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李德才 《山东医药》2005,45(33):62-63
有证据表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能够显著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心脏和全身各重要脏器功能损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用于近期急性心肌梗死和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具有各种体外循环高危险因素、糖尿病、肾肺功能不全以及高龄的患者.其近远期效果与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无差别.目前,OPCAB已被国内外心外科学界所广泛接受.在全世界各大医院及心脏外科中心均有开展。  相似文献   
102.
2002年2月至2004年7月,我们连续完成5kg以下小婴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手术6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2例原发心脏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肿瘤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手术切除是治疗心脏肿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4.
体外循环是影响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近期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报告近3年行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102例,死亡6例,另96例中虽部分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及脑损害等并发症,但经救治均恢复正常。表明膜式氧合器的应用、合理的预充和血液稀释、科学的体外循环管理、适当的温度控制及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对减少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估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对轻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作用,以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7年12月,实施单纯OP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轻中度IMR患者112例。术后7 d、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反流情况,明确二尖瓣关闭不全是否得到改善。结果 112例患者均未出现死亡。3例患者术中安置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术后7 d、6个月时所有患者二尖瓣关闭不全均有所改善;LVEF术后7 d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 55%±3. 15%比48. 60%±1. 74%,P<0. 01);LVEDD术后7 d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15±1. 22)cm比(5. 70±1. 12)cm,P<0. 01];术后6个月LVEF较术后7 d亦有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 90%±2. 04%比52. 55%±3. 15%,P<0. 05);术后6个月LVEDD较术后7 d亦有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87±1. 08)cm比(5. 15±1. 22)cm,P<0. 05]。术后24 h内13例患者CK-MB升高,48 h降至正常;术后早期5例患者发生室性期前收缩,1例发生心室颤动,9例发生快速心房颤动;围术期心肌梗死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各1例;所有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消失。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够改善缺血心肌的供血以及乳头肌的血供,从而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缺血心肌血供改善后,能够获得良好的恢复,进而使心脏缩小,左心功能和二尖瓣功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06.
绵阳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绵阳市心力衰竭患者β-受体阻滞剂(β-B locker)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绵阳市3所医院1998年、2001年和2004年住院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病历数据库,对CHF患者-βB locker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绵阳市上述3年心力衰竭患者共1882人。其中使用β-b locker者共计625人,占总心衰患者的33.21%;1998年、2001年和2004年使用β-b locker的患者占当年CHF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逐渐增加(p<0.01)。出院时建议使用-βb locker的比例逐渐增加(p<0.01)。β-b locker的选择在1998年以美托洛尔为主,2001年和2004年-βb locker的种类明显增多,且倍他乐克比例逐渐下降,但仍为各种药物之首。选用倍他乐克的患者住院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提示自从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公布以来,绵阳市心力衰竭患者-βb locker的使用水平逐渐提高,但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心元胶囊治疗冠心病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94例,进行基础治疗;心元胶囊组94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心元胶囊3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24hHolter检查,对心元胶囊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进行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心元胶囊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值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其中时域指标: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I)、SDNN的均值(SDNNI)、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心率均显著改善(P〈0.05);频域指标:总频谱(TF)、低频(LF)和高频(HF)亦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元胶囊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HRV。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1-7)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现代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之间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20例,根据患者2年后随访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再狭窄组(n=26)和非再狭窄组(n=158)。选择同期我院体检无冠心病者5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血清Ang-(1-7)、内皮素(endothelin,ET)-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8的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再狭窄组患者血清Ang-(1-7)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及非狭窄组低,而ET-1、IL-6及IL-8浓度高于非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Ang-(1-7)浓度与血清IL-6(r=-0.956,P=0.002)、IL-8(r=-0.922,P=0.035)及ET-1(r=-0.920,P=0.031)浓度呈负相关。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Ang-(1-7)是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回归系数为0.337,OR=1.257,95%CI:1.034~1.435,P<0.001)。结论Ang-(1-7)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及介导炎症反应参与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报告首次应用经皮穿刺球囊成形术同时治疗二尖瓣与三尖瓣狭窄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0.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8月.共行胃镜检查1268例.诊断为慢性胃炎790例.其中胆汁反流性胃炎89例,占胃炎总数的11.3%.现将其临床、胃镜检查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