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去氢骆驼蓬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川生  王新春  王鲁妹  李寅 《中成药》2011,33(3):516-518
目的:建立去氢骆驼蓬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考察药物加样回收率、透析平衡时间和透析体积比.结果:药物加样回收率是(99.48±0.31)%,透析法平衡时间为6 h,透析体积比为1∶15,去氢骆驼蓬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包封率为(81.76±0.21)%.结论:透析法便捷、准确,适用于去氢骆驼蓬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测定.  相似文献   
52.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应用不同的手段,使用可粘合材料逐层构造物体的新型快速成型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军事、航天、建筑、医学等领域。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骨科、妇科、心胸外科、口腔科、颌面外科、整形外科的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上也逐步展开。但该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尚未广泛开展。文章将就3D打印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临床医学部分专科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在神经外科教学的开展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3.
A亚B亚1例     
王谦  李寅  邓霞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6):136-136,138
ABO亚型是指同一种血型抗原,但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异,它是由于红细胞糖基转移酶基因第6和7外显子的点突变或单碱基缺失等原因,降低或改变了酶的活性,导致A或B抗原的弱表达,定型时可能被错误定型,给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在血型鉴定中发现一例患者ABO血型正定型为A型,反定型与Bc发生弱凝集.经进一步实验证实为A亚B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近年来,由于受流动人口增加、AIDS流行、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核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下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共计128个斑块)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根据影像学资料及症状体征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卒中组(42例,81个斑块)和非卒中组(34例,47个斑块),均采用HR-MRI进行脑部血管检查。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斑块分布情况和斑块HR-MRI特征。结果 2组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粥样斑块分布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好发于左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卒中组患者斑块负荷、斑块强化数占比均高于非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循环众多血管中,椎-基底动脉是最常受累的血管,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HR-MRI特征分析,能够了解其危险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56.
57.
患儿,男,3个月。左手无名指指端伸侧红色结节1个月。皮肤科查体:左手无名指淡红色结节,表面光滑,触之质硬,活动性差。指无变性,无功能障碍。组织病理活检确诊为婴儿指趾纤维瘤病。  相似文献   
58.
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肽类物质,对于维持生物体内合适的氧化还原环境起着关键作用,在临床医药、食品工业和体育运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谷胱甘肽生产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直接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中高产菌株选育、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以及基因工程菌在谷胱甘肽生产中的应用潜力,最后对发酵法合成谷胱甘肽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59.
在摇瓶培养中考察了谷胱甘肽的前体氨基酸及三磷酸腺苷对重组大肠杆菌生产谷胱甘肽的影响,发现两者均能显著促进胞内谷胱甘肽的积累。利用正交试验得出了谷胱甘肽产量最大的较优发酵条件组合∶初始pH6.7;酵母膏8g/L;混合前体氨基酸5mmol/L和三磷酸腺苷2.0g/L,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初步考察了在重组大肠杆菌流加培养中连续流加前体氨基酸、三磷酸腺苷和氨苄青霉素的影响,发现胞内谷胱甘肽含量虽有所提高,但菌体生长却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60.
1 例41 岁女性患者因肾病综合征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250 mL + 呋塞米注射液40 mg,qd,ivgtt.输注至8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伴腹痛、全身大汗、精神萎靡,测BP 95/70 mm Hg,HR 90 - 95次·min-1,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异丙嗪注射液(12.5 mg,im)、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iv)以及奥美拉唑注射液(60 mg,iv),20 min后测BP 120/80 mm Hg,患者继而出现寒战,T 39.5 ℃,给予物理降温,肌注柴胡注射液4 mL.患者仍述腹痛,尤以下腹部明显,给予导尿,1 h 后腹痛缓解,恶心、呕吐消失,3 h 后体温下降,患者病情逐渐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