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印  谷川 《医学综述》2007,13(16):1228-1230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肿瘤学研究的热点,并被称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4种治疗模式,随着对树突状细胞(DCs)在抗肿瘤免疫中所起中心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以及体外大量培养DCs方法的建立,以DCs为平台的肿瘤免疫治疗受到广泛关注。在体外制备负载肿瘤抗原的肿瘤特异性的DCs肿瘤疫苗,再注射回体内以激发机体产生主动性抗肿瘤免疫反应,是具有良好前景的生物治疗方案,目前已应用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2.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消化道肿瘤 ,近年来 ,虽然广泛淋巴清扫手术使胃癌的预后有一定改善 ,但总的疗效仍不令人满意 ,特别是中晚期胃癌 ,术后常死于腹腔复发和转移 ,其中癌细胞腹腔种植极为常见 ,约占胃癌术后复发的 5 0 % [1~ 3]。研究表明 ,腹腔癌细胞脱落是播散种植的首要步骤 ,很多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中可找到游离癌细胞 (free cancer cells,FCC) ,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检测是预测腹腔复发、估计预后、指导治疗的可靠指标。本文就近年来胃癌游离癌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游离癌细胞的来源胃癌患者腹腔游离癌细胞主要来源于原发癌灶 ,癌…  相似文献   
33.
胃癌E-钙粘蛋白表达与腹腔游离癌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E-钙粘蛋白的表达与腹腔游离癌细胞的关系.方法应用细胞学和免疫组化方法(SABC法)分别检测64例胃癌病人腹腔游离癌细胞和胃癌组织E-CD的表达.结果E-CD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已侵透浆膜的胃癌组织E-CD为阴性表达、低表达及阳性表达时,其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分别为52.63%,23.08%和10%,(P<0.05).结论胃癌浸透浆膜后E-CD的无表达或表达下调是癌细胞脱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叙事教育主导的多元发展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效果。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将2019级护理班46名作为对照组,2020级护理班48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叙事教育主导的多元发展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对两组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及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评价,并对观察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教学实施后观察组学生人文关怀意识、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认知、勇气维度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叙事教育主导的多元发展教学模式,不仅能加强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还能促进护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B7-H1阻断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s)的免疫刺激活性的影响。 方法: 以细胞因子GM-CSF和IL-4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在诱导过程中B7-H1的表达,并以B7-H1单抗阻断处理,分别以流式细胞仪、MTT法、ELISA、ELISPOT法检测B7-H1阻断对DCs的成熟和内吞能力、刺激淋巴细胞增殖、IL-12的分泌、诱导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 结果: DCs在诱导过程中B7-H1表达逐渐增强,第7 d时的阳性表达率为54.12%,以TNF-α诱导成熟后阳性表达率为83.64%;B7-H1阻断对DCs成熟和内吞能力无影响,但可使未成熟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和IL-12的分泌明显增强,并诱导淋巴细胞向分泌IFN-γ的Th1/Tc1的分化。 结论: B7-H1阻断可增强未成熟DCs的免疫刺激活性,利用B7-H1阻断的DCs瘤苗激发抗肿瘤免疫的方案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6.
李东印  李克 《医学综述》2001,7(10):591-592
肿瘤的浸润转移是包含一系列复杂步骤的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癌细胞与原发灶失去粘附脱落是一个早期和必要的步骤[1 ] 。粘附分子的功能丧失或异常与肿瘤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钙粘蛋白 (cadherin ,CD)超家族是介导同型细胞间粘附的一组跨膜糖蛋白 ,其中E 钙粘蛋白 (ep tithelialcadherin ,E CD)介导上皮细胞间粘附 ,E CD的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与癌症的发生和转移有密切关系 ,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 ,其中很多是关于E CD与胃癌浸润转移的报道。1 E CD的分子生物学特征E CD(又…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的最优方法。方法:以细胞因子GM-CSF和IL-4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分别采用CD40L、LPS、TNF-α、细胞因子鸡尾酒法(TNF-α、IL-6、IL-1β、PGE2)诱导成熟,24小时后收获DCs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成熟表型CD80、CD83、CD86、HLA-DR和FITC-Dextran的内吞能力,ELISA法检测其IL-12的分泌,MTT法检测其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CD40L、LPS、TNF-α、鸡尾酒法均可诱导DCs的成熟,其中以鸡尾酒法诱导成熟的效果最优,CD83的表达率为66.91%(P〈0.05);成熟DCsFITC-Dextran的内吞能力明显下降;成熟DCsIL-12分泌量明显高于未成熟DCs,其中鸡尾酒法诱导成熟的DCs的IL-12分泌量最高,成熟的DCs有较强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论:细胞因子鸡尾酒法是诱导DCs成熟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8.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功能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APC).体外制备负载肿瘤抗原的DC瘤苗并注射回体内以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是具有良好前景的生物治疗方案[1].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9.
了解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成熟度、专业认同感现状,探讨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促进学生专业情感的形成,并主动积极向专业行为转化,从而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成熟度与专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40.
CD4 4分子是分布广泛的跨膜糖蛋白 ,表达在各种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上 ,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肿瘤细胞等[1] 。CD4 4参与介导细胞-细胞间和细胞 -基质间的粘附 ,并参与细胞移动、肿瘤生长、浸润转移等过程。CD4 4分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的浸润转移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 CD4 4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人类CD4 4基因位于 11号染色体短壁 (11p13) ,由 2 0个高度保守的长度为 6 0Kb的外显子组成[2 ] ,包括 10个组成型外显子和 10个v区变异性拼接外显子。仅由组成型外显子的CD4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