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价质量持续改进(CQI)对提高输血病历质量的效果。方法成立CQI团队,应用PDCA四步循环法对输血病历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护理3次记录、输血病程记录、输血合理性、疗效评价、输血会诊等缺陷率分别6.1%、5.2%、10.4%、4.3%、8.6%、6.1%下降到0.8%、0.3%、4.9%、1.0%、2.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常规检查缺陷率略有下降,由7.3%下降到6.9%,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各项输血病历指标缺陷率,提高了病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前,采用全自动酶免仪测定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已在国内普遍开展,不仅使检测灵敏度,稳定性大为提高,而且快速、安全,给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筛查带来好处[1,2].我们选择了在国内应用较多的TRITURUS变色龙酶免仪分析系统分别对242例临床血清、血浆标本进行五项乙肝标志物进行测定,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作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PDCD5及抗核抗体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表达。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117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及32例正常人外周血PDCD5表达和抗核抗体谱检测,观察二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相关性。结果:117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抗核多肽抗体谱中,抗核抗体有不同程度的变化,SSA阳性率最高,总阳性率为76.9%。在诊断为SLE的患者中SSA、SSA(Ro52)、dsDNA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1%、51%、51%。在SS患者中SSA、SSB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8%、75%,健康对照组未检出抗核抗体。自身免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PDCD5含量比较显示对照组与SLE、RA、ITP、SS患者的PDCD5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SLE患者中PDCD5含量最高。结论:自身免疫病患者PDCD5存在着异常表达,抗核抗体谱检测对自身免疫病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患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婉红  王乐见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2):139-139,13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α1酸性糖蛋白(AAG)、触珠蛋白(HPT)、铜兰蛋白(CEH)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特定蛋白分析仪对97例脑梗死患者(发病1周内)进行CRP、PA、AAG、HPT、CER水平的测定。结果CRP、PA、AAG、HPT随梗死范围大小和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变化,有显著性差异。CER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CRP、PA、AAG、HPT可能在脑梗死患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且水平随梗死范围大小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食物特异性抗体IgG和IgG4含量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40例健康成人血清中8种常见食物(牛奶、鸡蛋、大豆、蟹、鳕鱼、虾、花生及小麦)特异性抗体IgG和IgG4。结果 8种食物特异性IgG及特异性IgG4含量均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但是青年组(20~50岁)食物特异性IgG及特异性IgG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老年组(>5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食物特异性IgG含量为(43.73±9.91)U/mL,特异性IgG4含量为(23.38±11.53)UA/mL;老年组食物特异性IgG含量为(41.81±8.67)U/mL,特异性IgG4含量为(21.88±8.90)UA/mL。结论健康成人的血清食物特异性IgG及特异性IgG4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男女可通用正常参考范围;青年组食物特异性IgG及特异性IgG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老年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7例肝病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ysC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法)分别测定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胶原(ⅢC)、Ⅳ型胶原(ⅣC)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血清CysC水平慢性肝炎患者为(0.81±0.07)mg/L,肝硬化患者为(1.09±0.09)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且发现,CysC水平与HA、LN、ⅢC、ⅣC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是0.4718、0.4907、0.4349、0.4116(P<0.01)。结论:血清CysC随肝病的进展而升高,在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1980年Deugn ier等[1]首先发现肝癌患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以来,对AFU在肝脏疾病中的异常表达的报道较多,但至今对正常孕妇血清AFU水平及其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的报道甚少。为此,我们测定了177名正常孕妇血清AFU活性,并进行分析。一、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α1酸性糖蛋白(AAG)、触珠蛋白(HPT)、铜兰蛋白(CER)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特定蛋白分析仪对97例脑梗死患者(发病1周内)进行CRP、PA、AAG、HPT、CER水平的测定.结果CRP、PA、AAG、HPT随梗死范围大小和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变化,有显著性差异.CER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CRP、PA、AAG、HPT可能在脑梗死患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且水平随梗死范围大小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病房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10年6月肝胆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63例患者留样标本共分离出76株真菌,深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47.4%,>2种真菌混合感染者为13.1%;深部真菌感染的疾病主要有重症急性胰腺炎、肝胆胰恶性肿瘤、急性梗阻性胆管炎;长期广谱抗菌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静脉高营养的使用、肝功能障碍、高龄(≥60岁)等是肝胆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深部真菌感染是肝胆外科病房常见的并发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无菌观念和增强机体抵抗力是防止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临床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术中输血量与日俱增,而血站血源又频频告急,临床用血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同时,我们又经常看到术中大量出血未能充分回收利用,造成了血液资源的极大浪费.为缓解临床供血压力,确保外科手术顺利进行,本院近几年来大力宣传和推广自体输血,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自体输血率稳步攀升,目前外科科室自体输血率已达到35%左右,全院自体输血率也接近15%.现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