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海洛因依赖对大鼠伏隔核的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影响。方法 将8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海洛因诱导组,两组大鼠均采用剂量递增法分别经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和海洛因,连续注射7 d,建立海洛因诱导位置偏爱模型。实验第8天将2组大鼠断头取脑,剥离伏隔核,提取RNA进行转录组学检测,分析海洛因依赖大鼠伏隔核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根据DESeq2 P值<0.05 |log2样本间表达量比值|>0筛选标准,海洛因依赖大鼠的测序数据共926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410个,下调基因516个。GO功能富集中,生物过程(BP)分析,与对照组相比,Heroin组在突触可塑性的调节、谷氨酸受体信号通路的调节、长时程突触增强效力等方面上调,在固醇、酒精及有机羟基化合物等的代谢及生物合成过程方面下调。细胞组成(CC)方面提示谷胱甘肽突触基因表达升高,核糖体、内线粒体膜蛋白复合物等基因表达下降。分子功能(MF)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基本生化活性中的基因表达升高,核糖体的结构成分等基因降低。KEGG通路富集中海洛因组在MAPK信号通路、黑色素生成和胆碱能突触等方面上调;在类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察吗啡依赖大鼠戒断期额叶联络皮层脑电活动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吗啡模型组(n=10),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连续7 d,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型。比较各组大鼠戒断期CPP测试的变化及戒断症状的评分情况;记录戒断期大鼠额叶联络皮层的脑电活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戒断d3、d5在白箱内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戒断症状评分在戒断d1-d3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戒断d3脑电活动出现α波及β波明显减少,δ波显著增多(P<0.01),θ波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吗啡依赖大鼠急性戒断期额叶联络皮层脑电活动存在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机能实验学是医药院校一门基础实践性学科,其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机能实验学主要以满足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需要,对药学等其他专业多数仅在开设的实验数量上有所调整,这远远不能满足有关专业特色培养的需要.针对药学方向不同专业的特点应从实验内容、目的要求以及综合实验方案的设计等方面有所改革;同时药学专业机能实验教学与科研、药品生产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机能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知识、达到学用结合,以突出其药学专业特色,更好地发挥机能实验学的教学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青年猫与老年猫大脑皮层第一躯体感觉区(SI区)髓质中胶质细胞和S100蛋白免疫阳性细胞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阳性细胞的年龄相关性形态学变化, 探讨该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老年性躯体感觉功能衰退中的意义.方法 选青年猫与老年猫各4只,用改良的Holzer结晶紫染色显示SI区髓质中所有胶质细胞,并用成年动物Golgi法显示其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显示S100蛋白免疫阳性(S100-IR)细胞及GFAP免疫阳性(GFAP-IR)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计数SI区髓质中的胶质细胞、S100-IR细胞及GFAP-IR细胞的数量,测定S100及GFAP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和阳性细胞面积比.结果 与青年猫相比,老年猫SI区髓质中胶质细胞、S100-IR细胞及GFAP-IR细胞密度显著增加(P<0.01),S100-IR细胞及GFAP-IR细胞占胶质细胞的比例均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平均吸光度值及阳性细胞面积比也显著增大(P<0.01);星形胶质细胞胞体膨大,突起稠密、粗大.结论 衰老过程中,猫SI区髓质中存在明显的反应性胶质化, 其中星形胶质细胞对衰老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5.
麻醉医学专业本科生麻醉生理学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生理学是麻醉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如何提高麻醉生理学教学质量,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首先要安排高素质授课者,认真研讨教材,精心准备教案,提高授课人员的教学艺术。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麻醉生理学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大鼠颞叶联络皮层(temporal association cortex,TeA)脑电变化与觅药行为产生的关系。方法:运用大鼠脑立体定位技术对TeA区进行电极埋藏,通 过CPP视频系统结合脑电无线遥测技术,分别实时记录手术对照组(n=10)、海洛因诱导CPP组(n=20)大鼠TeA区黑、白 箱停留状态、黑-白箱穿梭和白-黑箱穿梭时脑电变化,分析其各脑电波百分比差异。结果: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海洛 因诱导CPP组大鼠在黑、白箱停留状态,左、右侧TeA区θ波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P<0.01);大鼠黑-白箱、白-黑箱 穿梭时,海洛因诱导CPP组左、右侧TeA区δ波百分比显著减少(P<0.01),β波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尤其表现为β2 波显著增加(P<0.05,P<0.01)。与海洛因诱导CPP组大鼠黑箱停留状态比较,黑-白箱穿梭时右侧TeA区θ波百分比显著 减少,β波百分比显著增加,尤其以β2波增加明显(P<0.01);与海洛因诱导CPP组大鼠白箱停留状态比较,白-黑箱穿 梭时右侧TeA区θ波百分比显著减少(P<0.01),但β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洛因诱导CPP大鼠右侧TeA 区快波(β,β2)频率增加,伴有θ波频率的相应减少,可能与海洛因诱导CPP大鼠觅药行为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记录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 (CPP)大鼠顶叶联络皮质 (PtA)区脑电变化,分析其与觅药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大鼠PtA区脑立体定位电极埋藏,分成手术对照组和海洛因诱导组,后者制作海洛因依赖模型。利用CPP视频系统结合脑电无线遥测技术,记录各组大鼠在黑白箱停留、黑-白箱穿梭和白-黑箱穿梭时大鼠PtA区脑电变化,分析其各波百分比的差异。结果 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海洛因诱导组大鼠黑、白箱停留时,遥测脑电各波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海洛因诱导组大鼠穿梭时,与其停留状态脑电比较,右侧PtA脑电δ波百分比增加,β波、β2波百分比降低 (P<0.05,P<0.01),左侧PtA区脑电β波、β2波百分比也显示减少 (P<0.05,P<0.01)。进一步将海洛因诱导组大鼠穿梭时脑电与手术对照组大鼠穿梭时脑电相比,海洛因诱导组大鼠仅在白-黑穿梭时,左、右侧PtA区δ波百分比降低、θ、α、α1波百分比增高 (P<0.05),而黑-白箱穿梭时,PtA脑电百分比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洛因诱导的CPP大鼠穿梭时PtA区脑电变化与停留状态下脑电有所不同,但这种穿梭时脑电的改变,可能与大鼠伴药箱觅药行为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老年猫与青年猫视网膜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显示卜氨基丁酸(GABA)、神经丝蛋白(NF)阳性结构。显微镜下观察GABA、NF阳性反应,并计阳性细胞数。结果:老年猫、青年猫GABA免疫反应阳性结构均见于无长突细胞、内网状层、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层。老年猫NF阳性结构见于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青年猫无长突细胞未见阳性反应。与青年猫相比较,老年猫视网膜中GABA、NF阳性反应强于青年猫,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显著增加。结论:老年猫视网膜在衰老过程中呈现年龄相关的结构改变,这可能是造成视觉功能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与传统的PPT课件相比,Flash课件可以将文字、图形、音频、动画、视频等素材有机融合在一起,制作出界面美观、动静结合的高品质多媒体课件,在生理学教学中具有强烈的应用需求。针对当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中生理学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生理学Flash课件制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稳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