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81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2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91.
目的观察完整保留C2棘突半棘肌附着的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A组27例行改良颈椎板成形术,即显露时保留半棘肌在C2棘突上的附着,切除C3椎板,C4~C7双开门术式.B组33例行常规颈椎板成形术,即分离切断C2棘突半棘肌附着,关闭时缝合重建,C3~C7双开门成形术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并发症、颈椎曲度和屈伸活动度(ROM)、病人自我评价.JOA计分法评价神经功能、Cobb's法测量颈椎曲度和ROM.结果所有病例随访至少1年,A、B组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63.01%、60.83%(P>0.05).手术时间A、B组分别123±17.4min、175±12.7min,出血量分别380±18.6ml、564±21.5ml;A组较B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P<0.05).术后1年A、B组ROM分别保留术前的81.6%和65.3%(P<0.01);A组无后凸畸形、手术并发症少、局部症状轻微.结论改良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脊髓减压满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无严重并发症;而且有助于早期颈椎功能锻炼、维持良好颈椎曲度和ROM.  相似文献   
292.
背景:降钙素具有提高骨量、骨质量,降低骨折发生的效果。目的:评价鲑鱼降钙素对羟基磷灰石植入体骨整合的影响,及其在治疗骨质疏松症同时促进植入体生物学固定的能力。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羟基磷灰石棒组、卵巢切除+羟基磷灰石棒组、卵巢切除+降钙素+羟基磷灰石棒组,后2组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建模后分别在3组大鼠的胫骨平台处开孔植入多孔羟基磷灰石假体,卵巢切除+降钙素+羟基磷灰石棒组大鼠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12周。结果与结论:卵巢切除后,大鼠的腰椎骨密度降低,而持续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后,大鼠的腰椎骨密度逐渐改善。应用降钙素处理后的大鼠,其骨结合率较卵巢切除+羟基磷灰石棒组提高了22.0%(P〈0.05)。结果证实,全身给予鲑鱼降钙素能提高骨质疏松大鼠骨床和植入体周围骨量、促进主体骨-植入体的骨整合。  相似文献   
293.
目的 探讨骨膜移植重建关节面治疗肘关节强直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1985年 5月~ 1999年 11月手术治疗 2 3例 ,有完整随访资料 18例。男 13例 ,女 5例。陈旧性肘关节骨折、脱位致关节僵直 13例 ,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3例 ,陈旧性全关节结核 2例。其中肘关节骨性强直 6例 ,纤维性强直 12例 ;16例关节活动度 0°~ 10°,2例 2 0°~30°。肱骨下端截骨切除一个较大的弧形骨块 ,保留肱骨内、外髁、冠状突及尺骨鹰嘴全部关节面并重建肱骨后方鹰嘴窝。取自体胫骨上段大块骨膜行肱骨下段截骨后关节面重建 ,结合术后持续鹰嘴骨牵引下被动和主动锻炼肘关节至术后 4周。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 1~ 9年 ,平均 5 .2年。11例肘关节屈伸正常 ,4例屈伸于 10 0°~ 0°,3例因屈伸肌严重萎缩不能进行有效主动屈伸锻炼 ,肘关节屈伸范围仅 6 0°。结论 保留尺骨关节面 ,移植骨膜重建肱骨下段关节面并在鹰嘴骨牵引下行主动和被动活动 ,既保留正常活动度 ,又促进移植骨膜生长 ,形成新关节面 ,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94.
同种异体骨圈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同种异体骨圈 (allograft fusion cage, AFC)在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从 1995年 9月 ,在 31例颈椎病、 6例颈椎骨折脱位、 2例急性颈椎间盘脱出症患者行颈椎前路手术中 ,将自制 AFC植入到 61个病变椎间隙。术后观察临床效果及手术并发症 ,并行 X线评价。结果 39例患者随访平均 28.6个月 ,临床效果满意,无神经并发症发生,无 AFC移位脱出。术后 3个月摄动态 X线片, 61个椎间隙平均 3.9个月完全骨性愈合。 59个椎间隙无塌陷、成角畸形, 2例 2个椎间隙因过早去除外固定,椎间高度轻度丢失。结论 与传统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相比, AFC植入操作简便、固定稳定、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椎间骨融合率相近,并因无需取自体髂骨和应用金属支架,消除了取髂骨及金属内固定物永久植入所引起的一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295.
颈前路单枚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突骨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初步比较经颈前路单枚单头螺纹中空加压螺钉与双头螺纹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突骨折的效果。方法1997年4月~2003年4月,对20例齿突骨折行经颈前路单枚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其中单头螺纹中空加压螺钉12例,双头螺纹中空加压螺钉8例。Anderson分型:Ⅱ型16例,浅Ⅲ型4例。其中3例伴有单侧椎间关节内撕脱性骨折。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以及颈部活动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10~150min,平均125min。术中出血20~100ml,平均42ml。术中无一例发生副损伤。术后随访2~72个月,平均14.7个月;19例骨折正常愈合,1例延迟愈合;17例骨折愈合后颈椎活动恢复正常,3例伴单侧椎间关节内骨折者颈部旋转功能较正常减少20%。两种螺钉固定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颈椎活动功能无明显差别,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单枚单头螺纹中空加压螺钉与单枚双头螺纹中空加压螺钉固定齿突骨折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96.
