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2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6篇 |
临床医学 | 28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181篇 |
综合类 | 68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7篇 |
肿瘤学 | 21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规范程序化康复处理在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后康复处理对上位颈椎疾患手术效果的作用,以了解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术后的康复处理方法。方法 应用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病患20例,其中陈旧性齿突骨折11例,新鲜齿突骨折5例,寰枢椎脱位伴颅底凹陷4例。手术方法经后路17例:Apofix寰枢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12例,寰椎后弓切除、枕骨大孔减压、枕颈CD或CCD内固定及枕颈植骨融合术5例。经前路3例,行齿突螺钉内固定术。术后依照作所的制定原则进行综合的康复处理,康复过程中强调头颈部中立位的牢靠外固定,以及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术前JOA颈髓症评分5-17,平均13.2。结果 1例陈旧性齿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患因术后2d不配合,擅自放松颈围、垫高枕,至再发寰椎旋转移位,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而再次手术,其余均未出现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7个月。JOA颈髓症评分10.5-17.0,平均16.3。影像学显示植骨区均已骨性融合。结论 规范程序化的术后康复处理是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用以评价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干骺端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 20只 5月龄雌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和假手术组。术后 12周, 对全部大 鼠进行股骨骨密度和股骨远端骨组织计量学测定。所有大鼠取一侧股骨行中段三点弯曲试验, 另一侧 股骨行干骺端弯曲试验, 测定生物力学指标(最大载荷、屈服载荷、刚度)。对各生物力学指标和骨密度 及骨组织计量学指标行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去卵巢组股骨骨密度、骨组织计量学指标(骨小梁面 积百分比、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和生物力学参数(最大载荷、屈服载荷、刚度)较假手术组均明显降 低。在股骨干骺端弯曲试验中, 两组最大载荷和屈服载荷的差值明显大于三点弯曲试验所得的相应差值。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骨生物力学各参数与骨密度、骨组织计量学指标均呈正相关, 且股骨干骺端 弯曲试验的生物力学参数与骨密度、骨组织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明显强于股骨干三点弯曲试验。结论 建立了新型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 即股骨干骺端弯曲试验, 可用来评估去卵巢骨质疏松 大鼠股骨干骺端生物力学性能, 与股骨干三点弯曲试验相比, 其敏感度更高, 与骨密度和骨组织计量学 参数的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53.
目的作者将ADFR方案改进成DASRR,程序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观察其疗效。方法应用DASRR程序对照治疗102例患者。DASRR组按程序先用二膦酸盐2周,以抑制骨吸收活动,然后用氟化物一个月,以刺激骨形成,用维生素D3及钙剂2个月以加强成骨,停药一个月自发诱导下一个骨代谢周期。对照组只用维生素D3及钙剂。结果经两个重复程序(8个月)治疗,DASRR组骨密度多增加,其中腰椎骨增加4.26%(P<0.05),85%以上患者的骨痛能缓解。结论DASRR方案具有强的增加骨密度的能力,比ADFR方案在理论更符合骨质疏松代谢规律,在实践上更易实施并取得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55.
部分横突切除术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末位腰椎部分横突切除术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例单侧Bertolotti's综合征患者(Ⅰ型和Ⅲ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根据术后患者疼痛和功能状况及X线检查等评价部分横突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结果:11例患者随访6个月~4年(平均2年8个月),术后下腰痛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X线复查无继发性改变,疗效满意。结论:部分横突切除术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适于Ⅰ型和Ⅲ型患者。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扩髓与不扩髓髓内钉固定对凝血机能和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38例股骨干骨折分别采用扩髓 (RFN)和不扩髓 (UFN)髓内钉固定 ,在手术开始前至术后 4 8h内 7个不同时间段监测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 (PT)和部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 (APTT)的变化 ,并动脉血气分析 ,计算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递差 [P(A aDO2 ) ]。【结果】RFN组 ,扩髓后血小板开始减少 ,P(A aDO2 )升高 (P<0 0 5 ) ;髓钉插入后 30min纤维蛋白原减少 ,PT、APTT延长 (P <0 0 5 ) ;UFN组表现出同样的趋势 ;两组中各项指标均在 2 4~ 4 8h内恢复正常 ;动脉血气分析各时间段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扩大髓腔的髓内钉固定 ,和不扩髓相比 ,并不影响肺换气功能 ,对凝血机能的影响是一个自限过程 ,单纯股骨干骨折 ,可耐受扩髓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57.
