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观察中风煎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中风煎方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BI)、血液流变学指标及MMP-9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I指数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和血清MMP-9检查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煎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改善血液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76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双侧输精管附睾吻合53例(附睾头部吻合8例,体部吻合18例,尾部吻合5例,双侧附睾头、体尾混合吻合22例),单侧输精管-附睾吻合14例,单侧输精管-附睾吻合+单侧输精管吻合(含交叉吻合)9例,术后随访复通率,精液常规及孕育情况共2~16个月。结果:双侧输精管附睾吻合术,单侧输精管附睾吻合术及单侧输精管附睾吻合+单侧输精管吻合术(含交叉吻合)的成功率分别为62.26%(33/53),35.71%(5/14)和77.78%(7/9);精子浓度分别为(27.9±5.74)×106/ml、(11.8±8.33)×106/ml和(19.9±7.53)×106/ml;精子总数分别为(65.6±13.71)×106、(28.0±15.86)×106和(69.2±28.59)×106;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为(22.3±3.18)%、(11.0±9.77)%和(15.8±5.05)%。依据吻合部位的不同,双侧输精管-附睾头部、体部、尾部吻合及附睾头、体尾混合吻合的成功率分别为62.5%、72.22%、60%和54.55%。所有患者中,术后有8例使配偶怀孕(8/76,10.53%)。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可有效治疗输精管及附睾管梗阻。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中,单侧输精管-附睾吻合+单侧输精管吻合(含交叉吻合)效果最好,其次为双侧输精管-附睾吻合术,而单侧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效果较差。双侧输精管-附睾头、体部吻合与双侧输精管-附睾头、尾部吻合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为本院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时间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40例纳入观察组,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治疗;40例纳入对照组,单独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记录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为5.0%,对照组发生率为22.5%,两组比较后得到(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提升治疗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杜青  赵晓慧  孙娜  李乐军 《重庆医学》2016,(20):2879-2880
肝性脊髓病为慢性肝脏疾病中不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人们对该病认识较晚。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临床主要以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特征性表现。一般仅累及双下肢,感觉及括约肌一般不受累,长时间可导致废用性肌萎缩。临床上较易出现误诊、漏诊。本文报道1例本科收治的肝性脊髓病,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芎芷煎方治疗肝郁血瘀型偏头痛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2例肝郁血瘀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2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予中药汤剂芎芷煎方口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并于疗程结束后随访9个月以观察远期疗效。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疗程结束后3个月、疗程结束后9个月)统计2组患者前1个月的头痛次数、平均每次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及止痛药物使用次数,采用偏头痛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MSQ)评分评价2组患者生活质量,检测2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胎球蛋白A(F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指标含量,并做统计学比较,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疗程结束后9个月时评价2组患者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治疗组患者头痛次数、NRS评分、止痛药物使用次数以及血清CGRP、NO、HCY、CRP、NSE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医药方案治疗心胆气虚证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对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的心胆气虚证抑郁障碍患者分为西医治疗队列、中医治疗队列、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以随访过程中临床诊断抑郁障碍为复发,评估不同队列的抑郁障碍复发风险及中医治疗队列、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中不同暴露水平亚组的抑郁障碍复发风险。结果 共纳入患者503例,西医治疗队列、中医治疗队列、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的24个月复发率分别为39.6%(63/159)、28.2%(49/174)、18.8%(32/170),中医治疗队列比西医治疗队列的复发风险低45.70%(HR=0.543,95%CI:0.355~0.830,P=0.005),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比西医治疗队列的复发风险低66.90%(HR=0.331,95%CI:0.206~0.531,P<0.001)。在中医治疗队列中,高水平暴露亚组比低水平暴露亚组的复发风险低63.1%(HR=0.349,95%CI:0.174~0.701,P=0.00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中,高水平暴...  相似文献   
18.
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6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芎芷煎方,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后1,2,3个月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程度变化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5%,53.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12,,3个月偏头痛发作频率和头痛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和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血液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舒郁胶囊对血管性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5-羟色胺1A受体(5-HT1AR)、多巴胺2受体(D2R)、α肾上腺素2A受体(α2AR)和载脂蛋白E4(Apo E4)表达的影响。 方法: 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分别im给予维生素D3(VD3)30万U·kg-1,连续3 d,第4天起给予高脂饲养9周,继续高脂的同时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刺激(CUMS)3周,建立大鼠血管性抑郁模型。舒郁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均ig给予舒郁胶囊533,1 066,2 132 mg·kg-1,氟西汀组给予盐酸氟西汀1.3 mg·kg-1,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ig等体积蒸馏水,各组均为1次/d,疗程共21 d。以敞箱实验,糖水偏嗜实验进行行为学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内5-HT1AR,D2R,α2AR的含量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Apo E4的含量变化。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内的5-HT1AR,D2R,α2AR受体和Apo E4的含量表达显著增加(P<0.01);舒郁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降低大鼠脑内5-HT1AR,D2R,α2AR受体及降低Apo E4含量(P<0.05,P<0.01),舒郁胶囊3剂量组和氟西汀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 舒郁胶囊可能具有抗血管性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脑内5-HT1AR,D2R,α2AR及Apo E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认知功能障碍(CI)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而目前对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疗效不佳,故研究和阐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给予早期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