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爆发流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病原体生物学特性及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江苏省南通、如皋、海安、泰兴等地爆发流行猪传染病的病因,控制疾病流行及采取预防对策。方法 我们对分离株进行全面研究,并比较了不同地点、不同来源的3个分离株的生化特性、全菌体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脉电泳图谱和DNA指纹图谱。结果 分离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3个分离株具有相同的蛋白组成和DNA指纹图谱,属同一克隆株,但分离株与标准参照株不相同。结论 经综合分析鉴定,病原体为猪链球菌Ⅱ型,病猪是该起疾病爆发流行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92.
目的调查2017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登革病毒(DENV)流行株血清型和遗传进化特征。方法收集登革热病例资料,采集2017年该地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DENV C/PrM和E基因核苷酸序列,用MEGA 5.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2017年西双版纳州共确诊登革热1 348例,包括本地感染病例1 231例和输入病例117例。 景洪市、勐腊县和勐海县均有来自老挝和缅甸的输入性病例,其中景洪市和勐腊县发生本地流行,病例数分别为1 030例和201例。 流行期为5 — 12月,病例年龄以20 ~ 54岁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1.16。 从患者血清中获得48株DENV的C/PrM区基因核苷酸序列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中46株为登革1型病毒(DENV-1;景洪市33株、勐腊县10株和勐海县3株),2株为登革2型病毒(DENV-2;勐腊县和勐海县各1株)。 2017年西双版纳州的老挝输入病例和本地感染病例的DENV -1流行株间高度同源,与近几年德宏州瑞丽市和临沧市耿马县及东南亚国家的DENV-1流行株具有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 DENV-1的E基因进化分析结果与C/PrM一致。结论DENV-1是引起2017年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 来自老挝的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是导致2017年西双版纳州本地登革热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加强中国?老挝和中国?缅甸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传播的防控。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四黄水蜜冷敷辅助治疗丹毒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 63例下肝丹毒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者32例,对照组31例。在常规抗炎治疗和中医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20 min,观察组采用四黄水蜜冷敷患处,每日1次,每次4 h,两组均以7 d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第3日、第7日两组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得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NRS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抗炎药物静滴治疗和中医护理基础上,采用四黄水蜜冷敷丹毒急性期皮损,能够显著提高疗效、缩短治愈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4.
l/s(P<0.01).术后未出现大出血、尿道狭窄,未出现膀胱癌前列腺窝内种植转移.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膀胱肿瘤复发,再次行经尿道PSV,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 经尿道PSV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和膀胱癌安全、有效,无种植转移,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首过MR(磁共振)灌注成像和延迟扫描对预测存在梗塞风险的心肌和评价梗塞面积的价值。方法在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的指导下将凝胶海绵注射入11只比格犬的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的中部阻塞血管,首过法MR灌注成像在LAD阻塞后30min内进行,3d后行MR增强延迟扫描。对心肌切片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yrc)染色,比较MR延迟扫描和TTC染色切片上心肌梗塞的面积。结果3只犬制作心肌梗塞模型过程中死亡,8只犬存活并完成实验。MR灌注成像30min内即显示阻塞血管供血区低灌注。延迟扫描和TTC染色切片上测量心肌梗塞大小分别为0.281±0.056和0.307±0.070,两者间有相关性(r=0.86,P=0.008)。结论MR灌注成像和延迟扫描可以预测存在梗塞风险的心肌和评价梗塞面积,进而指导临床干预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6.
实验动物型HFRS传播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云  朱进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0):865-866
实验动物型HFRS传播途径研究证明:HFRSV 抗原阳性鼠的血、尿、粪涂布于布、纸、草片上,在pH65 ~75 、4 ~15 ℃条件下48h 仍有感染性;大白鼠吸入荧光标记的HFRSV气溶胶5min 后即可在气管和左、右肺中检测荧光标记的HFRSV抗原,在呼吸系统的沉积分布占95 % ;大白鼠吸入HFRSV5 天左右即可在肺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内检测到HFRSV 抗原;10 天左右在吸入感染大白鼠的心、肺、肾、肝和脾脏用反转录PCR 扩增技术亦检测到HFRSVRNA;吸收进入血液的HFRSV 气溶胶颗粒可随血行分布各个脏器,继而随尿排出体外,整个清除、转运约10 天左右;模拟现场研究在同一饲养室内将攻毒组和对照组实验动物饲养,在攻毒组实验动物体内检出HFRSV 抗原后15 天,对照组实验动物体内即可检出HFRSV 抗原,两者有一定的伴随关系;在攻毒组实验动物检测出HFRSV 抗原阳性率高峰期间,从饲养室内气溶胶中分离出2 株HFRSV  相似文献   
97.
朱进  张云 《中国公共卫生》2001,17(6):565-566
CD3 是T淋巴细胞的一种分化抗原 ,由γ、δ、ε、P2 84条多肽链组成的多聚体〔1,2〕,它与T细胞抗原受体 (TCR)一起构成TCR—CD3 复合物〔3〕,在T细胞识别抗原及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80年初 ,美国Ortho公司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研制出人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anti-CD3 Mono clonalantibody ,anti-CD3McAb) ,由于其许多的独特免疫调节活性 ,特别是双向调控T淋巴细胞的能力 ,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近年来有关CD3 单克隆抗体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逐渐增多 ,也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促结肠粘膜分泌的离子组成。方法:运用短路电流(short_circuit current,Isc)技术,不同灌流液和共转运体的抑制剂研究TMP作用的离子组成。结果:不同浓度TMP在大鼠结肠粘膜上引起的Isc曲线不同。去除粘膜双侧的Cl-或基底膜侧应用bumetanide(Na+_K+_2Cl-_共转运体的抑制剂)可使低浓度的TMP引起的Isc显著减小,而去除粘膜双侧的Cl-和HCO3-或基底膜侧应用DIDS(Na+_HCO3-_共转运体的抑制剂)可使高浓度的TMP作用明显受抑。结论:不同浓度TMP促大鼠结肠粘膜分泌的离子种类不同。  相似文献   
9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普遍认为COPD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 ,肺部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及氧化与抗氧化失衡、吸烟及吸入有害颗粒或气体 ,均能诱导炎症并直接损害肺脏。主要病理生理学改变是粘液高分泌、纤毛功能失调、气流受限、肺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 ,最终因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呼吸衰竭而死。本病的发生率近年明显增加 ,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  相似文献   
100.
患儿,女,8岁。皮肤结节、斑块8个月,右大腿肿胀1个月,伴发热1周。肝脏肋下约1~2 cm可触及、脾脏肋下约2~3 cm可触及,质软,无触痛。实验室检查:血细胞降低,肝酶、血脂、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凝血功能异常,铁蛋白升高。免疫组化:CD3、CD8、颗粒酶B、βF1阳性,Ki-67:约50%(+)。骨髓活检:骨髓增生活跃。皮损病理检查:皮下脂肪见异型细胞。诊断为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我们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