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3篇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刘彤  李洋  朱戈  李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12):1057-1059,1071
目的 构建不同激酶活性的hPAK6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和鉴定其融合蛋白表达.方法 野生型、激酶活型和激酶死型pcDNA3.1-PAK6经EcoR Ⅰ和Xho Ⅰ双酶切后,克隆至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5X-1,在E.coli BL21中诱导不同型GST-hPAK6融合蛋白表达,并经免疫印迹鉴定结果.结果 野生型、激酶活型和激酶死型hPAK6编码序列已被克隆至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5X-1,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并在E.coli BL21中获得了诱导表达,蛋白的分子量均为101 kDa,免疫印迹检测到了融合蛋白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不同激酶活性的hPAK6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分别诱导表达出GST-PAK6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DEAD盒RNA解旋酶17 (DDX17)在人乳腺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蛋白印迹法检测DDX17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检测DDX17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DDX17在人乳腺肿瘤细胞系中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Western blot观察发现DDX17主要定位于MCF-7细胞核中。结论 DDX17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主要定位于乳腺癌细胞核内,可能是人乳腺癌重要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43.
目的我国的许多民族医药和组合药物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其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我们探究了系统药理学方法在民族医药和组合药物的应用现状,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将系统药理学方法在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等民族医药和组合药物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论述和分析。结果在民族医药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采用系统药理学方法科学的阐明了"血液质论"、"同病异治"等中医基础理论。在组合药物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系统药理学方法在解释中草药组合的合理性、减轻药物诱导的不良反应、解决不同患者之间的反应变异性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结论系统药理学研究体系有助于阐释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中医基础理论,为民族医药的现代化发展、组合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学。  相似文献   
44.
王永  李丰  赵林海 《医药论坛杂志》2024,(7):772-775+780
目的 分析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对绞窄性肠梗阻不可逆肠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周口市中心医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绞窄性肠梗阻患者83例,42例为不可逆性缺血坏死,需要肠切除;41例为可逆性肠缺血,不需要肠切除。收集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确定不可逆肠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预测模型,评估预测模型的判别和校准。结果 切除组患者碱剩余、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尿素氮(BUN)、腹腔积液CT值,以及存在腹腔积液和肠壁强化差或无强化比率高于非切除组患者,NLR≥16.32和腹腔积液≥20.45HU是不可逆肠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每个项目分值2分,预测模型总分为0~4分。5倍交叉验证后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814和0.807,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具有足够的拟合优度(P=0.391)。ROC曲线显示模型得分≥2分与不可逆肠缺血密切相关,需要进行肠切除术。结论 包含NLR≥16.32和腹腔积液CT值≥20.45HU的模型有助于预测绞窄性肠梗阻的不可逆肠缺血,可使外科医生及时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分析β-连环蛋白(β-catenin)、长链非编码RNA(lncRNA)KCNQ1OT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根据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分为无肝纤维化23例(S0组)、轻度肝纤维化42例(S1~S2组)、中重度肝纤维化25例(S3~S4组);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β-catenin、lncRNA KCNQ1OT1表达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分析β-catenin、lncRNA KCNQ1OT1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及其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β-catenin、lncRNA KCNQ1OT1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健康对照组、S0组、S1-S2组、S3-S4组血清β-catenin、lncRNA KCNQ1OT1水平依次升高(F/P=28.066/<0.001、25.173/<0.00...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陕北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的焦虑状况。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分别抽取延安地区和榆林地区共11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3个乡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共739人,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焦虑评估。结果 陕北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的得分(48.34±11.31)和非留守老人的焦虑得分(48.76±11.42)没有差异(t=-0.404,P﹥0.05),留守老人焦虑阳性检出率为44.69%与非留守老人的检出率46.48%无显著性(χ2=0.213,均为P﹥0.05);延安地区和榆林地区留守老人的得分与检出率均有差异(χ2=15.489,P﹤0.05);女性留守老人焦虑检出率额53.85%,高于男性的37.29%(χ2=8.116,P﹤0.05)。结论 陕北地区农村老人心理焦虑问题比较严重,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CUE结构域2(CUE domain-containing 2,CUEDC2)蛋白对人乳腺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人乳腺肿瘤细胞MCF-7转染的Myc-CUEDC2真核表达载体,提取转染细胞的总蛋白和总RNA进行蛋白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和转录因子SLUG的表达。结果:过表达CUEDC2蛋白能够下调E-cadherin蛋白和基因的表达,而上调转录因子SLUG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CUEDC2可能参与调节乳腺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促进乳腺肿瘤侵袭转移的发生,CUEDC2可能是人乳腺肿瘤侵袭转移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8.
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高,多发生于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系统。目前,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技术及准确率有了很大提高,加强对疾病长期随访和管理对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为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运动功能迟缓,传输粪便功能下降而导致的便秘.临床上以结肠通过时间延长和对纤维素、缓泻剂治疗反应差为特征[1].STC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已知的STC病因主要包括药物副作用、泻剂滥用、内分泌紊乱、心理因素等方面.STC多发生于育龄妇女,女性激素异常,长期焦虑或忧郁均可致便秘.本课题组根据STC的发病机制,结合临床观察,发现高校女生为STC的高发人群.本文采用耳穴压丸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高校女生STC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针刺大陵穴对大鼠踝部软组织损伤血液流变的影响,探讨其活血化瘀止痛机制。方法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及平衡针刺组,每组31只。分别进行不治疗、常规针刺及平衡针刺等方法干预。每天1次,连续治疗21 d。实验后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肉眼及外表评分,平衡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常规针刺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血流变,平衡针刺组与其它2组比较,全血黏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都显著性减少(P0.01),红血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P0.01)。结论平衡针刺大陵穴,外观上能够更好地减轻皮下瘀血,活血消肿,实验检查显示改善血流变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