目的探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的羟基磷灰石(HA)梯度涂层植入体的界面骨结合性能。方法6只健康成年杂交犬股骨内、外髁关节面各垂直植入1个种植体,共植入钛合金圆柱体(Ti组)、HA涂层钛合金圆柱体(HA组)、复合rhBMP的HA涂层钛合金圆柱体(BMP组)各8个。12周时取材进行界面组织学观察、顶出试验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界面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显示HA组和BMP组界面骨结合良好。Ti组、HA组和BMP组骨结合率分别为(11.53±10.79)%、(81.51±4.53)%、(92.71±5.30)%(P<0.01);抗剪切力强度分别为(2.36±1.04)、(21.65±1.48)、(30.95±3.67)Mpa(P<0.01)。结论复合BMP的HA梯度涂层在负重情况下界面骨结合好,结合强度高,已具备应用于新型涂层假体研制的生物学性能。  相似文献   
297.
髂骨短钉骨水泥强化与长钉的固定强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两种髂骨钉在承受周期性载荷后的固定强度,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 hylmethacrylate,PMMA)强化髂骨短钉固定的生物力学作用.方法 对11具成人尸体标本(男7具、女4具;年龄41~78岁,平均60.7岁)骨盆标本,行双能X线吸收法(DEXA)扫描以确定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平均值为(0.68±0.17) g/cm2.实验采用配对设计,随机选择一侧髂骨置入直径为7.0 mm、长度为(138±4) mm的髂骨长钉,另一侧置入PMMA强化的直径为7.0 mm、长度为(70±2) mm的髂骨短钉(短钉定义为60~80 mm,长钉定义为100~140 mm), PMMA的注入量为2~5 ml(平均3.6 ml).随后对螺钉施加30~300 N的垂直周期性载荷,载荷频率为2 Hz,加载次数为2000次,最后以5 mm/min的速度进行两种螺钉拔出试验,获得螺钉的最大拔出力.结果 髂骨长钉和髂骨短钉PMMA强化后的初始刚度分别为(249±101) N/mm和(253±122) N/mm.加载周期载荷后,两者的终末刚度分别为(214±92) N/mm和(229±120) N/mm.加载周期载荷后,短钉强化和长钉的最大拔出力分别为(2529±1055)N和(2436±915)N,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固定方式的最大拔出力与骨密度呈线性关系.结论 PMMA强化髂骨短钉应用于腰骶骨盆重建是可行的,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尽量采用此方法固定.  相似文献   
298.
目的 探讨脊柱侧凸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otor evoked potential,TES-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联合监护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7月至2008年4月,在脊柱侧凸手术中同时记录双侧胫前肌、足(足母)短屈肌TES-MEP和双侧胫后神经CSEP 76例.实施全静脉麻醉49例,七氟烷(吸入浓度<1%)+异丙芬复合麻醉27例.对各麻醉组的TES-MEP检出结果 进行四格表χ2检验,并对术中两种电位的真、假阳性和真、假阴性结果 进行相关的指数统计分析.结果 TES-MEP和CSEP成功检出率均为96.1%,而两种麻醉组的TES-MEP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诱发电位阳性11例,其中9例为真阳性,均与手术操作不当直接有关.CSEP、TES-MEP、联合监护的灵敏度分别为75.0%、87.5%和100%,特异度分别为98.5%、98.5%和97.0%,约登指数分别为0.74、0.86和0.97.结论 实施异丙芬静脉麻醉为主,辅以七氟烷吸入浓度<1%的复合麻醉,也是联合监护切实町行的麻醉方案;联合监护对脊髓功能监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单一的TES-MEP或CSEP监护.  相似文献   
299.
目的通过体外生物力学实验评价腰椎矢状面固定角度对上位相邻椎间盘内压的影响。方法10具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L3~S2用于实验。完整脊柱测试后,在每个标本的L4/L5椎间用椎弓根钉随机顺序地进行矢状面三种角度的固定:①原位(前凸10°)。②后凸位(后凸5°)。③超前凸位(前凸25°)。每组分别行载荷量为6N·m的前-后屈曲试验,记录相邻节段L3/L4椎间盘内压,并加以比较。结果在前屈试验中,所有固定组的相邻间盘内压均显著高于完整脊柱组,后凸位固定组的椎间盘内压最高。在后屈试验中,后凸位固定的L3/L4椎间盘内压显著高于其他固定组;但完整脊柱、原位固定和超前凸固定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脊柱固定可导致相邻节段的应力增加,并且矢状面异常固定角度会更加破坏其生物力学环境。在腰椎稳定重建中,应该获得正常椎间前凸角。  相似文献   
300.
皮节体感诱发电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 探讨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39例 有L5和S1神经损害表现的腰椎间航空出症的患者进行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和L5S1DSEP检查,测定其N40的峰潜伏期。结果 胫后神经SEP检测的异常率为38.5%,其中多 水平突出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单水平突出的异常率(P=-.008);而L5S1DSEP检测的异常率达85.7%,比胫后神经SEP检测的异常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