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21篇
内科学   16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336篇
预防医学   15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38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全凭静脉麻醉在地震创伤清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因地震创伤急需行清创术的伤员56例,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复合味达唑仑组(KM组)和氯胺酮组(K组).KM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这唑仑0.02~0.05mg/kg、氯胺酮1~2mg/kg,K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术中据情况追加氯胺酮0.5~1mg/kg.观察记录两组伤员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诱导及苏醒时间,以及术中和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K组伤员在麻醉后各观察点MAP及HR均较麻醉前显著升高(P<0.05),而KM组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M组术中肢体运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比K组低(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全凭静脉麻醉可为地震创伤清创术提供一种安全、快捷、易于管理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syndecan-3(SDC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C1330T在中国汉族农村人群中与高胆固醇血症,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高胆固醇血症(HTC)定义为血清中总胆固醇水平≥200 mg/dL。本研究中男性336人(其中HTC161人,胆固醇正常者(NTC)175人),女性1491人(其中HTC935人,NTC556人)。研究对象中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进行基因分型,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葡萄糖(GLU)。结果在男性研究对象中SDC3基因C1330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HTC组和NTC组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1330C与高胆固醇血症相关(OR=1.42,95%CI=1.040-1.926,P<0.03),在校正年龄,BMI和其他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等)后仍保持显著相关(OR=1.51,95%CI=1.06-2.14,P<0.03),而在女性研究对象中未发现明显相关(OR=1.06,95%CI=0.92-1.24,P=0.41),1330C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呈临界统计学显著性(borderlin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742)。进一步应用显性模型分析C1330T与男性血脂水平(HDL-C,LDL-C)相关。结论SDC3基因C1330T多态性与男性高胆固醇血症及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镁铝匹林在健康国人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方法选择健康汉族男性受试者28名,随机分成3个剂量组:81 mg·d-1(n=9)、162mg·d-1(n=9)及324mg·d-1(n=10),连续服药7d。采用HPLC-MS-MS测定血浆中阿司匹林及水杨酸浓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浓度。结果阿司匹林tmax为30~40min,t1/2为17.4~29.8min;水杨酸tmax为33.3~53.3min,t1/2为168.2~209.6min。各组tmax,ρmax,t1/2,AUC和CL/F在给药d1和d7无显著性差异;t1/2CL/F在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镁铝匹林抑制血小板TXB2生成作用在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呈线性动力学,连续服药未见体内蓄积,抑制血小板活性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与依那普利单药比较,评价2种规格的复方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坐位舒张压SeDBP 95~115mmHg),经2周洗脱期后随机分入A,B,C三组,分别每日1次口服复方依那普利(E)10mg/氢氯噻嗪(HCTZ)6.25mg,E10mg/HCTZ12.5mg或E10mg,治疗4周末诊室血压SeDBP≥90mmHg者剂量加倍,SeDBP<90mmHg者按原剂量治疗,继续治疗4周,共治疗8周。以SeDBP评价治疗8周的疗效,同时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三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01)。A组(n=110)SeDBP下降(14.05±6.55)mmHg,总有效率81.82%;B组(n=106)分别为(14.01±6.66)mmHg, 83.02%;C组(n=96)分别为(10.82±6.33)mmHg,69.79%。A,B两组8周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优于C组(P<0.05)。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26%,21.90%和21.9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中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单药依邪普利,耐受性良好。氢氯噻嗪6.25mg与依那普利组成复方制剂时剂量组合尤佳。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价国产缬沙坦80 mg/氢氯噻嗪12.5 mg复方制剂(复方缬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的多中心研究,入选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2例,年龄18~69岁,坐位舒张压(SeDBP)95~114 mmHg和坐位收缩压(SeSBP)<180 mmHg,不伴有严重的靶器官损害。经2周洗脱期后,全部口服单剂缬沙坦80 mg·d~(-1),qd,服用2周后血压作为观察基线值,未达标者改服复方缬沙坦(80 mg/12.5 mg.qd),服药6周后与自身基线值比较,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12例患者完成了6周的复方缬沙坦治疗,6周后平均坐位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下降了(10.04±7.34)mmHg和(14.18±11.83)mmHg,治疗有效率为76.8%(86/112例)。结论:复方缬沙坦治疗国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可维持24 h平稳降压。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红系(BFU-E、CFU-E)、粒单核系(CFU-GM)及巨核系(CFU-Meg)祖细胞培养,了解骨髓祖细胞增殖情况.方法抽取47例AA患儿骨髓分别作四类祖细胞培养,在7、14 d测定其集落数.结果 47例AA患儿中,四类集落数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P<0.01),且四类集落数均值在AA三种类型中,基本上随病情加重均值逐步下降,其中四类集落数低于对照组下限的患儿分别为BFU-E 36.17%、CFU-E 85.11%、CFU-GM 74.47%、CFU-Meg 91.49%.BFU-E、CFU-GM和CFU-Meg随着患儿疾病的加重,低于对照组下限的患儿百分比同步上升,且三者的表现与外周血三系表现一致,而CFU-E却未见上述现象.结论在部分AA患儿中存在着四类祖细胞培养集落数的下降,且基本上与患儿病情成正比;BFU-E的变化较CFU-E更能代表患儿骨髓红系祖细胞的变化.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脉压的变化特点和降压治疗的影响以及对预防中风再发的作用。方法将8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培哚普利与吲哒帕胺联合治疗或安慰剂治疗4年,观察血压、血钠、血钾、血肌酐及中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老年中风患者舒张压随着年龄并无继续上升,但脉压则显著增高(P<0.05),并与血钠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联合治疗组脉压下降,血钠浓度降低,中风和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P值均<0.05)。结论老年患者、尤其是出现动脉硬化后,应密切注重对脉压的控制,以达到最大限度改善预后的目的,培哚普利与吲哒帕胺联合治疗是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长托宁和阿托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前的应用。方法 全麻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P组)和阿托品组(A组),分别观察两组在静脉注射药物前和给药后5、10、15、20rain时的HR、SBP、DBP变化;观察给药20rain后口干程度、镇静评分;记录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P组HR、SBP、DBP在用药后低于用药前,但无统计学差异;A组HR、SBP在用药后各时点明显高于基础值,且较同时间点的P组高(P〈0.05);A组DBP在用药后5、10min明显高于用药前,且较同时点的P组患者高,10min后其变化无统计学差异;SpO2在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口干程度、镇静评分在两组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未发现谵妄、躁狂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长托宁0.01mg/kg术前静脉给药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分析某地区木工机械致手外伤的伤情特点及预后情况,并就预防手外伤发生,提高手外伤治疗水平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 对1997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因木工机械致手外伤就诊并住院于顺德乐从医院的3792例患者进行调查,并填写调查表格,然后结合住院病案,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致伤机械类型、伤情特点、治疗情况、预后情况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铣床是最常见的致伤机械,多指背侧指间关节复合组织缺损为特征性损伤.对于指骨骨折治疗以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手术为主,关节破坏治疗以关节融合为主,术后缺乏后续康复治疗.结论 木工机械致手外伤的特殊伤情及术后缺乏康复治疗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良好的手术方式配合术后系统康复治疗是改善木工行业手外伤患者预后的关键;重视手外伤的预防工作、改进简陋的机械是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0.
崔松哲  李卫  张捍军 《中外医疗》2008,34(34):26-26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特殊的暴露器械,在熟练常规手术的基础上,使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切口缩小至10cm以内,软组织也做到尽可能小的损伤.笔者从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对13例髋部疾患行后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