCAM-1浓度及sP-选择素水平较UA患者升高(均P<0.05)。sVCAM-1、sP-选择素和LDL-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以x±2s为临界值联合检测sVCAM-1和sP-选择素,对于诊断ACS的灵敏度为72.8%,特异度为83.1%。结论:ACS患者血清VCAM-1、P-选择素水平升高,提示与ACS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可以作为ACS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广西巴马长寿地区农村老人成功老龄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1)以广西巴马长寿地区80岁以上人口构成为基准,以乡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0年对上海市静安区社区老人调查资料为对照.(2)应用《长寿地区老人心理健康调查表》调查,主要包括一般项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等国际通用的标准化工具.(3)根据数据分布特点,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 成功老龄检出率研究组为44.20%、对照组为19.6%,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少饮酒、少抽烟、经常锻炼身体和参加社会活动与成功老龄呈正相关.结论 巴马长寿地区农村老人由于有科学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以及优良的遗传因子,其成功老龄检出率高,认知功能好.  相似文献   
14.
15.
健康教育对水中分娩产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彬  杨丽娟 《全科护理》2008,6(32):2929-2930
[目的]了解健康宣教对产妇水中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08年4月符合水中分娩条件的46例产妇为实验组,对符合水中分娩的产妇及家属进行水中分娩健康教育,以同期进行传统分娩的产妇6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产后的疼痛强度、隐私满意度、体位舒适度及两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疼痛强度及体位舒适度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隐私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符合水中分娩条件下,通过健康宣教可促进水中分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囊动脉的局部解剖观察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并记录89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胆囊动脉解剖情况。结果起源于Calot三角内的胆囊动脉共68支,占76.4%。胆囊动脉起源于肝右动脉67支,占75.3%;起源于肝左动脉9支,占10.1%;起源于肝固有动脉7支,占7.9%;起源于肝总动脉的4支,占4.5%,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的2支,占2.2%。有65支胆囊动脉走行位于胆总管右侧,占73.0%;有10支胆囊动脉走行位于肝总管前方,占11.2%;有7支胆囊动脉走行位于胆总管前方,占7.9%;有5支胆囊动脉走行位于肝总管后方,占5.6%;有2支胆囊动脉走行位于胆总管后方,占2.2%。单支型69例,占77.5%;2支型16例,占18.0%;3支型4例,占4.5%。结论了解和认识胆囊动脉的解剖特点,有助于避免血管损伤和出血,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诸多研究证明血凝状态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在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尿毒症患者为低粘滞综合症~[1],为了探索血透后血液粘滞的改善程度,我院于 1990~1991年 6月,将26例尿毒症患者血透析前后与60例健康人做对照,通过血液流变性观察,探讨其临床意义。 对象与方法 一、观察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24~67岁,平均41. 5岁.均系我院人工肾患者.对照组60例,男女各30例,年龄27~74岁,平均43.4岁,均系我院工作人员及健康体检人员,全部证实为健康者。取清晨静脉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二、检验方法采用无锡分析仪器厂生产的WY—3…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发病特点以及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h内手术65例,治愈62例,死亡3例;48h以后手术15例,治愈12例,死亡3例。结论老年人胆囊患者有其特殊性,治疗复杂,患者对胆囊切除一般都能耐受,充分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可防止或降低并发症发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