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CD133+细胞在乳腺普通型增生、乳腺不典型增生、乳腺原位癌、浸润性乳腺癌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5例正常乳腺组织、41例普通型增生乳腺组织、39例不典型增生乳腺组织、51例乳腺原位癌组织、121例乳腺癌组织中CD133+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CD133+细胞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分布特点。结果:CD13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在乳腺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的表达率逐渐增高,分别为31.7%(13/41)、48.7%(19/39)、64.7%(33/51)、74.4%(90/121),有显著性差异(P<0.01)。CD133+的表达率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Ⅰ级63.6%(21/33)、Ⅱ级72.2%(26/36)、Ⅲ级82.7%(43/52),P<0.05]和TNM分期[Ⅰ期57.1%(12/21)、Ⅱ期69.4%(34/49)、Ⅲ期68.7%(11/16)、Ⅳ期94.3%(33/35),P<0.001]的增高而增高;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者分别高于无转移者、无远处转移者(P<0.05);有复发者高于无复发者(P<0.05);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ER、PR、Her-2的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CD133+细胞可能在乳腺增生与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D133+的乳腺癌细胞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和复发密切相关,CD133+是提示乳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脑血流的变化趋势及体外循环转机流量的提高对脑血流改善的意义.方法 选取51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患者15例(单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50%);B组36例(双侧颈动脉狭窄均<50%).在冠脉搭桥术中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双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监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麻醉后、体外循环时及停机后MCA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记录分析术中平均体外循环转机流量及平均动脉压与MCA流速变化的相关性.每位患者出院前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 ①颈动脉狭窄患者在体外循环下CABG术中,MCA流速在麻醉后及体外循环手术时较术前减低.②麻醉后,A组患者患侧MCA流速较对照组(B组)下降更为显著;体外循环转机时,两组MCA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停机后,A组患者MCA血流较对照组下降明显.③A组术中平均体外循环转流量与转流时平均动脉压均高于B组.④两组患者术后简易智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颈动脉狭窄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时MCA血流速度在麻醉后,较术前显著减低,通过提高体外循环灌注流量,可以明显改善颈动脉狭窄侧脑血流,可能预防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避免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误诊的方法,观察医用弹力袜在治疗该病中的疗效。方法:分析17例在外院误诊后笔者进一步诊治的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不全的临床资料。对该组患者采用以应用医用弹力袜为主的治疗。结果:经平均16.1个月的随访,25%的患者症状全部消失,50%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6.7%的患者症状缓解,8.3%的患者症状无缓解。结论:加强对患者临床表现的鉴别、规范的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有助于减少误诊;医用弹力袜对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4.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is an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 which has been found to spread mainly via respiration. The first case was idnetified in Guangdong, southem China in November 2002. This disease has resulted in a severe epidemic outbreak in 27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tiology and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SARS, we reported here a patient with SARS who died of aspergillosis after prolonged treatment with corticosteroids.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Th17/IL-23免疫轴相关细胞因子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患者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为二者的鉴别诊断寻找新指标。方法 选取2003年6月—2009年2月住院确诊的克罗恩病55例、肠结核患者55例,免疫组化ABC法测定克罗恩病、肠结核患者病变肠黏膜组织IL—17、IL-23P 19、ROR-γt的蛋白表达,1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 IL-17、IL-23P 19、ROR-γt在克罗恩病组、肠结核组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但在克罗恩病组和肠结核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h17/IL-23免疫轴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组织中均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的发病过程;但在蛋白水平尚难于对克罗恩病和肠结核作出鉴别。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伴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临床特点、影像特征、病理学和预后,对比两种疾病的异同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LAM伴AML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PLAM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咳嗽、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为主;病理检查示肺组织内不同成熟度的平滑肌细胞在细支气管壁、肺泡壁、淋巴管壁和血管壁周围增生,肺实质呈囊性变。免疫组化染色示增生的平滑肌细胞SMA、HMB45、desmin和PR均(+),ER(-);瘤样淋巴管D2-40(+)。肾AML由比例不等的脂肪组织、梭形平滑肌细胞和异常的厚壁血管3种成分构成,梭形或上皮样的平滑肌细胞SMA、HMB45和desmin(+)。结论 PLAM伴肾AML少见,病因不清,同属于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PLAM和肾AML同时出现,应考虑是否与结节性硬化症有关。  相似文献   
47.
1例70a女性患者,因右股骨远端骨折合并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入院。入院后由于右足感染不能控制,行右大腿上段截肢术。术后合并血流感染和肺内感染,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利奈唑胺600mg,q12h,ivgtt。3d后患者出现转氨酶ALT、AST分别升高至163IU·L-1、541IU·L-1,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遂将利奈唑胺剂量调整为400mg,q12h,ivgtt,后转氨酶恢复正常。停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8.
49.
吕婷  申涛  姚远  李学锋 《现代医药卫生》2013,(23):3674-3675
实验室比对是根据预定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相似的试验样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活动。利用实验室比对进行实验室校准或能力判定,可确定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的能力,了解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识别实验室之间的差异,发现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也是促进实验室持续提高和改进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回顾性分析本中心实验室2007--2012年参加江苏省实验室室间比对/能力验证情况,以便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从而进一步探讨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目的:比较由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组成的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80例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新序贯疗法:前5d口服埃索美拉唑片2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每日2次,后5d改为埃索美拉唑片2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呋喃唑酮片100mg,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片2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每日2次,口服7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停药3个月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Hp清除率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87.50%,较对照组70.00%显著提高;Hp清除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显著性;且症状积分、病理积分、胃黏膜萎缩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序贯疗法对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根除效果明显好于三联疗法,Hp根除后临床症状及胃黏膜萎缩程度可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