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4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总结80例帕金森病(PD)患者实施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目的:探讨手术配合要点,制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优化传统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并对部分护理方法进行改进,旨在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流程,提高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行DBS手术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细致、缜密的手术护理配合。采取术前评估制定帕金森患者术前评估表,术中密切配合并注意患者的安全管理,时刻关注患者肢体变化,及时做出反应,术后及时的回访。结果:80例患者共植入155侧电极,5例单侧,75例双侧,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颅内血肿,经对症治疗后血肿消失,其余患者无颅内血肿、永久神经系统以及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本组80例患者,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改善,专科护士配合,流程的优化提高了手术配合的熟练度,手术时间较前有所缩短,术者满意度提高。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流程对DBS治疗PD的疗效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计算机在辅助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手术中的良好应用.方法对20例帕金森病患者在局麻下安装Leksell-G型定向仪框架,行MRI T1序列轴位像扫描TR11.5ms,TE4.8s,层厚3mm,层间距为0,FOV为280mm,采集次数1~2次,将图像传至计算机工作站,使用“立体定向计划系统”进行图像三维重建,确定前后联合,根据术者选择的毁损核团输入相应的解剖坐标,计算机计算出相应的框架坐标,再根据该核团固有的脑内解剖角度考虑穿刺轨迹与脑室及内囊的相互关系等解剖因素确定合宜的入颅角,结合微电极记录系统、脑深部电极刺激记录和射频电极电生理检查反复验证,进行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手术.结果20例患者经计算机靶点计算及手工计算对比,术中微电极、深部电极、射频电极电生理验证,证实计算机计算靶点精确度高,选择人颅角度理想,能清楚了解入路轨迹与周围神经解剖结构的关系,手术效果好.结论计算机辅助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直观、精确度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MRI引导立体定向开颅切除脑功能区病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介绍立体定向技术和现代影像学的结合对颅内病灶及其毗邻解剖结构进行精确定位,使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又防止脑功能区神经功能损失。方法:使用Leksell-G定向仪后,行MRI三维扫描,在清楚显示病灶与功能区皮层关系后,行开放定向手术。结果:本组62例位于脑内功能区的病灶,均达到全切除,未输血,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报告:脑囊虫24例,胶质瘤12,转移性肿瘤9例,脑脓肿6例,脑膜瘤5例,血管畸形3例,炎性病灶2例。术后病人偏瘫加重4例,运动性失语2例,手术对侧麻木加重1例,其余病人神经功能均得以保留良好。结论:功能区病灶切除,只有在立体定向技术配合下,才能达到微侵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皮层电极描记配合立体定向切除癫痫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皮层电极描记在立体定向切除癫痫灶手术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对25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继发性癫痫患者采用MRI导向下,立体定向环钻开颅,切除病灶前行皮层电极描记,记录有无癫痫波和范围,切除病灶后再次描记,如仍有癫痫波,则在不影响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将有癫痫波的皮层尽可能切除。结果 25例患者中有19例在切除病灶前记录到棘波、棘-慢波、尖波或尖-慢波,切除后有15例上述癫痫波完全消失,4例仍有散在的少许癫痫波;另有6例患者未记录到癫痫波,但表现为基本的节律异常,切除病灶后好转。25例患者中胶质瘤6例,脑囊虫病5例,蛛网膜囊肿3例,软化灶3例,皮层发育不全2例,血管畸形2例,转移癌2例,炎症1例,胶质细胞增生1例,病灶直径在0.8~4.7cm。手术后24例癫痫发作消失,1例仍偶有癫痫发作,比例能够被口服抗癫痫药物控制。手术后患者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结论 皮层电极描记和立体定向方法相结合,既能明确癫痫灶的范围,又能以微侵袭的方法切除癫痫灶,尤其适用于直径小于4cm的癫痫灶的切除。  相似文献   
15.
神经导航辅助内镜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内镜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7例颅内囊性病变(4例透明隔囊肿.3例颅咽管瘤),4例梗阻性脑积水,1例侧脑室内囊虫病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图像资料传人ASA-610V导航计算机工作站.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导航实时引导,内镜准确穿刺脑室及病灶,按照手术计划进行造瘘或活检术。结果:导航引导下1例脑室内囊虫病病灶顺利找寻并摘除,7例颅内囊性病变及4例梗阻性脑积水顺利穿刺造瘘(2例多房性颅咽管进行多房造瘘),术后复查囊腔或脑室明显缩小,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可以实时引导内镜正确辨认方向,尤其在解剖结构显示不清时,帮助安全、准确地找寻病灶,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125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 术前对12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充分准备手术所需要的器械、物品,术中密切配合手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术后及时回访病人.结果 125例微血管减压术的病人中,121例术后疼痛消失,4例疼痛改善不明显,后经射频治疗疼痛消失,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良好的心理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口咽寰枢椎松解颈椎后路枕颈融合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7例寰枢椎脱位的患者,采用经口寰枢椎松解联合颈椎后路减压枕颈内固定融合术,术中持续有效的颈椎牵引,默契配合,舒适护理。结果:7例经口咽寰枢椎松解颈椎后路枕骨大孔减压枕颈内固定融合手术顺利,无手术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无1例死亡,患者术后18~26天均痊愈出院。结论:护士术前访视、充分准备,熟悉手术步骤,配合技术娴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实时超声导航系统在脑深部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总结应用术中实时超声解决脑移位、指导病灶切除的经验.方法 应用Vector Vision Compact神经导航系统结合术中实时超声对15例脑深部病灶行手术治疗.术中应用超卢指示病灶位置,在脑组织移位时利用实时超声对病灶进行手术中再定位、导向,并监测残余病灶的切除.结果 术中经超声探查和术前导航影像对比,发现有11例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在实时超声的引导下纠正脑移位及切除病灶,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2例,1例炎性病灶行活组织检查证实为慢性肉芽肿.结论 术中实时超声能进行病灶的实时定位引导,监测病灶深度,确定切除范围,避开功能区皮质和深部重要结构,对手术残余进行判断和指导再次切除,故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偶极子定位法(DLM)在癫痫外科中对致痫灶定位的价值。方法 对25例癫痫病人进行DLM和CT、MRI检查,全部病人行外科手术及术中皮质脑电图(ECoG)描记。结果子DLM检查与ECoG结果高度一致,但与CT、MRI检查结果不完全相符。结论 DLM是一种新型的无创性致痢灶定位方法,有助于寻找致痢灶,提高于术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显微镜导航在功能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功能区病变病人进行磁共振扫描,其中14例进行了功能性磁共振扫描,图像资料传人ASA—610V导航工作站,将工作站与导航显微镜相连,实时获取显微镜的焦距数值,导航显微镜的聚焦点就成为虚拟的导航棒棒尖点,指导功能区病变的显微手术。结果 全切除40例,次全切除12例。3例病人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14例功能性磁共振导航病人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 导航显微镜可以独立地起到实时引导、精确找寻病灶、了解周围结构的作用,有助于全切除病灶,减少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