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6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3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对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TLH)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LAVH)的泌尿系受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由同一医师主刀的TLH18例和LAVH22例的病例资料,比较不同手术方式下泌尿系受累的情况。结果两组在年龄、妇科疾病、术前泌尿系基础病及尿常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留尿管时间,拔除尿管后患者排尿的顺畅情况,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6~8天尿常规的红细胞白细胞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LH组的术后第3~5天尿常规结果异常率比LAVH组高(P0.05),TLH组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输尿管下段梗阻需再次手术。结论 TLH比LAVH存在较高的泌尿系受累率。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分段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及术前I晦床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分段诊断性刮宫和手术病理结果,并分析其可能的临床病理影响因素。结果:分段诊刮和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组织类型完全符合78例,符合率为76.5%。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符合率为85.4%,非子宫内膜样腺癌符合率为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一致,符合率为66.3%。在其余患者中,术后病理学分级升高者24例,降低者9例。组织学分级本身是影响诊刮与术后病理分级一致性的因素,P〈0.05。患者的年龄、是否绝经、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史、肌层侵犯及宫颈受累情况,在术后病理分级升高患者与其他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段诊刮判断宫颈受累的敏感性71.4%,特异性94.7%,阳性预测值50%,阴性预测值97.8%。结论:在FIGO新分期标准下,分段诊刮仍然是子宫内膜癌术前病理分级及分期的有效方法;宫颈搔刮的阴性结果对判断宫颈受累情况更有意义;部分患者存在术后病理分级升高的情况。  相似文献   
63.
万璟  李小毛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317-2319
针对子宫内膜癌病人在入院、手术前后、放疗、化疗前后及出院后等阶段出现各种生理、心理反应,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多阶段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RNA干扰对子宫内膜癌JEC细胞DKK1基因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用3种RNAi(DKK-homo-366、DKK-homo-811、DKK-homo-886)抑制JEC细胞中DKK1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果。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正常胎牛血清培养的JEC细胞)、NC对照组(转染无意义序列的RNA片段)和siRNA组(转染DKK-homo-811干扰片段)。Transwell小室、MTT、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干扰前后细胞侵袭、迁移、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real-time PCR(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RNA组的DKK1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NC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NC对照组和siRNA组中β-catenin蛋白表达分别为0.308±0.035、0.305±0.026和0.552±0.018;siRNA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NC对照组(P0.05)。Transwell小室检测结果显示,干扰DKK1可降低JEC的侵袭、迁移能力。MTT显示,siRNA组吸光度值显著低于NC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后两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siRNA干扰后,siRNA组的细胞凋亡率[(7.34±0.23)%]显著高于NC对照组[(2.24±0.05)%]和正常对照组[(1.62±0.17)%](P0.05);后两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干扰DKK1可降低JEC的侵袭和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凋亡。DKK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JEC细胞中可能发挥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65.
命是信的好     
正让你信命,不是信算命先生,因为他们也是肉眼凡胎,说的真真假假,不过都是心理安慰的作用罢了。那信的是什么呢?信的是自己的信念,正如大C的那句:"我就想问‘过去的都过去了吗’。"其实大C说的是,过去的过去了,那我开始新生活吧。  相似文献   
66.
李小毛 《武警医学》2013,24(10):829-832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1],好发于中老年妇女。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及雌激素的应用,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自20世纪以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相对于宫颈癌而言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之比,自10∶1上升为1∶2[3]。宫颈癌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准确检出癌前病变并及时有效干预。而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日益上升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筛查方法,对癌前病变没有可靠的细胞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6月门诊宫腔镜检查后子宫内膜活检或诊断性刮宫372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增生期内膜伴部分腺体增生过长、分泌期内膜、子宫内膜炎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厚度均有多种表现,但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期内膜、子宫内膜息肉者,宫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者增多,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者,宫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者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检查为正常者,病理检查有多种表现。结论:宫腔镜检查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可提高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68.
肿瘤的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由于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体外显示了良好的耐药逆转效果,本实验研究了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体内对白血病多药耐药逆转效果。将裸鼠高成瘤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n及其相应的多药耐药株K562-n/VCR分别接种于裸鼠的两侧腹股沟皮下,以建立人类白血病移植瘤模型;将双侧成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A组给予生理盐水,B组给予磁性纳米Fe3O4颗粒,C组给予柔红霉素,D组给予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E组给予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同时在肿瘤表面建立固定磁场。在实验开始后的第1,5,9,13,17,21天分别测量肿瘤体积。实验结束后,分离瘤组织并用lit-PCR,Western blot检测mdr-1的转录和表达。结果表明:D组、E组的K562.n/VCR肿瘤体积显著小于A、B、C3个组(D或E组相对于A,B或C组P〈0.05)。病理检查显示:A组、B组肿瘤细胞生长良好,未见明显细胞坏死;C组肿瘤细胞有散在细胞坏死,部分细胞出现核固缩、核碎裂等;D、E组肿瘤组织内可见细胞明显破碎、坏死、组织的纤维化。D和E组的mdr-1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A、B、C3个组,但是P.gp的表达在5个组申无差异。C组、D组、E组3个组I(562-n肿瘤平均肿瘤体积显著小于的A、B两组的平均肿瘤体积(C、D或E组相对于A或B组P〈0.05)。A组、B组肿瘤细胞生长良好,未见明显细胞坏死;在C、D、E组肿瘤组织内可见细胞明显破碎、坏死、组织的纤维化。结论: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体内具有明显的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单用柔红霉素,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敏感的K562-n的肿瘤中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本实验中外加磁场并未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69.
产前诊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引言 产前诊断又称宫内诊断或出生前诊断,是预测诊断胎儿出生前是否患有某种遗传性疾病(遗传病)或先天畸形的方法.在遗传咨询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技术,通过母体检查或对胚胎/(胎儿)直接检测,诊断胎儿是否有遗传缺陷及先天畸形.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绒毛膜癌(缄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绒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8例脑转移患者中5例继发于葡萄胎,足月产后发生2例,流产后发生1例.6例患者血β-HCG大于200100 U/L;2例行头部CT检查均发现病灶;6例行正规化疗后,4例脑转移症状近期即消失,脑转移症状缓解率为66.67%.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血β-HCG的测定及CT检查有助于诊断.在全身化疗及鞘内化疗的基础上,手术切除绒癌原发及转移灶对延长患者生存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