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参数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病情程度、肌纤维疲劳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SUI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并给予盆底肌训练.分析盆底超声参数[膀胱颈旋转角度(θ)、膀胱颈下移距离(X)、膀胱颈移动度(Mu)、膀胱尿道后角(α)]与SUI问卷评分(SS)、肌纤维疲劳度的相关性,以及分析其预测SUI疗效不佳的价值.结果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年收入、分娩方式、会阴情况、流产次数和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既往分娩次数、新生儿体重、θ、Mu、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I患者X与SS、盆底肌纤维疲劳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θ、Mu、α与SS评分、盆底肌纤维疲劳度呈正相关(P<0.05).疗效良好者θ、Mu、α低于疗效不佳者(P<0.05);θ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临界值37.35°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74%、59.84%.结论 盆底超声参数中θ、Mu、α与SUI患者肌纤维疲劳度、病情程度存在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FNA-TgAb)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超声可疑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41例纳入转移组,其余73例纳入未转移组,同时收集3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且经超声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未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阴性对照组.入组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FNA-Tg及FNA-TgAb检测,比较超声引导下FNA-Tg及FNA-TgAb的表达,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超声引导下FNA-Tg 、FNA-TgAb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转移组FNA-Tg、FNA-TgAb水平高于未转移组、阴性对照组,未转移组FNA-Tg、FNA-TgAb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单独FNA-Tg、FNA-TgAb检测及FNA-Tg联合FNA-TgAb检测作为检验变量,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与否作为状态变量(1=淋巴结转移,0=未转移)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单独FNA-Tg、FNA-TgAb水平检测及FNA-Tg联合FNA-TgAb检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80,预测价值均较理想.依据ROC曲线得出单独FNA-Tg、FNA-TgAb检测的Cut-off值分别为115.959 ng/mL、9.715 IU/mL.结论 超声引导下FNA-Tg、FNA-TgAb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可通过超声引导下检测FNA-Tg、FNA-TgAb水平指导甲状腺癌根治术中是否需要行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抽样人群有关适宜运动促进健康的认知对其日常体力活动行为的影响,探讨相庆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 整体抽样180名医院女性职工,采用问卷调查有关体力活动的影响健康、适宜健身运动量的认知和日常体力活动量。结果 多数被调查对象明确认识到适宜的运动量可以促进健康。但被调查对象在工作中体力活动较少的情况下,企业运动锻炼的参与程度不够。其中40-60岁组的认知水平较青年组高,每周运动次数和每次运动时间也较青年组多。结论 调查对象有关运动健身的知识不能完全落实在自身行动上。建议在行为调整上给以技术指导,如合理安排运动锻炼时间和有关运动量控制的方法,加强青年人群运动促进健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15.
运动是健康的法宝之一。有些得了高血压的人,对运动有畏惧心理。他们担心运动时血压升高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实际上,运动不仅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还可以预防高血压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ApoE基因缺陷鼠免疫、血液稳态和抗氧化功能改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proteinE,ApoE)功能障碍对脂质代谢、血液稳态、脾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以ApoE基因缺陷(ApoE0)鼠为实验模型,以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J鼠为对照,对比血浆中有关指标的不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oE0鼠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鼠(P<0.05),而ApoE0鼠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仅为正常对照鼠的1/5(P<0.01);ApoE0鼠的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ctivity,tPAa)增加18.3%(P>0.05),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活性(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 activity,PAIa)下降19.6%(P<0.05),使tPAa/PAIa升高55%(P<0.01);ApoE0鼠的凝血酶原活性、凝血酶活性和纤溶酶活性分别升高54.2%(P<0.01)、135%(P<0.01)和37.6%(P<0.01),而纤溶酶原活性降低24.3%(P<0.01);ApoE0鼠CD4+和CD8+分别降低17.2%(P<0.05)和58.9%(P<0.01),CD4+/CD8+升高146%(P<0.01);ApoE0鼠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降低17.5%(P<0.01),MDA水平增加29.8%(P<0.01),肝脏SOD活性有下降趋势(P >0.05),而丙二醛(malonadehyde,MDA)含量升高99%(P<0.01);两种鼠血管的SOD活性和MD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poE基因缺陷鼠造成脂质代谢紊乱,还使凝血和纤溶功能亢进、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及血浆氧化-抗氧化平衡破坏等异常.利用这一模型进行的有关研究应同时考虑由于ApoE功能障碍引起的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种叫作健康食品强迫症的心理疾病目前已悄然出现在世界各地。虽然它是并非被官方所认可的疾病,但它给人类带来的健康风险已经非常真实地显露出来了。
  为了吃得健康,健康食品痴迷症者会严格控制饮食和种类并达到偏执的程度。例如他们会过分追求天然、低糖、低脂肪、富含某种营养素等各种号称健康的食物,拒绝摄入动物脂肪、化肥种植产品和包装产品。这样不仅使身体缺少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造成营养不良并由此引起代谢失调,而且这种偏执心理还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日常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餐后不同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起始时间对血糖及胰岛素代谢的影响。方法13名年轻健康、不经常运动的受试者参加有间歇的4天运动及前后2天的静息试验,检测空腹及服用标准餐后7个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及胰岛素;采用正交设计,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餐后起始时间分为两水平。结果运动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胰岛素升高水平;餐后血糖降低趋势与运动能量消耗趋势一致;运动35分钟餐后血糖升高量显著低于15分钟(P〈0.05);餐后15分钟起始运动血糖峰值显著低于静息组(P〈0.05);不同运动强度间未见效果差别。结论运动持续时间长和能量消耗大可改善餐后糖代谢,餐后早期开始运动可降低峰值血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成人137人(年龄46.4±0.9岁,其中男性61人、女性76人),受试者均于空腹或餐后至少2h测定CAVI和血压,并收集受试者年龄、身高和体重等其它基本信息:用线性回归来分析CAVI与年龄、性别、Body Mass Index(BMI)、血压的相关性。结果CAVI与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显著相关。校正混杂因素后,年龄和性别仍然与CAVI强烈相关。结论健康成人中,年龄和性别是影响CAVI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不同运动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步行强度、起始和持续时间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与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每次间隔1周的1次静息和4次运动实验,测定空腹及标准早餐后各时点的血糖及胰岛素;采用三因素两水平正交设计,混合模型分析。结果:运动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峰值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GlucoseAreaUndertheserumconcentrationCurve,GAUC),但对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ulinAreaUndertheserumconcentrationCurve,IAUC)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运动强度为3·3代谢当量(MetabolicEquivalentsMETs)、持续时间40min、血糖峰值前30min运动的峰值血糖显著低于静息值(P<0·05);糖尿病史>5年组和BMI>26组运动实验峰值血糖和GAUC显著降低(P<0·05)。结论:单次步行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峰值血糖和GAUC,但对IAUC影响不明显;糖尿病病史长、体形肥胖的患者运动降糖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