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用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术后预防性抗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71例年龄超过50岁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2组,A组41例术后口服利伐沙班,B组30例不予利伐沙班口服,评估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引流量、出血事件和静脉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显著降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同时,并未增加出血风险,是目前腰椎术后较理想的一种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82.
目的 通过研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血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不同时间点含量变化,探讨其在继发性SCI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时程变化规律. 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90只,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完全损伤(完全损伤组,30只)和不全损伤(不完全损伤组,30只)动物模型,另30只大鼠仅行椎板切除作为假手术组.分别于造模成功后12 h、24 h、3d、7d、14d采集股静脉血,ELISA检测不同程度SCI大鼠伤后血清β-APP和hs-CRP含量变化. 结果 β-APP于急性SCI后24h达到最高水平,hs-CRP第3天达到高峰.完全损伤组各时间点β-APP和hs-CRP水平分别与不全损伤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全损伤组与假手术组除14 dβ-APP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两组的β-APP、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SCI大鼠血清β-APP、hs-CRP水平的变化反应了SCI的严重程度,β-APP较hs-CRP的变化敏感,在一定时限内可敏感地反映SCI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大鼠血清β-APP、hs-CRP的动态变化提示二者共同参与了急性继发性SCI.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81例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符合2007年《肝胆管结石病诊断治疗指南》分类标准和开腹手术指征的患者,在完善术前检查后根据结石部位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切除病变肝叶(段),最大限度清除含有结石、狭窄及扩张的病变胆管,联合使用术中纤维或电子胆道镜对剩余肝叶(段)胆管及肝外胆管进行探查和(或)取石,防止结石残留.结果 81例患者中72例成功实施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9例中转开腹.全组患者中行肝左外叶(肝Ⅱ、Ⅲ段)切除术20例,肝左叶(肝Ⅱ、Ⅲ、Ⅳ段)切除术30例,肝右后叶(肝Ⅵ、Ⅶ段)切除术11例,肝右前叶部分(肝Ⅴ、Ⅷ段)切除术6例,肝右叶(肝Ⅴ、Ⅵ、Ⅶ、Ⅷ段)切除术9例,肝Ⅲ段切除术2例,肝Ⅵ段切除术3例.手术常规切除胆囊,15例患者术中实施间歇性第一肝门人肝血流阻断.57例联合实施经胆总管切开或经左(右)肝管残端行术中胆道镜探查和(或)取石.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 328±8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1±288) ml,无手术死亡;1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2例、反应性胸腔积液4例、肝断面包裹性积液6例、术后腹腔感染及脓肿2例、标本取出切口感染2例,其中9例采用药物治疗、6例行胸腔或腹腔穿刺引流、l例行切口清创,均治愈.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3±6)d.腹腔镜手术术中结石清除率为96% (69/72),3例残留结石患者术后均经T管窦道胆道镜成功取出结石.69例患者随访时间7~55个月,7例患者仍有不同程度的月H管炎症状,2例患者出现胆总管结石复发,其余患者术后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安全、可行.术前和术中对结石及病变肝段进行准确定位,正确规划肝实质离断平面,进行解剖性肝切除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GVA)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清炎性递质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确诊的CVA患儿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2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健康体检儿童)为C组20名.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均进行基础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BDT)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5、IL-8、IL-10的检测.入组后A组患儿接受ICS长期干预治疗,治疗方案为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 μg,每日1次,随访观察6个月;B组为对照组,未接受ICS长期干预及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症治疗及必要时加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评估治疗前各组及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A、B两组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BDT和血清IL-5、IL-10、IL-8水平及改变情况.结果 (1)肺功能:治疗前3组FVC、FEV1及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B两组的MMEF显著低于C组(F=58.40,P<0.05).A组经ICS治疗后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MMEF均有明显改善(P <0.05,P<0.01).B组治疗后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MMEF改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组BDT阳性者明显低于A、B两组;A组治疗后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BDT阳性率均有所下降,且随疗程延长,呈下降趋势;而B组治疗后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BDT阳性率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IL-5、IL-10、IL-8水平:治疗前C组血清IL-5、IL-8水平低于A、B两组,IL-10水平高于A、B两组(P<0.05);治疗3、6个月后,A组血清IL-5、IL-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随疗程延长,变化更趋明显.B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6个月比较则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治疗后3、6个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S是治疗CVA有效抗炎药物,而且ICS的疗程需要坚持长期的原则.  相似文献   
85.
