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检测解脲脲原体(Uu)是否携带介导对红霉素耐药的msr基因,并分析其在Uu两生物群间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72株Uu临床株对红霉素的体外耐性,PCR检测msrA、msrB、msrG、msrD基因,并对Uu进行PCR分群.结果 72株Uu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是≤0.125 μg/ml≥128 μg/ml,MIC_(50)为32 μg/ml,MIC_(90)≥128μg/ml.分群结果示Parvo生物群51株,占70.83%,T960生物群21株,占29.17%.共检测到msrD基因的Uu24株,msrB基因12株,msrA基因1株,没有发现Uu菌株携带msrC基因.5株Uu同时检测到msrB和msrD基因,1株Uu同时检测到msrA、msrB和msrD基因.以MIC≥8μg/ml为耐药判定值时,两生物群对红霉素耐药性无显著差异,msrB基因主要分布在T960生物群.结论 Uu临床菌株携带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的msr基因(包括msrA、msrB、msrP),msrB基因主要分布在T960生物群.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标准株及临床分离株体外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及游离状态与形成生物被膜后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 对Uu标准株3、8血清型(Uu3、Uu8)及从女性患者宫颈中分离鉴定的21株Uu临床株进行体外培养后,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生物被膜形成,并在生物被膜形成前后进行约敏测定(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配对秩和检验及x2检验分别比较Uu游离状态及形成生物被膜后最低抑菌浓度间及耐药率间的差异.结果 Uu3、Uu8及21株Uu临床株均具有体外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Uu形成牛物被膜后对四环素、红霉素及环丙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较游离状态明显增高(P<0.001).Uu形成生物被膜后对红霉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及0.035),但对四环素的耐药率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293).结论 Uu标准株及临床株均具有体外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Uu形成生物被膜后对抗菌素的抵抗力增加,出现了多重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23.
先证者(Ⅲ8)女,26岁。出生后约10天躯干四肢出现水疱,每于轻微搔抓或摩擦后局部起大小不等的水疱。随年龄增大症状有所加重。伴有剧烈的瘙痒,起疱和瘙痒夏季明显加重,冬天缓解。先证者5岁开始躯干、四肢关节部位出现细小坚实白色的粟丘疹,同时也见许多类似扁平苔藓红白色丘疹,并缓慢增大至直径约10mm大小。查体:发育正常,智力正常。皮肤专科情况:躯干四肢见较多水疱及大疱,全身关节部位可见大小不等分布较密集的粟丘疹。头发分布正常,部分指趾甲呈营养不良改变。先证者白色丘疹损害的组织切片标本光学显微镜显示,存在不成熟的胶原束和不定形…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标准株及临床分离株体外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及游离状态与形成生物被膜后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 对Uu标准株3、8血清型(Uu3、Uu8)及从女性患者宫颈中分离鉴定的21株Uu临床株进行体外培养后,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生物被膜形成,并在生物被膜形成前后进行约敏测定(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配对秩和检验及x2检验分别比较Uu游离状态及形成生物被膜后最低抑菌浓度间及耐药率间的差异.结果 Uu3、Uu8及21株Uu临床株均具有体外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Uu形成牛物被膜后对四环素、红霉素及环丙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较游离状态明显增高(P<0.001).Uu形成生物被膜后对红霉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及0.035),但对四环素的耐药率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293).结论 Uu标准株及临床株均具有体外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Uu形成生物被膜后对抗菌素的抵抗力增加,出现了多重耐药现象.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bility of standard strain and clinical isolates of Ureaplasma spp. to form biofilms in vitro and to compare the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of sessile cells and their planktonic counterparts. Methods A total of 21 Ureaplasma wealyticum(Uu) isolates recovered from femal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ervicitis and Uu serovar 3 and Uu serovar 8( Uu3, Uu8) were includ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identify biofilm formation. Conventional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s and biofilm susceptibility assays for tetracycline, erythromycin and ciprofloxacin were carried out. The paired rank sum test and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IC and the minimal biofil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The x2 test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of global resistance percentages between planktonic cells and sessile cells. Results Uu3, Uu8 and 21 Uu isolates all can form biofilms in vitro.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sessile cells compared with planktonic cells were obviously higher for tetracycline, erythromycin and ciprofloxacin (P <0.001). Global resistance percentages between planktonic cells and sessile cells were different for erythromycin (9.52% vs 61.90% , P < 0. 001), ciprofloxacin ( 80. 95% vs 100% , P = 0. 035 ) and tetracycline (4. 76% vs 14.29% , P =0.293). Conclusion Uu isolates and Uu1, Uu8 all can form biofilms in vitro, and biofilm formation can strengthen resistance of Uu to antibiotics, even multidrug resistance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25.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州地区特应性皮炎(AD)患儿常见变应原,为AD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ELISA检测138例AD患儿血清特异性IgE(sIgE),并分析其吸入组、食入组变应原;其中43例患儿同时接受了用于检测日常接触类变应原的皮肤斑贴试验,分析其结果分布特征.结果:吸入性特异性总IgE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为57.97...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倍他米松新霉素软膏治疗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湿疹病人分为2组。A组每日早晚用倍他米松新霉素软膏,B组每日早晚用新氢松软膏,疗程均2 wk。疗程结束后评价靶部位总积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共入选58例,A组和B组各29例。治疗后,A组总积分由9.3±s1.3(用药前)下降至1.4±2.6(用药后d 7)和0.4±1.6(用药后d 14),B组总积分由9.4±1.6(用药前)下降至2.3±2.3(用药后d 7)和0.3±0.8(用药后d 7),2组各时间点,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d 7,A组有效率83%,B组72%,2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治疗d 14,A组有效率90%,B组97%,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2组均无局部和系统不良反应。结论:倍他米松新霉素软膏治疗湿疹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7.
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英文缩写 HPV)感染导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免疫功能低下或有缺陷者容易感染。但是,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之后仅有一部分个体发展成肉眼可见的尖  相似文献   
28.
巨细胞病毒(CM V)感染在新生儿和免疫抑制患者中可导致明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CM V引起皮肤感染少见,即便是在高危患者中。作者报道1例早产但免疫功能大致正常的新生儿感染CM V,皮肤表现为会阴丘疹、糜烂和溃疡,该诊断首先由皮肤病理提示,之后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CM V的传播方  相似文献   
29.
DeWitt  C.  A.  Bishop  A.  B.  Buescher  L.  S.  Stone  S.P.  朱国兴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8):45-45
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H IES)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缺陷性疾病,表现为血清IgE水平升高、皮肤湿疹、反复皮肤感染和特征性的肌肉骨骼表现。作者报道2例在本院就诊的患者并回顾当前文献。患者1是一18个月大的非裔美国男孩,伴有复发性葡萄球菌冷脓肿、肺炎和菌血症。该患者皮肤严重湿疹  相似文献   
30.
背景:维生素A作为一种抗皱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领域。然而,其光不稳定性和潜在皮肤刺激性使其作为通用化妆品组分的地位受到挑战。目的:本研究旨在光线性皮肤病患者中评价一种新合成的光稳定性维生素A衍生物(视黄基-N-甲酰-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的疗效。视黄基-N-甲酰-天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