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70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目的:总结DSA下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进行DSA下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36例咯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成功率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36例患者肺部平片或CT和(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病变部位与出血动脉分布区符合。造影提示:支气管动脉主干明显增粗、扩张,走行迂曲,远端分支增粗、杂乱,可见造影剂外渗。栓塞后造影提示:主干血管近端显影,远端及末梢分支闭塞。栓塞后咯血立即停止34例,2例患者咯血量明显减少,治疗后逐渐稳定。术中、术后患者无不适反应,未出现异位栓塞、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2个月随访,咯血复发1例,经再次栓塞治疗后稳定。结论:DSA造影图像是明确出血部位、病变血管的可靠指标,对诊断和治疗起到决定性作用。经导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疗效显著,部分病例可达到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452.
L—赖氨酸对大鼠脑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L 赖氨酸对大鼠闭合性脑损伤的作用。②方法 采用落体法致大鼠闭合性脑损伤 ,伤后立刻一次性腹腔注射L 赖氨酸 ,观察L 赖氨酸对脑损伤大鼠脑水肿、病死率的影响 ;采用光镜下特定区域坏死神经元计数方法 ,观察L 赖氨酸对皮质及海马CA 1区神经元损害的作用。③结果 L 赖氨酸组 (6 2 1.5mg/kg及 310 .8mg/kg)与对照组 (NS组 )比较 ,能显著减少相关脑区变性、坏死神经元的数量 (H =10 .35 ,13.84,t=2 .16~ 9.2 5 ,P<0 .0 5 ,0 .0 1) ,显著减轻脑水肿 (F =3.5 2 ,q =4.0 4~ 11.37,P <0 .0 1) ,同时 6 2 1.5mg/kgL 赖氨酸能显著降低脑损伤后大鼠的病死率 (P =0 .0 0 9)。④结论 L 赖氨酸对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3.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三种不同结构镍钛金属支架的力学性能及疲劳安全性。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假设与简化条件,完成支架几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材料模型的选取及边界条件的设置。分析不同支架杆宽ω、棱角度θ对支架应变情况和疲劳安全性能的影响,为支架的优化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54.
目的:探讨术中经大隐静脉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中自大隐静脉主干置放造影导管,先行髂静脉顺行造影,后短时阻断股静脉,缓慢推注碘佛醇造影剂,透视下观察深静脉瓣膜开放及造影剂逆流程度,深静脉瓣膜功能判定参照Kistner分级标准。结果:本组171例患者中,Kistner逆流分级:0级35例(20.5%),Ⅰ级33例(19.3%),Ⅱ级59例(34.5%),Ⅲ级30例(17.5%),Ⅳ级14例(8.2%)。临床分级:轻度38例,中度82例,重度51例。合并股总静脉狭窄2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7例。结论:术中逆行造影能更客观显示深静脉瓣膜功能,造影显示的逆流程度与静脉曲张病变的轻重程度不呈正比。  相似文献   
455.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高压氧对大鼠脑水肿及脑组织周围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内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健康SD大鼠90只,建模后以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18例(ICH组,常规脑出血模型,不进行处理);常压氧组18例(ICH1.0 ATA组);高压氧组54例,依照不同压力继续分组,ICH 1.8 ATA组、ICH 2.0 ATA组、ICH 2.2 ATA组各18例。各组分别在治疗后1、3、5 d行断头取脑处理,每时间点6只。对比各组不同时间脑组织的水含量以及血肿周围MMP-9及TIMP-1表达水平。结果 (1)第1天ICH 2.0 ATA组的脑组织水含量显著少于ICH组和ICH 1.0ATA组。第3天与第5天时,ICH1.8ATA组、ICH 2.0ATA组和ICH 2.2ATA组均显著少于ICH组和ICH 1.0ATA组;而ICH 2.0ATA组在第3天和第5天时的脑组织水含量少于ICH 1.8ATA组以及ICH 2.2ATA组,但在第3天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第1、3、5天时,ICH 2.0ATA组的MMP-9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ICH组、ICH 1.0ATA组、ICH 1.8ATA组和ICH 2.2ATA组;第1、3天时,ICH 2.0ATA组的TIMP-1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ICH组、ICH 1.0ATA组、ICH 1.8ATA组和ICH 2.2AT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压力的高压氧对血肿周围水肿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临床推荐的压力治疗可设置为2.0ATA。  相似文献   
456.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将54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奥沙利铂行胸腔热灌注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顺铂行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1%,对照组为65.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沙利铂行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明显,且同时可以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57.
目的 探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驻马店骨科医院2010年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52例进行研究,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对本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本组52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法进行治疗,术后全部如期愈合,随访未发现骨畸形或不连接现象,其中出现3例钉道感染,经过加强护理之后消失,按照四肢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标准进行判断,优良率为100%,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58.
目的探讨应用DHS和PFNA分别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和PFNA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PFN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PFNA组(P〈0.05)。结论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良好疗效,但是在缩短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PFNA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59.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丰乳术后乳腺的X线征象。方法对15例自体脂肪移植丰乳术后患者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观察其X线征象。结果 15例患者30例次乳房X线摄片中,3例次乳房无明显异常征象(非同一患者),27例次乳房后间隙及腺体后部散在类圆形低密度区,其内密度同脂肪密度,27例次中,4例次腺体后缘与脂肪交界处移行不自然。23例次腺体后缘受压前移,显示"占位"效应,其中16例次乳房后间隙内见1~3个大小不等油脂性囊肿形成,并有2例次(同一患者)乳房后间隙内散在颗粒状钙化,11例次乳房内多发等密度结节影,边界清晰。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术后,乳腺X线表现有其特征性,尤其是液化坏死后形成油脂性囊肿并伴有钙化是其特征性表现,可完全与乳腺癌钙化征象鉴别,乳腺X线摄影表现也可评价丰乳效果。  相似文献   
460.
目的依据EDTA可渗透菌细胞内并促进β-内酰胺酶释放至外环境的原理,建立并评价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介导的AmpC酶的改良头孢西丁平板试验(MCAM)。方法于含有2、4、6、8μg/ml的头孢西丁平板上接种过夜培养的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然后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在琼脂表面均匀间隔打孔,于孔中分别加入0.5mol/LEDTA0、3、5、7、10μl(使孔中约含EDTA分别为0、450、750、1000、1500μg),各孔加待检菌悬液(〉1011CFU/ml)25μl,35℃过夜培养。以孔周有细菌生长环为AmpCs阳性。以阴沟肠杆菌029M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质控,用MCAM和酶粗提物三维试验(TDEM)同时检测临床分离的头孢西丁不敏感大肠埃希菌(14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3株)的AmpC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MCAM试验应用6μg/ml头孢西丁平板和750μgEDTA进行检测,其结果与TDEM试验完全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易于判读,在一块平板上可同时进行多株菌的检测,适于各级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