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332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08篇
  4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了解芜湖市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现状,探讨主要易感因素,为制订弓形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芜湖市孕妇、家庭养猫/犬者、畜产品加工人员、肿瘤病人、HIV/AIDS患者等5类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弓形虫特异抗体IgM 和IgG,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3 378人,弓形虫阳性率为11.07%,其中IgM 阳性率为0.83%,IgG 阳性率为10.24%。60岁及以上年龄组感染率最高(14.13%),各年龄组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17.327,P <0.05)。文化程度较高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较低,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间弓形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78,P <0.05)。孕妇、家庭养猫/犬者、畜产品加工人员、肿瘤病人、HIV/AIDS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9.65%、12.03%、12.75%、15.68%、7.06%,各人群间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5,P <0.05)。易感因素调查发现,弓形虫感染与经常吃火锅、烧烤、生熟砧板不分及不了解弓形虫防治知识等因素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 芜湖市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较高,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药理机制。方法:选择76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及熊去氧胆酸治疗组,另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20名作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给予抗病毒、护肝等治疗,熊去氧胆酸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10 mg·kg-1·d-1),疗程为2~3周。治疗2周后,比较常规治疗组和熊去氧胆酸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和TNF-α、IL-6的变化情况。结果:(1)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血清TNF-α和IL-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常规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TBIL、DBIL、ALT、GGT、TBA及TNF-α和IL-6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熊去氧胆酸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TBIL、DBIL、ALT、GGT、TBA及TNF-α和IL-6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能更有效减轻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全身炎症反应,减轻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显露椎-基底动脉结合部的相关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评价显露效率及范围及优缺点。方法显微解剖10例(20侧)成人头颅标本,通过乙状窦前入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远外侧入路及经口入路4种方法显露椎-基底动脉结合部,测量各自显露的距离和范围。显露范围行主观评分。结果乙状窦前入路到椎-基底动脉汇合点距离为(55.23±3.80)cm,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到椎-基底动脉汇合点距离为(58.93±2.49)cm,远外侧入路到椎-基底动脉汇合点距离为(50.03±3.50)cm,经口入路到椎-基底动脉汇合点距离为(18.78±2.09)cm。经口入路显露距离最短,远外侧入路次之,乙状窦前入路再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距离最长。显露范围经口入路最小,其他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外侧入路显露椎-基底动脉结合部距离较短,范围较大,效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宫颈癌近距离治疗计划设计中,铱源驻留步长选择对计划评估及剂量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安徽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15例宫颈癌患者,均接受Fletcher型施源器植入的铱源高剂量率CT引导下近距离治疗。按照驻留步长大小分别为每位患者制定4组计划(Plan1 mm、Plan3 mm、Plan5 mm和Plan7 mm),对比治疗时长,靶区D100、D90和V100和危及器官D2 cc、SF系数等参数。模拟计算施源器发生脚向3 mm移位时剂量分布,分析施源器移位对不同驻留步长近距离治疗计划剂量学的参数影响。结果:不同驻留步长治疗计划的高危靶区(HRCTV)剂量学参数差异不明显(P>0.05),而Plan1 mm、Plan3 mm的中危靶区(IRCTV)的D100、D90、V100和治疗时长均大于P...  相似文献   
25.
脑动脉DSA形态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各主要动脉的投影规律及其分支的显示率,为脑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40例全脑血管DSA系列图像,选择其中无脑血管疾病的51例进行观察。分别统计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时正常脑血管各主要分支的显示率;归纳大脑前动脉A1段、大脑中动脉M1段及大脑后动脉P1段在平面上的投影规律并分析总结了脑动脉的正常解剖学特征及其变异。结果:①脑底动脉变异较大;②颈内动脉照影时OA、AChA、ACoA、PCoA、ACA和MCA的显示率分别为96.1%、92.2%、52.9%、69.6%、100%和100%;③椎动脉造影时PICA、AICA、BA、SCA、PCA和PCoA的显示率分别为66.7%、62.7%、100%、70.6%、80.4%和41.2%。结论:①尽管脑底血管实际解剖关系较为复杂,但造影时反映到平面上可简捷的用“水平、上升、下降”等来描述血管的形态和走行;②虽然是平面图像,通过调整投照体位仍可非常逼真的反映血流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6.
目的:基于R语言探析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有关中药灌肠治疗UC的方药信息,建立“UC中药灌肠治疗方药信息数据库”,使用R语言软件对用药频次、用药关联及药物聚类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得到有效处方1270首,涉及中药220味,总用药频次10032次,使用频次>100次的药物中以清热药最多,止血药、补虚药次之。四气以寒性药为主,五味以苦味药最多。关联规则分析提示白及、黄连、黄柏、地榆、白头翁之间存在较强关联;聚类分析获得3类。结论:UC的灌肠治疗以清热药、止血药为主,核心药物有白及、黄连、黄柏、地榆、白头翁,治疗大法为清热化湿解毒、凉血止血,兼以收敛固涩、健脾益气。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早期机械通气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收治8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一组为观察组,采取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氧分压、血碳酸氢根及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脓毒症、器官衰竭、肺部感染、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治疗严重多发伤的效果较为理想,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维持患者正常呼吸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清肠化湿方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白介素6(IL-6)反式信号转导trans-signaling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机制是否与调控IL-6 trans-signaling有关。方法: TNBS法制备小鼠结肠炎模型,药物干预后,ELISA法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6、糖蛋白130(gp130)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观察结肠黏膜IL-6、gp130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sIL-6含量、IL-6及gp13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小鼠明显增高。清肠化湿方可以降低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结肠sIL-6水平(P<0.01),降低IL-6及gp130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清肠化湿方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发挥良好抗炎效应,可能与调控IL-6 trans-signaling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远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5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依据血糖结果分为糖尿病前期组56例和糖代谢正常组109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临床特征,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发病后1年的预后情况。结果 脑出血预后不良与年龄、血肿量、破入脑室、血肿扩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感染、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有关。与糖代谢正常组相比,糖尿病前期组除了入院后的HbA1c外,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糖尿病前期组更容易出现血肿量增大、NIHSS评分升高、破入脑室及并发感染状况。糖尿病前期组脑出血预后不良发生率为71.43%,高于糖代谢正常组的3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前期脑出血患者病情更重,预后更差,临床需关注糖尿病前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0.
屎毒症病人因为长期不断透析,加上透析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产生.使尿毒症病人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及不合作行为.血液透析护士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指导病人透析期间合理饮食和用药.积极观察血压及病情变化,做好内痿护理,从而使病人身心愉快,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