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许履和教授是孟河医派临床大家,以治外科疑难杂症、危重症候见长。许老认为梗阻性疾病病机为胃气上逆,腑气不通,治以辛开苦降、调畅气机;乳腺类疾病多因气机不畅,血瘀痰凝,当理气疏络,兼以化痰活血;男子前阴诸病,实则治肝,虚则治肾;腺体类疾病,当理气、清火、化痰三法并用。许老长于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在治法上灵活选择内服外用,同时重视情志因素,强调应开导患者,减轻其精神顾虑,可提高疗效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2.
隋·巢元方等所著《诸病源候论》(以下简称《巢源》),是我国第一部病理证候学专著。它对有关泌尿生殖(以下简称“本系统”)病源候的论述,至今鲜见专题介绍,笔者有鉴于此,仅就巢氏论本系统病源  相似文献   
13.
艾灸为主治疗下肢慢性溃疡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促进体表慢性溃疡愈合的临床疗效及改善创面微循环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慢性难愈性体表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给予生肌玉红膏覆盖创面,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疗程均为15d。分别于治疗后第3、7、14天切取溃疡中心肉芽,采用MPIAS2500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检测创面肉芽微血管密度(MVD),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测血红蛋白(Hb)含量,722分光光度仪检测羟脯氨酸(Hyp)含量,并采用照相法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治疗组MVD、创面肉芽Hb含量、肉芽Hyp含量及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生肌玉红膏能通过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体表慢性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5.
16.
加味暖脐散敷脐对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加味暖脐散敷脐对胃肠手术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胃肠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试验组术后12h起应用加味暖脐散敷脐,胶布封贴;对照组仅胶布封贴脐部。于术后18h起观察肠鸣音出现及肛门排气时间,并分别于术前1d、术后3d、5d检测血清胃动素(MOT)及促胃液素(Gas)。[结果]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MOT及Gas水平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味暖脐散敷脐具有明显的促进胃动力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胶原海绵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疗效与机制。方法实验组在细胞培养孔中加入含8 U胶原酶的0.2 ml PBS 2 mm×2 mm×2 mm正方体胶原海绵;对照组仅加入含8 U胶原酶的0.2 ml无菌的PBS液体。培养24 h后测血管内皮细胞增殖(MTT实验)、迁移(划痕实验)、及免疫蛋白印迹检测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整合素(Integraαv)。结果细胞培养后24 h,实验组可以显著促进HUVEC的增殖,增殖率达86%;实验组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迁移加快,12 h细胞迁移完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VEGF、Ang1及Integraαv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控制组,其中以整合素аv蛋白表达增加尤为显著,增加了80%。结论胶原海绵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迁移,其中促进迁移的作用较强,机制之一为提高了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ANG1、Integraαv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青敷膏外敷治疗急性淋巴管炎(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淋巴管炎(下肢丹毒)住院患者60例,其中20例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青霉素组),40例在常规使用抗生素(青霉索)基础上局部外敷青敷膏(加用青敷膏组),且在治疗过程中,完善皮肤以及饮食生活方案,促进患者康复,分析统计治疗效果。结果:青霉素组治愈9例,治愈率为45.0%,加用青敷膏组治愈38例,治愈率为95.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抗生素并且联合青敷膏局部外敷,能提高急性淋巴管炎(下肢丹毒)的治愈率。青敷膏不仅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的功能,而且能够显著提高血管活性,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研究β-L-2',3'-双脱氧-5-氟胞苷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从2.2.15细胞培养液中提取乙肝病毒DNA,用DNA印迹法分析药物对乙肝病毒DNA复制的影响。观察药物对人T-成淋巴样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狭线印迹法检测人T-成淋巴样细胞的线粒体DNA。结果:β-L-2',3'-双脱氧-5-氟胞苷对乙肝病毒DNA合成的半数抑制浓度为0.05μmol/L,但其抗乙肝病毒作用是可逆的。对人T-成淋巴样细胞的半数生长抑制浓度为67μmol/L。选择指数远高于2',3'-双脱氧胞苷。在浓度高到足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达90%以上时,对细胞线粒体DNA合成并无影响。结论:β-L-2',3'-双脱氧-5-氟胞苷在体外有较强的选择性抗乙肝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发病机理复杂、发病急、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急腹症。 90年代以来经过不断探索 ,其疗效得到了明显提高。笔者自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 4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0例中 ,男 2 2例 ,女 18例。年龄 2 5~ 75岁 ,平均 4 7岁 ;病因 :胆道疾病 2 3例 ,酗酒、高脂肪、暴饮暴食 14例 ,不明原因 3例。1.2 诊断依据 所有检查均在入院 2 4h内完成。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在2 0 0 0年杭州全国第八届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上拟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