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6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MRI特征。方法对80例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MRI检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RI检查显示偏头痛组中有42例脑白质损害,表现为皮质下脑白质内等T1、长T2信号影,T2Flair高信号;对照组中有9例脑白质损害。偏头痛组脑白质损害的比例(52.5%)明显高于对照组(11.3%)(χ2=31.34,P0.01)。偏头痛组中有先兆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比例(68.6%,24/35)明显高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40.0%,18/45)(χ2=15.58,P0.01)。结论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MRI表现与其它原因引起的脑白质病变类似。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且有先兆偏头痛者较无先兆偏头痛者更高。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DWI成像技术在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脊髓型颈椎病(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及影像学证实为CSM患者,22例非CSM患者行颈髓MRI和扩散加权成像,分析病变表现并测量其ADC值。结果:48例均获得弥散加权图像和弥散系数。CSM患者受压部位ADC值明显高于邻近部位和正常颈髓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CSM脊髓受压部位T2WI出现高信号,ADC值增高;9例T2WI表现为等信号,其中有6例表现为脊髓受压部位ADC值增高,DWI显示不同信号组受压部位平均ADC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信号组受压部位与相应邻近正常部位平均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可以通过受压脊髓ADC值改变更早的判断脊髓内部变化,比常规T2WI能更早、更准确显示脊髓受压的情况,从而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鞍区脑膜瘤的MRI特征,以提高其MRI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5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鞍区脑膜瘤MRI征象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中鞍隔脑膜瘤1例,鞍旁脑膜瘤4例,MRI对其形态特征、信号特点、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侵犯方向、范围能清楚显示.结论 MRI对鞍区脑膜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汞(mercury,Hg)是有很强的神经毒性的金属,即使是低水平暴露也会损害神经系统,大脑皮层也是Hg神经毒性作用的敏感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的MRI形态及信号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脊柱结核与68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结果 脊柱结核多发生于椎体前半部,以相邻多发和弥散形式出现,转移瘤多以单发形式出现,多发生于椎体中后部及附件,多发时多呈跳跃式分布。结核常累及椎间盘,而转移瘤较少累及椎间盘。结核椎体外肿块呈长条梭形,多呈周边强化或无强化。转移瘤的椎体外肿块呈半圆形,多为均匀强化,周边强化少见。结核多呈不规则长T2高信号,骨皮质破坏一般较小,低信号骨皮质向外移位较少,而转移瘤的骨皮质则多呈较多点状虫蚀状破坏,骨皮质多有向外移位征象,信号相对较均匀。结论 根据病变的信号特点及椎体骨皮质破坏情况及椎旁组织形态及信号差异,椎间盘破坏情况可较明确做出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17.
计算机辅助病案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在医学影像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病案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把150名大四见习期末影像诊断本科学生随机分成四组,实验组给予20个影像学病案和放射学学术讲座,A组计算机辅助并互动教学;B组计算机辅助教学无互动环节;C组以教科书内容和影像图片进行教学;D组无病案教学作为对照组。结果多选题测试成绩表明A、B、C组都有提高(分别为+10.6%、+15.7%、+13.5%),并有统计学差异,D组无明显提高(+2.7%);影像读片测验成绩A和B组提高最明显都为(+15.8%,P〈0.001),C组(+10.8%,P〈0.05),D组无明显提高(+8.1%)。结论医学影像学应用计算机辅助病案教学(有无互动)都可提高学生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朱建忠  梁颖茵  朱荣兰  姚璐  徐雪  周香雪 《吉林医学》2010,31(22):3670-3672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PD合并精神障碍患者268例,其中阳性症状为主者93例,阴性症状为主者175例,皆符合CCMD-3和ICD-10的诊断标准,两者进行对照,观察共12周。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价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的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对幻觉等阳性症状改善明显,对意志缺乏、兴趣缺乏等症状改善不明显,部分患者运动障碍较前加重。结论:利培酮对治疗PD幻觉等阳性精神症状的患者疗效肯定,并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目前对于铜蓝蛋白在WD、WD携带者及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尚不一致。文中探讨检测血清铜蓝蛋白在WD、WD携带者和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WD携带者的临床表现和铜代谢规律。方法确诊的WD患者60例,WD携带者30例,合并病毒性肝炎的WD携带者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20例。对所有入组者进行病史采集、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检测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以及铜代谢指标检查,包括脑脊液铜、血清铜、青霉胺排铜试验前后24 h尿铜。同时进行神经影像学、腹部B超、肝功能、肝炎标志物检查。结果 WD患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健康人,排铜试验后尿铜显著高于健康人。WD携带者铜蓝蛋白异常者高达73%,其铜蓝蛋白水平介于健康人和WD患者之间。合并病毒性肝炎的WD携带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0.1 g/L且随肝功能波动,其尿铜略高于健康人,排铜试验后尿铜高于健康人。单纯病毒性肝炎患者铜蓝蛋白水平仅轻度降低。结论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有助于鉴别WD、WD携带者和其他肝病。病毒性肝炎多导致铜蓝蛋白水平轻度异常;WD携带者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铜蓝蛋白水平显著下降。WD携带者的铜蓝蛋白水平常介于健康人和WD患者之间,可作为WD携带者的诊断依据。WD携带者存在轻微铜代谢异常,但无临床症状,不需进行排铜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中缝背核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阳性神经元的改变,推测其在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模型组、对照组各10只,模型组大鼠经皮下注射CCl4结合饮用酒精14周,应用NADPH—d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中缝背核NOS阳性神经元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中缝背核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直径变小、染色强度变浅。结论肝硬化影响了大鼠中缝背核NOS阳性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