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0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索医用可降解材料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PGA)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取成年SD大鼠行腰1脊髓左半切洞损伤,植入医用可降解材料聚乙醇酸纤维,术后分期取聚乙醇酸纤维行改良三色染色,同时部分标本用抗GFAP单抗,抗NF单抗免疫组织化学特异性染色胶质细胞和社会轴突。结果:脊髓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突起附着PGA纤维迁移生长,随着时间较长,PGA纤维上细胞数量多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日间高容量血液滤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行血液灌流联合日间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未行血液净化治疗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血液生化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观察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21.6±12.3)d与(30.8±15.6)d]、治愈率高(72%与40%)、病死率低(16%与30%)(均P<0.05),但治疗费用相当.结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尽早行血液灌流联合日间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3.
人工股骨头假体植入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植入假体存在远期松动等并发症,从而导致手术失败.对于引起松动的主要原因,通常人们认为是磨损碎屑和应力遮挡所造成的骨质吸收.因此,对人工股骨头假体植入物的结构进行优化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骨再造理论与有限元结合的方法,用计算机模拟人工股骨头假体植入后股骨的再造行为,用截面吸收率和抗弯截面模量损失率定量分析假体所产生的应力遮挡效应.骨再造理论采用应变能密度作控制变量的表面再造理论,有限单元采用二十节点等参数单元.结果表明在所讨论的假体模型中,三种围领形式的假体所产生的骨吸收仅相差4%.三种长度直柄的假体所产生的骨吸收相差近30%,直柄长度的变化对应力遮挡效应有更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运用改良式切开重睑术的诊治体会。方法:对73例重睑患者采用改良式重睑成形术,观察其效果。结果:改良式重睑成形术中71例术后疗效较好,2例术后3周重睑消失,后再次手术成功。结论:改良式切开重睑术有于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感染科治疗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重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主要生化指标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主要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两组各项指标变化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70%,对照组有效率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有效加强解毒作用,减少血浆的使用量,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为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可进一步研究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RRM1、β-tubulin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Elivision plus法对93份NSCLC组织标本及60份正常肺组织标本染色,对比RRM1、β-tubulinⅢ表达的阳性率差异及NSCLC组织中RRM1、β-tubulinⅢ表达的相关关系。结果:RRM1阳性率在NSCLC小细胞肺癌组织为61.3%:在正常肺组织为88.3%,β-tubulinⅢ阳性率在NSCLC 64.5%,正常肺组织为85.0%,正常肺组织RRM1、β-tubulinⅢ表达阳性率高于NSCLC组织。相关性检验NSCLC组织RRM1、β-tubulinⅢ表达缺失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RRMI、β-tubulinⅢ在NSCLC组织常同时表达缺失。  相似文献   
37.
成年国人硬脑膜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8.
目的:模拟人行走时单腿负重状态的受力,测定断板、弯板危险点的位置。证明:槽形钢板抗弯强度及刚度比其他板大。方法:利用简化得到的股骨中段骨折加压钢板内固定模型,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加载测力,用静态电阻应变仪测应变值,然后分析。结果:TPACP和TRCP、TICP危险点分别位于板中央上方第1钉孔和板中央上方第2钉孔,TPACP横截面比TRCP、TICP分别小39%和30%,而危险点应力确小7.2%和14.77%。结论:实验证明了反弯受力对板危险点影响是正常受力6倍,当反弯矩是正弯矩1/4左右时,钢板就出现塑性弯形。钢板截面采用槽形比矩形可增加抗弯强度和刚度,降低应力遮挡效应。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缺损的整形修复方法。方法:肿瘤切除后采用局部皮瓣,邻位皮瓣,远位皮瓣,轴型皮瓣及全厚或中厚皮移植修复缺损。结果:治疗29例面部皮肤肿瘤,效果满意。结论:根据肿瘤的良恶性、大小、部位,选用不同方法修复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创面。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人工真皮/自体超薄皮片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2019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年龄18~70周岁难愈性创面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人工真皮+自体超薄皮片)及观察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人工真皮+自体超薄皮片),每组1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在全身状况稳定的情况下对难愈性创面进行彻底清创、止血,观察组行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人工真皮支架移植覆盖清创后的肌腱、骨骼外露创面,对照组仅行人工真皮支架移植。2周后行自体超薄皮片移植手术,术后定期换药直至创面愈合。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后1个月、3个月创面温哥华瘢痕评分(Vancouver scar scale,VSS)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1.50±0.58)d]相比对照组[术后(13.25±0.58)d]缩短(P<0.05)。创面愈合后1个月,观察组相比对照组VSS评分明显降低[(5.33±0.33)分vs.(7.75±0.48)分,P<0.01];创愈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V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3±0.37)分vs.(4.58±0.29)分,P<0.01]。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人工真皮/自体超薄皮片治疗难愈性创面能促进创面愈合、减少色素及瘢痕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