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4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神经外科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介绍ASA-601V神经外科导航系统的研制和初步临床应用,方法应用ASA-601V神经外科导航系统完成24例神经外科手术,分析该系统的优点及其精确性。结果本组24例导航手术中,大脑重要功能区病变12例,额叶3例,顶叶4例,鞍区和颞叶各2例,多发性病灶1例。术后2仅2例发生短期肌力降低,手术病死率为零。  相似文献   
42.
我科自1995年12月至2000年10月采用MR导向小骨瓣开颅中央区脑囊虫病灶摘除5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1995年12月~2000年10月共收治脑囊虫病102例,未行手术18例,手术摘除84例,其中位于中央区而行MR导向开放手术者57例,男性28例,女性29例,年龄为4~55岁,病程1d~15个月。1.2症状和体征57例病人的首发症状均为癫痫发作,半数病人在短期内有癫痫反复发作史;31例有对侧肢体轻瘫;1例有完全性偏瘫;4例有皮下结节。1.3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位于鞍上,肿瘤上下径为3.5~6cm的颅咽管瘤患者(部分囊性变者4例,完全实性者3例),作眉弓内弧形小切口,在眶上铣开一直径为2.5cm的半圆形小骨瓣,术中根据肿瘤位置,从视交叉前间隙,视神经外侧间隙和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切除肿瘤。术中除注意保护视神经、垂体柄、下丘脑之外,还应防止损伤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发出的到下丘脑和前穿质部位穿通动脉的损伤。结果术中6例病人肿瘤全切除,1例病人次全切除,术后5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经药物治疗后好转,6例病人视力改善。结论眶上锁孔入路切口小,但能提供鞍上区足够的手术空间,足以显露鞍区病变及其邻近结构,且减少了脑牵拉和手术创伤,有利于颅咽管瘤的全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鞍区病灶手术入路途径。  相似文献   
44.
<正>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最主要的医院感染之一。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4%,占术后死亡率的14%,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1]。术前皮肤准备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1999年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颁布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指南,给出了外科手术前皮肤准备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但未就特定的手术部位(如头部)的术前皮肤准备方式等给予具体的指导。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就神经外科手术前  相似文献   
45.
囊性颅咽管瘤立体定向穿刺分流术(附86例分析)汪业汉,傅先明,凌至培,凌士营,李光群1985年8月~1996年12月,86例囊性鼎咽管进行立体定向穿刺分流术,其中男57例,女29例,年龄4~58岁,平均24.6岁,单纯穿刺23例,定向穿刺、冲洗、分流...  相似文献   
46.
帕金森病人GPi、Vim及STN的电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患者的苍白球内侧部 (GPi) ,丘脑腹外侧中间核 (Vim)及丘脑底核 (STN)的电生理特性。方法 用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 54例PD手术中 ,应用美国FHC公司生产的微电极记录系统 ,记录GPi、Vim和STN不同部位的电活动。结果 PD病人的丘脑内和基底节不同结构部位的电活动频率、幅度、放电方式和背景噪声均有显著差异 ;Vim中可记录到与震颤同步的高频放电 ,GPi、STN可记录到一致稳定的放电活动。结论 利用GPi、Vim和STN不同部位的电活动特性 ,可以为立体定向治疗PD手术中的精确定位 ,提高疗效 ,降低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帕金森氏病 (PD)病人丘脑底核 (STN)的电生理特性及深部脑刺激 (DBS)对PD的治疗作用 ,观察术中STN电刺激对PD病人的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及对语言感觉的影响。方法 在 2 6例立体定向术治疗PD手术中 ,应用美国FHC公司生产的微电极记录系统 ,记录病人STN不同部位的放电形式 ;并在MRI和微电极导向下 ,将刺激电极植入STN ,进行刺激实验 ;高频刺激参数的频率是 1 50Hz,脉宽 1 50ms,强度自 0 .5V开始 ,逐渐增加至6~ 8V ;其中 2例进行了STN的永久性DBS ,术后分别随访 1 4个月和 1 8个月。结果 微电极进入STN ,可记录到一致的、稳定的高频放电〔8~ 1 0V、(96± 1 6)Hz〕 ;术中刺激发现 ,在最佳点位刺激 ,病人的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均得到明显改善 ,1 1例病人 (42 % )在刺激强度增加到 4~ 6V以上时 ,有语言障碍。结论 微电极记录获得STN的电生理放电特征 ,可以提高立体定向治疗PD的靶点精确性 ,提高疗效 ;STN的高频刺激能改善PD的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 ,是DBS治疗PD的最佳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48.
立体定向技术应用于人类已40余年。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起来。它是利用一种定向仪和导向器,把操作器械,如电极、穿刺针、脑室镜等精确地送达靶点,达到治疗或诊断的目的。我院1972~1990年12月,共进行了1006例定向手术,其中,帕金森氏综合征715例,扭转痉挛87例,癫痫40例,精神分裂症28例,脑肿瘤活检65例,颅内异  相似文献   
49.
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射频热凝治疗临床分析(附55例报告)张扬周合生李光群孙华明我科1991~1996年采用经皮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三百余例,疗效满意,其中70岁以上高龄患者55人,占病例总数的18%,由于高龄病人各器官功...  相似文献   
50.
CTMRI导向下立体定向开颅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74例CT、MRI导向切除脑内病灶。此术式具有定位准确、侵袭性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详细介绍了手术方式。认为对脑内小于3mm病灶,多发性病灶及AVM,MRI优于CT定位;Leksell(D/G)型定向仪最适合CT、MRI导向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