四肢8条神经的CSEP正常值及影响因素:附63例正常成人测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63例正常成人四肢8条神经的CSEP正常值,分析了有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分析CSEP的可靠指标是上肢P_1及下肢N_1的峰潜时值。不同身高、年龄的CSEP正常值有显著性差异,但性别间差异不大。四肢各条神经间的CSEP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应独立分析,胫后神经较腓总神经恒定,较宜于脊髓手术监护。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菱形孔隙及方形孔隙两种不同几何形状多孔层设计股骨柄假体的生物学固定效果,分析孔隙几何形状对假体生物学固定的影响。方法:于2003-03/2004-04在中山大学医学部动物中心完成全部实验过程。纳入24只成年杂种犬,雌雄不拘,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即菱形孔隙组及方形孔隙组,各12只。自行设计完成犬骨重建型股骨柄假体,将股骨柄假体近2/3段表层改成两种不同几何形状的粗大多孔层结构,钛丝表面假体,钛丝直径改为1.0mm,孔径加大至5.0mm,孔隙度可达80%。菱形孔隙组钛丝沿股骨假体柄呈螺旋形排列并斜形相交,方形孔隙组钛丝沿股骨假体柄纵横排列并直角相交。均将假体表面孔隙内充填自体股骨头颈骨质制成的骨泥后,行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6个月行X射线摄片、组织学检查及生物力学测试,以股骨近端骨吸收情况、新生骨长入深度及孔隙充满度、假体-骨界面最大剪切强度测量为评价指标,了解假体内外成骨和固定情况。结果:菱形孔隙组及方形孔隙组各12只,实验中手术不成功或术后生存不够观察时间的均予实验过程中随时补足,最终每组12只进入结果分析。①组织学观察显示菱形孔隙组多孔层孔隙内最大骨长入深度及孔隙内新生骨平均充盈率均优于方形孔隙组(3000,2450μm;96.2%,71.6%)。②菱形孔隙组假体-骨界面最大剪切强度高于方形孔隙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57±0.51),(3.15±0.41)N/mm2,P<0.01]。③菱形孔隙组6个月标本肉眼及X射线观察股骨近端无明显骨吸收,优于方形孔隙组;所有实验犬术后伤口缝线任其自行脱落,除1只伤口感染并于术后17d死亡外,余实验犬均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股骨柄假体表面不同几何形状多孔层设计能影响其生物学固定效果,菱形孔隙设计优于方形孔隙。 相似文献
59.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阴茎再植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已有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小血管、神经的阴茎再植报道。最近我们收治1例阴茎完全断离,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再植成功。报告如下。 患者韩××,男,35岁,阴茎完全断离3小时急诊入院。住院号274651。缘患者因家庭纠纷不幸被剪断阴茎,于1980年8月22日由外院转来急诊。断茎未作冰冻冷藏送来。当时患者无休克及其他症状。检查:神志清醒,安静,脉搏84次/分,血压140/80。心肺正常,腹部未见异常。阴茎于中段偏近侧离断。断面尚整齐(图1)。当即行急诊再植手术。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犬股骨干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复苏早期不同内固定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8条健康杂种犬,股动、静脉插管,右颈外静脉置入Swan-Ganz漂浮导管,放血后制成股骨干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模型,分三组复苏后8h分别采用钢板(plate,P)、不扩髓钉(unreamed femoral nailing,UFN)和扩髓钉(reamed femoral nailing,RFN)内固定。在手术开始前至术后8h内7个不同时间点监测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并计算出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CO)、肺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和总外周血管阻力(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TPR)的变化。结果 P组各时间段MPAP、PCWP、CO保持稳定,无波动;UFN组术后MPAP、PCWP开始升高,CO术后开始减少,但2~4h恢复至基础值;RFN组MPAP、PCWP分别于术中和术后开始升高,2h和4h时达峰值,CO术中开始下降,2h达最低点,8h仍未恢复至基础水平。PVR和TPR有相同的变化趋势,RFN组升高明显,UFN术后虽有升高,但很快恢复正常;同时相三组间比较,多个时间段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复苏早期扩髓固定可导致MPAP、PCWP升高,CO减少,PVR和TPR升高;和不扩髓及钢板固定相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