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为了探讨膀胱壁异常改变,我们对就诊于我们科室的96例膀胱壁异常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96例患者,男85例,女11例,年龄58~83岁.临床表现有尿频,尿不畅、淋漓不尽、小便溢出等下尿道梗阻症状.经临床确诊导致以上症状的原发疾病有:前列腺增生69例,术后尿道狭窄7例,膀胱颈肥厚11例,膀胱神经机能障碍2例,急性膀胱炎7例.  相似文献   
32.
朱婷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476-477
目的探讨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5例,给予阿司匹林、血栓通及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组患者用药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36%,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瓜子金发酵液中所含总皂苷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提取瓜子金发酵液中的总皂苷,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试验模型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和热板试验观察镇痛作用;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和剂量毒性效应的关系。结果:瓜子金发酵总皂苷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减少冰醋酸刺激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及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小鼠灌胃最大耐受剂量13.3g.kg-1,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00倍。结论:瓜子金发酵总皂苷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34.
医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该文深入探讨了医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面临的现实背景,并在梳理分析现阶段医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存在信息技术融合层次较低、教学主体信息化能力较弱、医药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实施教学革命,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开展全方位能力培养,增强教学主体信息化能力;以创新为导向,积极打造医药职业教育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利用HCV体外培养细胞模型,观察C型凝集素CLEC4M对于HCVcc易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GV166-CLEC4M慢病毒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获取的慢病毒转染Huh7.5细胞,获得稳定过表达CLEC4M的Huh7.5细胞系(即Huh7.5-CLEC4M),Western印迹和RT-PCR检测CLEC4M的过表达情况。利用HCVcc病毒液感染过表达CLEC4M的Huh7.5细胞系,并设置单克隆抗体干扰组及甘露聚糖干扰组,检测CLEC4M对HCVcc感染性的变化。结果 Huh7.5细胞系获得稳定过表达的CLEC4M。Huh7.5-CLEC4M获得对HCVcc的高度易感性。经鼠抗人CLEC4M单克隆抗体和甘露聚糖干扰后,Huh7.5细胞的感染效率较前降低。结论 C型凝集素CLEC4M影响细胞对HCVcc的易感性,可能与HCV的嗜肝性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广西1991-2009年≥18岁城乡成人居民高血压流行趋势,为制定和指导居民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调查资料,选取广西6市县≥18岁城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不同年份、地区、性别、年龄段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流行趋势。结果广西6市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从1991年的9.6%(标化率为11.7%),增至2009年的28.7%(标化率为24.2%),增长速度为198.9%,18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3%。城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但农村居民高血压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365.5%比96.9%,P0.05)。值得关注的是从2006年后城乡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增长速度高于男性居民(213.0%比184.2%,P0.05),且以农村女性居民增幅最快(405.9%)为特点。结论广西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仍然处于快速增长期,尤其是农村女性居民增长速度最快,应加强对高危居民高血压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征及其与BA发生、BA患者肺功能、病情程度以及临床表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7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研究组,以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2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各项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分别根据临床表型、肺功能以及病情程度将研究组患者划分为相应亚组,对比各亚组间各项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以明确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各项相关生长因子的表达特征;分析各项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与各亚组间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VEGF、EGF、bFGF、PDGF-AA、PDGF-BB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受检者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嗜酸粒细胞表型患者的VEGF、EGF、bFGF、PDGF-AA、PDGF-BB表达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表达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FEV1<50%患者的VEGF、EGF、bFGF、PDGF-AA、PDGF-BB表达水平与FEV1≥50%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亚组、中度亚组与重度亚组间VEGF、EGF、bFGF、PDGF-AA、PDGF-BB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VEGF、EGF、PDGF-AA表达水平与BA疾病发生间具有高度相关性,P<0.05;VEGF、EGF、bFGF、PDGF-AA、PDGF-BB与BA临床不同表型、肺功能及病情程度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EGF、b FGF、PDGF、VEGF表达水平与健康者比较具有明显特征,并且各项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表型、肺功能以及病情程度具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10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近中期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双眼植入虹膜固定型10L患者89例,屈光度范围-6.00-24.00D。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计数、眼压(10P),以及3、4、5mm瞳孑L直径下像差均方根(RMS)值、调制传递函数(MTF)值。术前术后各指标变化采用配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178眼均一次性成功植入虹膜固定型IOL,术后随访2-48个月。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占80%,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7,P=0.003)。术后残余屈光度(-0-36±0.53)D。患者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角膜内皮计数较术前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90,B=0.01)。术后高阶像差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瞳孔直径下的术后MTF值较术前稍有提高f5mm瞳孔直径下的高频空间除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固定型10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安全有效.具有可逆性、可预测性等优点.并能够提供较好的术后视觉质量。但是虹膜固定型10L对角膜内皮、晶状体、虹膜的远期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9.
随着内镜被引入整形外科,隆乳术由传统的盲视操作变为监视器可视操作,其准确安全、创伤小、易控制出血、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显而易见。但是由于内镜手术的操作与观察不在同一平面,也增加了手术以及手术护士配合的难度。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我院采用内镜假体置入隆乳手术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此,我们总结了内镜辅助下的隆乳手术配合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气管切开病人ICU内肺部感染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其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3月~2011年3月ICU病房收治,并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人共22例.对22例患者进行深部痰液提取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了解所感染茵群的种类、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肺部感染原因,探究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经痰培养和血培养获得肺炎链球茵9例,铜绿假单胞茜8例,耐甲氧西林金葡茵3例,鲍曼不动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各1例.病人ICU内肺部感染主要由于病人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呼吸机的使用、ICU病房无茵环境遭到污染.结论 积极分析感染原因,根据痰液情况,适度湿化呼吸机,严格管理ICU病房环境,加强无菌意识,对病人术后气管切口进行有效护理可有效预防、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