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37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12篇 |
综合类 | 39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15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朱震;张世勤;高治国;汪悦 《中医杂志》2016,57(1):71-74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文献,时间限定为从数据库创立至2014年9月。提取纳入文献证候及用药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后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治疗数据库,对其证型、药物及其类别进行频数分析,统计支持度、置信度等项目,对高频药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06篇,提取证型49个,涉及中药291味。证型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位依次为热毒炽盛(40)、阴虚内热(30)、脾肾阳虚(25)、肝肾阴虚(21)、气阴两虚(21);单味药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位依次为生地黄(131)、牡丹皮(110)、甘草(84)、黄芪(83)、茯苓(81);出现频次>10次的69味药物类别出现频次前5位的依次为补虚药(814)、清热药(862)、活血化瘀药(172)、利水渗湿药(179)、祛风湿药(61);药物中关联度较好的药对共15对,支持度最高的前5位依次为牡丹皮—生地黄,赤芍—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生地黄—玄参,生地黄—知母。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虚常表现为阴虚、气虚,热邪、瘀血是主要致病因素,故临证补虚为必要治疗手段,而凉血散瘀法是临床常用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总结泌尿道原发肿瘤MR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经证实的泌尿道原发肿瘤41例,共53个瘤灶,多发占22.0%(9/41),其中移行细胞癌占90.6%(48/53)。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1WI、T2WI扫描,包括重T2WI泌尿道水成像(MRU),分析瘤灶MR等影像特征。结果肿瘤分布于肾孟26.4%(14/53)、榆尿管28.3%(15/53)和膀胱45.3%(24/53))。瘤灶大多TIWI、T2WI均为中等信号强度,表现与器官壁相连的腔内充盈缺损及梗阻以上泌尿道集合系统积水。远处转移32.1%(17/53)。结论MR泌尿系统成像在显示泌尿道肿瘤特征方面具有效率高、定位准确和安全无创等重要价值,是常规检查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93.
目的:基于临床文献报道探讨老年瘙痒症证素分布规律和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4),建立老年瘙痒症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提取证型总数306个,以血虚风燥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亏虚证最为常见。病位证素依次为肌肤、肝、肾,与表、经络相关。病性证素以血虚、内风、阴虚、气虚为常见,以血虚为首。结论:老年瘙痒症症状表现在肌肤,与肝肾关系密切,以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发病基础,日久动风、化热、生瘀,治疗以养血益气、滋阴填精、活血祛风,当归饮子为血虚风燥证、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 相似文献
94.
认为瘀热是瘀、热两种病理因素互相搏结、胶结合和形成的具有新特质的病理因素。提出瘀热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重要病机,贯穿于疾病的整个发病过程。瘀热作为一种继发性病理因素,可致疾病出现变化迅速、多脏受累、缠绵难愈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一般具备血瘀、血热两方面的特征,并与部分实验室指标存在内在关联。临床上以凉血化瘀为治疗大法,可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之。 相似文献
95.
笔者应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放射免疫分析法,观测了30例非心源性水肿患者血浆心钠素浓度的变化,以探讨心钠素与非心源性水肿的关系。一、观察对象1.非心源性水肿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7~67岁,平均44岁;病因分类:肝硬化腹水16例(男9例,女7例); 相似文献
96.
97.
慢性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的增加,肺心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目前普遍认为,对于肺心病者应该及早治疗,及早干预。早期干预不仅能减轻患者症状的进展,而且可对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主要观察健身气功.六字诀早期干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通过观察心功能对其临床疗效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数33例,平均年龄68.5±2.6岁.分2组,急性病程组6例,慢性病程组27例.设备:SIEMENS 3.0T超导MR.全部采用SWI扫描、常规T2W、FLAIR、T1W扫描.对各序列的病灶显示率、出血灶显示率、出血灶大小、脑静脉分支显示、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及统计分析.结果 腔隙性脑梗塞显示率:SWI 48%、T2W 100%、FLAIR 100%、TIW71%.脑内出血灶显示率:SWI100%、T2W50%、FLAIR50%、T1W35%.皮层静脉分支异常:SWI10例,其余T2W、T1W、FLAIR序列均为零显示.20例单个最大出血灶总面积:SWI平均320mm2、T2W平均220mm2、FLAIR250mm2、TIWI20mm2.SWI图像质量优良等级占97%.采用SPSS进行x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SW对出血灶显示率最高,与T2W、FLAIR、T1W序列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WI对出血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序列,是一种显示少量脑出血的有效检查,结合常规扫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
朱震;张世勤;周学平;金桂兰;赵欣华 《中医教育》2015,34(4):30-32
随着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中医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药院校学生思辨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南京中医药大学以中医风湿病学课程为例,从改革教材、应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利用网络平台辅助教学3方面入手,改进教学模式,建立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载体,模拟临床教学。通过多方面综合实践,旨在找到一条有效、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0.
小肠克罗恩病的MRI诊断与小肠钡灌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肠克罗恩病的MRI表现,并与小肠钡灌肠进行了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2004年5月间临床拟诊克罗恩病的患者共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小肠钡灌肠和MRI检查。分别计算和测量病变累及的肠段数、肠壁厚度、狭窄点。分辨肠壁信号特点、溃疡、瘘道、脓肿、系膜改变等情况。MRI和小肠钡灌肠的符合率包含了病变肠段和无病变肠段的一致性。结果:MRI和小肠钡灌肠检出病变肠段的符合率为90.8%。采用配对资料卡方检验,χ2=0.364,P>0.05。SE-T1W、SE-T2W、SPIR-T1W、SPIR-T2W发现病变肠段数占MRI总检出肠段数的比率分别为50.0%、100%、48.1%、88.5%。结论:MRI和小肠钡灌肠所显示的病变肠段基本一致,SE-T2W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