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患者女,20岁,7个月时右睑部出现米粒般大小肿物,随年龄增长肿瘤进行性增大并逐渐影响进食,患者出现头痛、头胀、右眼视力丧失,右耳听力下降及肿物破溃等症状,于2007年12月3日入院.  相似文献   
12.
经胸骨正中手术切口感染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方法修复经胸骨正中手术切口感染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1997年12月~2006年12月,分别用胸大肌内侧头肌瓣、胸大肌瓣、上蒂腹直肌瓣及大网膜移位修复经胸骨手术切口感染创面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8~72岁,平均52岁。合并糖尿病8例,肺炎及心力衰竭4例,脓胸3例,慢性肺功能不全4例,恶性肿瘤1例,严重肥胖6例。11例为较新鲜裂开创面,2例为慢性创面。创面范围10cm×5cm~22cm×10cm。结果3例分别于术后3d因血管吻合处破裂大出血、肺炎及癌转移死亡。其余10例伤口期愈合6例,随访6个月~5年,均无复发;2例切口皮肤拉拢缝合处部分皮肤坏死,经再次手术扩创植皮后愈合;2例创口引流处感染,经换药愈合。结论创面较小且位于手术切口上端者适合用胸大肌内侧头肌瓣修复;创面较大且位于切口上端者适合用全胸大肌瓣修复;创面较小且位于切口下端的适合用上蒂腹直肌瓣修复;创面较长可联合应用胸大肌瓣、上蒂腹直肌瓣修复创面;创面巨大合并重要脏器外露时,可用大网膜移位修复创面。残余创面可经植皮及换药愈合。  相似文献   
13.
烧伤早期严重感染集束治疗策略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严重感染集束治疗(SBT)策略在严重烧伤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实施情况及作用。方法95例重症烧伤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52例。记录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发生率、28d病死率和6h、24h集束治疗的依从率,logistic回归分析6h、24h集束治疗指标与感染、感染性休克发生及28d病死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28天病死率、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EGDT)是烧伤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气分析测定、EGDT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与28天病死率密切相关(P〈0.05)。烧伤感染、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和28天病死率均与SBT方案的执行情况密切相关。观察组感染集束治疗指标的依从性仅为51.9%和63.2%。结论SBT方案能减少烧伤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发生,降低病死率,但依从性尚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烧伤患者治疗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社会回归问题日益受到关注[1],创伤愈合的目标也从解剖愈合逐渐过渡到重视外观恢复与组织功能重建的"完美愈合".烧伤早期治疗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2].有学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大力倡导早期康复治疗[3].目前,将康复治疗的理念融入烧伤早期治疗,已成为提高烧伤救治质量的重要课题.我们设计此临床研究,以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在烧伤临床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后期功能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的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烧伤总面积31%-70%,Ⅲ度烧伤面积〉11%的重症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两组均自烧伤后第1天开始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试验组采用普通饮食喂养加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喂养。分别于营养治疗前、烧伤后第1、3、7、10、14、21天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计算每日氮平衡,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烧伤后第14、21天.试验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和总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烧伤后第10天起,试验组的氮平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能改善严重烧伤患者的氮平衡,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巨大剔骨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巨大剔骨皮瓣修复危及生命的难治性创面的临床价值和经验。方法在保留肢体软组织的情况下,手术高位截断肱骨、股骨或行髋关节、肩关节离断术,形成血供丰富的巨大剔骨肌皮瓣,用于修复肿瘤术后放射治疗、躯干恶性肿瘤切除后以及高压电烧伤形成的危及生命的巨大难治性创面。结果7例巨大剔骨肌皮瓣血运良好全部成活,术后创面得到有效覆盖,疼痛明显减轻,全身情况好转,生存质量提高。7例中4例治愈,3例最终因原发肿瘤转移或并发症死亡。结论应用肢体巨大剔骨肌皮瓣能有效覆盖和修复巨大危及生命的难治性创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经过慎重选择手术指征的病例不失为牺牲局部保存整体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婴幼儿烧伤合并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4年医院收治的12例烧伤合并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病史、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结果12例均为秋冬季节发病,腹泻物为蛋花汤样或稀水样便,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腹胀;其中6例(50%)有腹泻患儿接触史;易引起医院感染流行;腹泻发病时间:入院前3例,入院后1~5d1例,5~lOd2例,10~20d2例,≥20d4例,6例开始感染时仅表现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2~4d后出现腹泻;病程为3~lOd;烧伤创面经保痂、换药、抗感染及手术等综合治疗,创面愈合出院。结论秋冬季节烧伤的婴幼儿出现蛋花汤样或稀水样便,大便常规无红、自细胞要高度警惕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隔离、加强无菌操作是防止感染扩散的有效措施;止泻、补液、防止创面感染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毒素受体 CD14 C 15 9T基因多态性与烧伤后严重脓毒症易感性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118例健康献血员和 16例烧伤面积大于 6 0 %全身体表总面积的患者 ,通过分析Hae 消化聚合酶链反应 (PCR)产物的片段 ,对其进行 CD14 C 15 9T基因多态性检测。研究 CD14基因型的分布与严重脓毒症易感性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16例烧伤患者的等位基因频率 (C4 3.7% ,T5 6 .3% )及基因型分布 (C纯合子占 12 .5 % ,C/T占 6 2 .5 % ,T纯合子占 2 5 .0 % )与健康献血员一致。发生严重脓毒症患者与非脓毒症患者基因型分布明显不同 ,严重脓毒症组 T等位基因频率 (71.4 % )高于非脓毒症组 (44 .4 % ) ,TT纯合子患者发生严重脓毒症的比例有所增高。结论  CD14 C 15 9T基因多态性可能对烧伤后严重脓毒症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烧伤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人白细胞 DR抗原受体 (HL A DR)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选取临床烧伤患者 30例 ,依据病程长短选取病程中 1~ 5个时间点静脉采血 ,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 HL A DR的表达率 ,并根据烧伤程度分组进行分析。结果 :伤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HL A DR的表达率明显降低 ,降低程度及持续时间与伤情有关 ,特重烧伤患者与中度烧伤患者〔(4.30± 1.5 0 ) %比(13.86 %± 2 .4 0 ) %〕、中度烧伤患者与轻度烧伤患者〔(13.86± 2 .4 0 ) %比 (5 8.80± 5 .6 0 ) %〕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 <0 .0 1)。结论 :单核细胞 HL A DR的表达率是反映免疫功能的简单实用的指标。重症烧伤后免疫麻痹可持续较长时间 ,必要的免疫加强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0岁,7个月时右睑部出现米粒般大小肿物,随年龄增长肿瘤进行性增大并逐渐影响进食,患者出现头痛、头胀、右眼视力丧失,右耳听力下降及肿物破溃等症状,于2007年12月3日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