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胃癌患者临床病理与腹腔游离癌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腹腔游离癌细胞的关系 ,为腹腔化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胞学方法检测 74例胃癌患者腹腔游离癌细胞 ,并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结果 当肿瘤浸透浆膜、浆膜受浸面积大于 10cm2 、肿瘤为低分化腺癌、弥漫型生长时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腹腔游离癌细胞与肿瘤的低分化、弥漫型生长、浸润浆膜的范围等临床病理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5-Fu-PLA-NP)对人胃癌和结肠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超声乳化法制备5-Fu-PLA-NP载药纳米微粒;用噻唑蓝(MTT)比色法从1~10d连续检测1×10-7、1×10-6、1×10-5、1×10-4mol/L浓度5-Fu-PLA-NP和5-Fu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和结肠癌细胞株SW620的体外杀伤效应,并计算出2种药物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和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5-Fu-PLA-NP的体外累积药物释放率在7d时为75.7%,10d时达94.3%;5-Fu的杀伤效应在1~7d时呈时间依赖关系,7d后进入平台期;5-Fu-PLA-NP则在1~10d均呈时间依赖关系;7d时两者在不同剂量的杀伤效应均呈剂量依赖关系,并且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Fu-PLA-NP具有药物缓释效应,可延长药物对人胃癌与结肠癌细胞的有效作用时间;并且载药纳米微粒没有降低5-Fu成分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4.
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效应,探讨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的制备方法 .方法 以细胞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第6天加入肝癌细胞BeL-7402的冻融抗原并以联合细胞因子鸡尾酒法[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1β+前列腺素E2(PGE2)]诱导成熟,对照组仅以鸡尾酒法诱导成熟.24 h后收获DCs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成熟表型CD80、CD83、CD86和LHA-D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IL-12的分泌,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其诱导的免疫效应细胞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结果 联合细胞因子可诱导的DCs成熟和IL-12的分泌(P<0.05),成熟的DCs有较强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原负载组DCs可诱导效应细胞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特异性杀伤作用(P<0.05).结论 抗原负载的DCs可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提示以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 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张轶  吴纪凯  何叶成  宋悦宁 《现代预防医学》2014,(24):4489-4491,4497
目的探讨Orexin A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对照组、抑郁对照组、抑郁治疗组。除空白组,其余3组实验前施以杏仁体埋管手术。抑郁对照组、抑郁治疗组采用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导抑郁症大鼠模型,分别采用旷场实验、糖水偏爱百分比及体重及摄食量测定对抑郁大鼠模型评分。空白组和空白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试剂,抑郁治疗组给Orexin A,抑郁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平衡木和Morris水迷宫测试记录大鼠学习记忆成绩。结果空白对照组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糖水偏爱百分比、体重和摄食量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对照组和抑郁治疗组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糖水偏爱百分比、体重和摄食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治疗组的平衡木和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均短于抑郁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孤养加CUMS可建造大鼠抑郁症模型,Orexin A能够改善抑郁症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李东印  刘晓梅  陈尚 《安徽医药》2011,15(10):1200-1201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颈段前角运动神经元分布特征.方法 取12只SD大鼠颈段和T1、T2脊髓横断面冰冻切片,用焦油紫和Pal-Weigert 染色法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SD大鼠颈段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分布.对SD大鼠颈段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在颈段的膨大处大鼠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核团可以分为三组:内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α-DG在胸腺T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胸腺T细胞发育的作用。方法:摘取1513龄胚胎鼠胸腺进行体外器官培养。FACS检查不同发育时期胸腺T细胞上α-DG的表达水平;于胸腺小叶上滴加α-DG抗体、对照抗体或培养液。FACS分析胸腺T细胞表面CD4、CD8等的表达。结果:15~19天胸腺CD4^- CD8^-、CD4^ CD8^ 、CD^- CD8^ 、CD4^ CD8^-等细胞上均有不同水平的α-DG表达;α-DG抗体的干扰使胸腺T细胞发育明显受阻,表现为:双阴性细胞比例极显著的增高从对照组的26.53%到干扰组的71.60%、双阳性细胞和CD8单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降,从39.8l%、20.66%分别下降到7.50%、6.85%、CD4单阳性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同时胸腺细胞数目明显减少;随胸腺发育时间的延长和α-DG抗体的持续存在,上述现象明显加剧。结论:α-DG广泛表达在胸腺细胞上,并参与胸腺T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相似文献   
19.
何叶成  李东印  张轶 《重庆医学》2015,(28):3915-3917
目的:探索 SD 大鼠下丘脑‐小脑神经通路在躯体‐内脏反应整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12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在大鼠小脑深部核团定点微量注射生理盐水(A 组),组胺 H1受体阻断剂 triprolidine(B 组),组胺 H1受体激动剂2‐PyEA(C 组),组胺 H2受体阻断剂 ranitidine(D 组),组胺 H2受体激动剂 dimaprit(E 组),以及神经递质组胺(F 组)。以 A 组为对照,观察下丘脑‐小脑组胺能神经纤维信号被阻断或强化后,大鼠躯体‐内脏反应整合能力的变化。结果与 A 组相比,B 组和C 组无明显效应,而 D 组大鼠躯体‐内脏反应整合被明显阻断,而 E 组和 F 组大鼠躯体‐内脏反应整合被明显强化。结论小脑组胺能传入纤维参与了机体躯体‐内脏反应整合的调控,并且是通过 H2受体途径发挥效应的。  相似文献   
20.
正答:经常有老师或者同学问到脑部微量注射给药浓度如何选择,特别是一些神经递质或者受体激动剂、阻断剂的浓度该如何确定。浓度低了可能没有任何效应,浓度高了也会有人问你这个给药浓度与内源性递质浓度相比如何?你这个给药浓度有何依据?下面我就我们实验组处理方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