心电图负荷试验心搏间ST段移位变异度的测算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外的研究提示,采用心电图负荷试验心搏间ST段移位变异度的测算方法可以鉴别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鉴于相关的报道不多,国内尚无研究,特将我们近年来在ST移位变异度测算方法和76例临床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病人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病人34例,给予心理护理,减轻疼痛,注意护理要点,及时观察病情变化,防范并发症等全方位系统护理。结果:病人术后焦虑恐惧感明显减轻,刀口疼痛减轻,早期下床恢复饮食,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减轻了护理负担,同样精心的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是促进术后恢复的关键,有效缩短了住院天数,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T2DM患者血清内脏脂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9例T2DM患者分为二甲双胍治疗(A)组、格列美脲治疗(B)组、饮食运动治疗(C)组,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D)组。采用ELISA测定各组vaspin水平,分析其与血脂、FPG、2hPG、Fins、BMI、HOMA-IR等的关系。观察A、B、c组治疗前后vaspin水平变化。结果(1)A组vaspin水平高于D组;vaspin水平女性高于男性;(2)vaspin水平与性别、BMI、WHR、HOMA-IR、Fins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O.05);(3)A组治疗14周后vaspin水平降低,B组水平无明显变化,C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d0.05);(4)HOMA-IR与BMI是影响vasp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二甲双胍增加T2DM患者IS同时,降低vaspin水平。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及其抑制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BGSCs)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汉黄芩素(1、10、1000μmol/L)对BGSCs进行浸染,并设空白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汉黄芩素对BGSCs增殖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K1 mRNA表达;同时检测脂质过氧化产物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汉黄芩素对人BGSCs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剂量汉黄芩素组BGSCs增殖〔吸光度(A)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随给药浓度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IR)较空白对照组逐渐增加,以汉黄芩素100μmol/L组作用更显著〔A值:0.18±0.02比0.67±0.03,IR:(64.43±0.04)%比0,均P<0.05〕;各剂量汉黄芩素组CDK1 mRNA表达(A值)均较空白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10μmol/L、100μmol/L汉黄芩素组出现显著提高(0.378±0.061、0.733±0.081比0.125±0.019,均P<0.05);脂质过氧化产物GSH (mg/g)、SOD(U/g)和MDA(nmol/g)在各个剂量汉黄芩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SH:474.51±38.63、479.67±15.89、481.17±36.41比487.00±28.53,SOD:26.58±2.26、26.75±1.96、27.08±1.52比27.31±1.89,MDA:4.92±0.45、4.72±0.73、4.61±0.47比4.45±0.26,均P>0.05)。结论 CDK1可能参与汉黄芩素抑制人BGSCs生长的作用机制,该作用与脂质过氧化产物无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分析广东省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到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就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网络直报信息开展患者转诊追踪工作,以2011年广东省医疗机构应报告转诊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106669例(均为广东省现住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到位率为指标、以logistic回归分析为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广东省2011年有89825例已到结防机构就诊,总体到位率为84.2%(89825/106669),追踪到位患者占所有到位患者数的42.5%(38179/89825)。转诊(OR=7.993;95%CI:7.611~8.395)、有身份证号(OR=1.049;95%CI:1.006~1.094)、有电话号码(OR=1.534;95%CI:1.467~1.603)、有单位名称(OR=1.222;95%CI:1.165~1.282)和地址详细(OR=1.360;95%CI:1.297~1.425)是利于患者到位的影响因素。与其他地区相比,粤西地区的患者总体到位率偏低(OR=0.903;95%CI:0.847~0.96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总体到位率比县级及以上人民医院的总体到位率高(OR=1.562;95%CI:1.465~1.666)。疑似患者总体到位率低于实验室诊断患者(OR=10.006;95%CI:9.219~10.861)和临床诊断患者(OR=2.458;95%CI:2.349~2.571)。15~岁组(OR=0.338;95%CI:0.285~0.400)、35~岁组(OR=0.282;95%CI:0.238~0.334)和55~岁组(OR=0.243;95%CI:0.205~0.288)的患者总体到位率均低于<15岁组。结论广东省患者转诊追踪工作仍有提升的空间,需采取综合管理措施以巩固和提高患者到位率,而督促非结防机构转诊患者、确保报告信息的完整准确和提升非结防机构诊断结核病能力等措施是提高患者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五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肩胛上神经在肩胛切迹处受到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很少见。3年来笔者先后医治5例,其中2例行手术治疗。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0~40岁。均以颈部及肩胛部不适,肩外展无力为主要症状。检查时发现冈上、下肌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