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粘膜肥大细胞的增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胃粘膜肥大细胞(MC)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例健康自愿者和34例FD患者进行研究。每例胃镜下取胃窦粘膜2块,用免疫组化方法染色MC并计数。结果:34例FD患者胃粘膜MC数明显多于健康对照者(19.48/HSP±3.14/HSP与16.07/HSP±2.13/HSP,P<0.05),其中12例(35.3%)FD患者MC数超过正常人上限。且MC数与幽门螺杆菌( H.pylori)。胃粘膜炎症有明显关系。结论:FD患者胃粘膜MC数增多,可能参与了FD的发病。  相似文献   
22.
目的电子恒压器技术可以准确维持胃内恒压状态,可准确测定胃感觉功能.本研究拟讨论电子恒压器影响感觉功能测定的一些因素. 方法15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男6例,女9例,年龄20~51岁)和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龄17~48岁)为受试者,运用电子恒压器检测近端胃感觉功能,选用恒压梯度扩张近端胃,充气速度为38mL/秒,气囊内压力每次增加1m-mHg,每次维持120秒.  相似文献   
23.
范里  朱良如  潘振国 《胃肠病学》2011,16(12):759-761
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并非所有恶性肿瘤细胞均有致瘤性。肿瘤干细胞指具有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潜力的少量细胞群体,与干细胞的特性类似。核干细胞因子(NS)基因在干细胞处于早期多潜能状态时高表达,细胞开始分化后,其表达几乎完全消失。此外,多种癌细胞中NS基因亦高表达,而在分化的成体组织中不表达。NS基因表达与癌细胞的恶性程度有关。本文就NS与肿瘤干细胞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许多胃感觉功能测定方法因其侵入性、非生理性、方法复杂及检查设备费用之高等难以在临床上应用.饮水负荷试验方法简单易行、非侵入性及可多次重复,且符合胃肠生理.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用饮水负荷试验方法检测胃感觉功能,并把结果与电子恒压器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了解该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3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为3 2.73±7.83岁)和15例健康自愿者(男性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28.50±859岁)为受检者 .禁食12h后,受试者行饮水负荷试验,受试者每次饮温水(37℃)50mL,10s内饮完,共饮4m in.分别记录受试者出现感知不适时的饮水量,即为胃感知阈值和胃不知阈值.45例受检者再用电子恒压器方法进行有胃感觉功能的检测.结果与电子恒压器法相比,饮水负荷试验测定胃感知阈值的敏感性为76.9 %,特异性为100%;测定胃不适阈值的敏感性75%,特异性为90.9%.用直线相关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的胃感知阈值和胃不适阈值,其直线回归方程和相关关系分别为V1=54.96+1.01W 1(V1为电子恒压器法测的感知阈值,W1为饮水负荷试验测的胃感知阈值),r=0.825 ,有显著性意义,P<0.05;W2=134.54+0.91V2(V2为电子恒压器法测的胃不适阈值,W2为饮水负荷试验测的胃不知阈值),r=0.841,相关系数有显著性意义(P <0.01).结论饮水负荷试验所得结果和用电子恒压器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饮水负荷试验为安全、简单易行、非侵入性、符合胃肠生理的检测胃感觉功能的方法之一,可用于临床检测胃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25.
病例:患者女,33岁.因发热1个月.上腹持续性钝痛1天于2004年5月27日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达39℃。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在外院经抗炎治疗后.体温有所下降,入院前1天突发腹痛。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104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98/65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26.
27.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消化道肿瘤中居第5位。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与良性肝胆疾病相似,早期诊断困难,5年存活率不到5%。本文统计我院及广州军区陆军总院2000-01~2004-04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42例,着重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男女之比为1.1∶1。年龄14~82岁,其中大于50岁者28例,占66.7%;小于40岁者2例,占4.8%。1.2临床表现病史3d至20年。剑突下疼痛15例,占35.7%;右上腹疼痛21例,占50%;黄疸9例,占21.4%;发…  相似文献   
28.
饮水负荷试验测定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感觉阈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的感觉阈值。方法 运用饮水负荷试验对50例NUD患者和15例正常健康人胃感觉阈值进行测定,在4min的饮水过程中,初次出现上腹部有感觉(阻塞、膨胀等)时的饮水量表示胃感知阈值;当受试者出现明显持续无痛性中度上腹饱胀等不适时的饮水量表示胃不适阈值。结果 NUD病人胃感知阈值和胃不适阈值均较正常健康人显著降低(426.7±106.5 ml比530.0±86.2ml,P<0.05和781.7±131.6 ml比930.0±127.9 ml,P<0.05);38%(19/50)的 NUD患者胃感知感觉过敏,36%(18/50)的NUD患者胃不适阈值低于正常下限值。结论 饮水负荷试验证实部分NUD病人存在胃感觉过敏,参与NUD患者的发病。  相似文献   
29.
肥大细胞在胃感觉过敏患者胃黏膜中的改变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了解国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是否存在胃机械感觉过敏,对胃感觉过敏患者胃黏膜肥大细胞数量及脱颗粒情况进行研究,探讨肥大细胞在胃感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电子恒压器测定40例FD患者和15例正常人的胃感觉阈值。根据感知阈值将23例FD患者分为两组:感觉正常组(FD-N)和感觉过敏组(FD-H)。免疫组化方法染色肥大细胞,计数肥大细胞数;图像分析了解肥大细胞在扩张刺激前后平均吸光度值(A)的变化;电镜观察大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FD患者对胃机械扩张刺激的感知阈值,不适阀值,疼痛阈值均较正常人显著下降(P<0.01,P<0.01,P<0.05),感觉过敏感患者近端胃黏膜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FD-N组和对照组(P<0.05)。刺激前后感觉过敏患者肥大细胞平均A值减少百分数较FD-N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电镜观察到肥大细胞与神经末梢关系密切,肥大细胞释放的颗粒有向神经末梢靠扰趋势。结论:部分FD患者存在胃机械感觉过敏;胃感觉过敏与胃黏膜肥大细胞数量增多,脱颗粒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30岁。1天前无明显诱因解黑色柏油样大便3次,总量约300克,伴头昏、全身乏力不适,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既往无胃病史。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第一次胃镜检查:食管腔内见两条纵型隔膜,将食管分为前、中、后三腔,隔膜粘膜正常,起始部为弧形,三个腔均能通过镜身至贲门。隔膜上有多个2mm×5mm、10mm×20mm圆形或长条形裂隙,镜身可通过某些大的裂隙,使前、中、后三腔相通。贲门、胃体、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胃镜诊断为先天性食管隔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