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0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46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肉苁蓉属及其寄主植物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明确危害肉苁蓉属及其寄主植物的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 ,研究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方法 :在宁夏、内蒙、新疆等肉苁蓉主产区 ,调查肉苁蓉属及寄主的病虫害种类 ;在宁夏种植基地对严重危害荒漠肉苁蓉的地下害虫黄褐丽金龟Anomala exoleta发生及危害进行调查 ,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肉苁蓉属及其寄主植物的病虫害种类有 17种 ,其中对肉苁蓉危害严重的害虫为黄褐丽金龟 ,田间防治试验表明 ,40%辛硫磷乳油 1000倍、2000倍、3%辛硫磷颗粒剂 [8kg·(667m2 )-1]对黄褐丽金龟的防治效果达 100% ,3%辛硫磷颗粒剂 [4kg·(667m2 )-1]田间防治效果达 88.2 3%。结论 :人工种植肉苁蓉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 ,辛硫磷可有效为害荒漠地下害虫黄褐丽金龟。 相似文献
13.
本课题开发的系统能够启发式帮助临床中医生迅速掌握耳鼻喉科中医诊疗的临床信息、药物信息、临床经验信息,寻找临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及药物的科学证据,明确治疗药物和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结果作用的影响,同时又能实现自我积累、自我更新,实时采集获取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 1,HDAC-1)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和对照组20例乳腺增生症乳腺组织中HDAC-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征,以及常规检测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之间的关系?结果:1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DAC-1高表达43例(35.83%),对照组20例乳腺增生病变中HDAC-1低表达或不表达,两者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中HDAC-1高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HER-2表达均有显著相关性(P < 0.01),即与患者年龄 > 50岁组(49.50%)和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组(64.28%)及HER-2(55.26%)的表达呈正相关;与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的有无?以及癌组织间及癌旁组织中有无淋巴细胞的浸润无相关(P > 0.05),与ER(33.89%)?PR(39.28%)的表达无相关(P > 0.05)?结论:HDAC-1在乳腺癌和良性增生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参考意义;HDAC-1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DAC-1抑制剂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骨自优化,或称自适应的定量描述,只有线性的骨再造速率方程,用它与有限元相结合去预测骨结构,仅限于在实测骨的外部几何形状基础上,预测其内部组织结构.至于骨的外部几何形状的模拟预测未见报道.本文的目的是利用骨自优化理论完成椎体的外部几何形状、内部组织结构及生长过程的模拟.采用了一种新的高阶非线性骨再造速率方程与有限元相结合,引入工程拓扑优化思想,从不确定的外形出发进行模拟;并且实测了人第三腰椎椎体冠状面的外部几何形状及内部组织结构.预测的结果在外部几何形状和内部组织结构上与实测相一致.外形上老年期比年轻期椎体具有更向内凹的腰鼓形,小梁骨主要沿主应力即垂直方向排列,只不过,老年期更疏松.是否可以说,采用这种自优化方程与有限元相结合,引入拓扑优化思想,不但能模拟预测骨的外部几何形状和内部组织结构,而且可以模拟其生长过程.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实现了外部几何形状的模拟,只有这样才能得以实现生长过程的模拟预测. 相似文献
16.
基因OCT4、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OCT4、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2者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NSCLC癌组织50例、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OCT4和CD133的表达情况,分析2者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OCT4、CD133蛋白的表达率均显著低于NSCLC癌组织。OCT4在低分化及未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织,OCT4和CD133在有远处转移的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无远处转移组织。50例NSCLC癌组织中,OCT4与CD133共同阳性15例,共同阴性12例,2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218)。结论OCT4和CD133在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测OCT4和CD133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为肿瘤于细胞标记物的确定、分化以及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在本院健康体检者12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即刻、放置4 h、12h和24h的血生化指标。结果放置24h血Ca~(2+)、K~+和Na~+明显较即刻时升高,而P-和Cl-明显较即刻时下降(P 0.05);放置时间12h血Ca~(2+)和K~+明显较即刻时升高(P 0.05);放置24h血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明显较即刻时升高,而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和β2微球蛋白(β2-MG)明显较即刻时下降(P0.05);放置12h血TBIL和BUN明显较即刻时下降,AST明显较即刻时升高(P 0.05);放置时间即刻、4 h、12 h和24 h血DBIL、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和血肌酐(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部分生化指标有影响,故临床上应注意控制标本放置时间,减少检验结果误差。 相似文献
18.
研究老龄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应用带有力学调控系统的各向异性骨再造模型结合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进入老年期后,由于肌肉力量的降低和活动量的减少而导致外载荷下降,骨量相对于峰值丢失25%以上,产生骨质疏松。力学因素可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表明力学因素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