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3篇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01.
Peutz氏综合征是指原发性累及结肠及小肠、胃的多发性息肉,合并以皮肤和口腔粘膜色素斑之疾患。本病以多发性,家族遗传性为主要特征。1921年由 Peutz首先报告,以后 Jeghers报告 10例并作了详细论述。我院自1977年~1991年发现7例,报告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性别和年龄 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11岁~35岁,其中19岁~31岁5例。病程:2年~8年,4年以内5例。主要症状:反复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呈红白“冻子”。体检:慢性病容,贫血貌,面部,口周,口腔粘膜及手、足掌侧可见明显,密集色素沉着斑。手术病理结果 5例手术,行全结肠切除,2例经结肠纤维镜检查并摘除息肉送病检。病理诊断:多发性腺瘤样息肉。其中1例恶变,为乳头状腺癌。随访结果:7例中3例死亡,包括未手术1例,随访11年后死于轻生。手术2例中,1例手术后5月死于电解质紊乱和全身衰竭。另1例癌变患者术后1月死于肝转移。健在4例包括手术3例,未手术1例,随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报告了采用普通钢板,V形髓内针二种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干、胫骨干的新鲜骨折计87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87例,男62例,女25例,年龄17—54岁,均为暴力致伤。股骨干骨折45例(开放性5例),胫骨干骨折42例(开放性3例),其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辅读小学与普通小学儿童的绘人试验在智商及情绪指征方面是否有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等比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同年龄的辅读与普通小学的儿童各50名进行绘人试验的测查.对比分析了两级所得智商及情绪指征出现的情况.结果 辅读小学儿童在绘人试验中智商低于普通小学的儿童,且情绪指征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33项中19项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辅读小学的儿童不仅存在智能的缺陷,而且还普遍存在某些情绪问题,提示我们在对辅读小学儿童进行矫治教育时,不可忽略其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比较在不同血压级别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使用阿司匹林的效果和预后.方法 3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分成两组,每一组又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标准治疗,其中一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 1级高血压组中抗凝组和非抗凝组1年内心肌梗死出现数比较,χ2=0.88,P>0.05,两样本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级高血压组中抗凝组和非抗凝组1年内脑卒中的出现数比较,校正χ2=0.993,P>0.05,两样本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级高血压组中抗凝组和非抗凝组1年内心肌梗死出现数比较,χ2=4.898,P<0.05,两样本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级高血压组中抗凝组和非抗凝组1年内脑卒中的出现数比较,校正χ2=4.640,P<0.05,两样本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凝治疗对1级高血压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出现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是抗凝治疗对2级高血压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出现率有明显影响,抗凝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出现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抑郁症患者102例,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42例,均服用洛汀新降压治疗;干预组加服罗拉西泮并配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且并发有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患者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抗抑郁治疗可以缓解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降压效果,改善血糖及血脂代谢,降低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温爱平  曾萍  谢颖  李丰  李蔷华 《新中医》2014,46(6):150-151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探讨其对血清IgA、IgE和IgG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后行血清IgA、IgE和IgG水平的检测,并进行3月的疗效随访。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3月,治疗组复发率为25.0%,对照组复发率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gA、IgE数值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Ig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用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辅助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纠正疾病的免疫紊乱状态,防止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07.
邵兰  赵琦峰  李丰  吴婷婷  陈其 《浙江医学》2013,35(5):334-337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一组(C1组)、假手术二组(C2组)、MIRI一组(I/R1组)、MIRI二组(I/R2组)、MIRI前用药组(LX1组)、MIRI后用药组(LX2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MIRI模型,各组于开胸前取血(T1)、实验结束后取血(T2)测IL-1β、IL-8、cTnI血清浓度;同时测定SOD活性、MDA含量;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I/R1、LX1与C1组相比,I/R2、LX2与C2组相比,血清IL-1β、IL-8、cTnI浓度(均为T2),SOD、MDA以及凋亡率增高(P<0.05).LX1与I/R1组,LX2与I/R2组相比,血清IL-1β、IL-8、cTnI浓度(均为T2),MDA含量及凋亡率均降低(均P<0.05);SOD活性提高(P<0.05);同时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改善,线粒体排列整齐,电子密度增高,肿胀及空泡明显减轻.结论 LXA4通过抑制组织促炎细胞因子、氧自由基损伤,降低细胞凋亡来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对大鼠MIRI起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构建人p21活化激酶6(PAK6)的各个截短区域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和鉴定其融合蛋白的表达,为探讨PAK6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方法: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GFP-PAK6 为模板,PCR扩增出 PAK6基因的各个截短片段。所获得的各截短片段经EcoRⅠ/XhoⅠ双酶切后克隆至GST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中。将构建的PAK6各截短质粒转化入E.coli BL21中,采用IPTG诱导PAK6基因截短融合蛋白表达, 采用Western blotting 法鉴定PAK6基因截短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EcoRⅠ/XhoⅠ双酶切后得到与预期大小相符的载体片段(5 000 bp)和PAK6 1-55(165 bp)、PAK6 56-210(465 bp)、PAK6 211-410(600 bp)及PAK6 385-681(891 bp) 4个片段。Western blotting检测, PAK6各截短区域质粒GST-PAK6截短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2 000、43 000、48 000和60 000。结论:成功构建PAK6基因各个截短区域GST标签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其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启动子区-1562 C/T多态性与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CAL)及与丙种球蛋白(IVIG)耐药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2年2月期间确诊KD的住院患儿资料,共124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25.8个月(4个月~ 67个月).根据病程中心脏彩超检查的冠脉情况,将124例患儿分为CAL组(21例)和无CAL组(103例).根据患儿对IVIG的反应,将124例患儿分为IVIG耐药组(14例)和IVIG敏感组(110例).检测并分析所有KD患儿的MMP-9-1562 C/T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研究其与CAL及IVIG耐药的关系.结果 CAL组中CC/CT基因型频率CC为66.7%,CT为33.3%,与无CAL组(CC为88.3%,CT为1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21,P=0.020).CAL组C/T等位基因频率为C为83.3%,T为16.7%,与无CAL组(C为94.2%,T为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96,P=0.025),并且Logistic回归分析示1562T等位基因是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x2=5.756,P=0.016,OR=3.792).IVIG耐药组与IVIG敏感组中MMP-9-1562 CC/CT基因型频率及C/T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CAL有关,-1562T等位基因加大了KD患儿发生CAL的风险.-1562T等位基因与KD患儿IVIG耐药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某地区招收飞行学员外科体检淘汰情况,为改进招飞体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地区2005-2010年空军招飞体检资料,比较2005-2007年度与2008-2010年度外科体检总淘汰率及主要原因相关淘汰情况。结果:与2005-2007年度比较,2008-2010年度外科初检和全面体检总淘汰率均显著降低(P〈0.01),因肛肠疾病、皮肤病及脊柱形态异常被淘汰比例亦显著降低(P〈0.05,P〈0.01),而因身高与体重明显不均衡被淘汰比例则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2008-2010年度参加外科体检淘汰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