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496篇 |
免费 | 1285篇 |
国内免费 | 66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9篇 |
儿科学 | 295篇 |
妇产科学 | 107篇 |
基础医学 | 1187篇 |
口腔科学 | 210篇 |
临床医学 | 4184篇 |
内科学 | 2044篇 |
皮肤病学 | 343篇 |
神经病学 | 382篇 |
特种医学 | 103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4篇 |
外科学 | 2350篇 |
综合类 | 7992篇 |
预防医学 | 2863篇 |
眼科学 | 314篇 |
药学 | 3209篇 |
57篇 | |
中国医学 | 3027篇 |
肿瘤学 | 7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7篇 |
2023年 | 481篇 |
2022年 | 581篇 |
2021年 | 735篇 |
2020年 | 515篇 |
2019年 | 587篇 |
2018年 | 523篇 |
2017年 | 352篇 |
2016年 | 444篇 |
2015年 | 521篇 |
2014年 | 1390篇 |
2013年 | 1241篇 |
2012年 | 1296篇 |
2011年 | 1388篇 |
2010年 | 1488篇 |
2009年 | 1406篇 |
2008年 | 1352篇 |
2007年 | 1548篇 |
2006年 | 1493篇 |
2005年 | 1542篇 |
2004年 | 1307篇 |
2003年 | 1123篇 |
2002年 | 878篇 |
2001年 | 881篇 |
2000年 | 825篇 |
1999年 | 837篇 |
1998年 | 696篇 |
1997年 | 596篇 |
1996年 | 596篇 |
1995年 | 526篇 |
1994年 | 474篇 |
1993年 | 322篇 |
1992年 | 316篇 |
1991年 | 299篇 |
1990年 | 308篇 |
1989年 | 207篇 |
1988年 | 166篇 |
1987年 | 152篇 |
1986年 | 123篇 |
1985年 | 120篇 |
1984年 | 112篇 |
1983年 | 104篇 |
1982年 | 100篇 |
1981年 | 85篇 |
1980年 | 57篇 |
1979年 | 46篇 |
1978年 | 28篇 |
1977年 | 25篇 |
1976年 | 19篇 |
1974年 | 1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病伴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共治疗56例帕金森病伴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并假刺激组(对照组)和常规药物辅助低频(0.5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组(rTMS组),并根据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视觉模拟评分(VAS)、国王帕金森病疼痛评价量表(KPPS)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评价疗效,记录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F=15.398,P=0.000)和KPPS评分(F=13.483,P=0.001)低于治疗前,其中KPPS量表仅骨骼肌疼痛(F=8.245,P=0.008)、慢性疼痛(F=7.376,P=0.007)和神经根性疼痛(F=3.156,P=0.008)评分治疗后低于治疗前;治疗后rTMS组VAS评分(F=6.237,P=0.045)和KPPS评分(F=343.872,P=0.000)低于对照组,其中KPPS量表仅骨骼肌疼痛(F=7.145,P=0.020)和慢性疼痛(F=6.325,P=0.014)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rTMS组出现短暂性血压升高(1例)和短暂性头痛(1例),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2/28)对0(0/28);校正χ2=0.519,P=0.471]。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伴疼痛疗效确切,尤以缓解骨骼肌疼痛和慢性疼痛效果最佳,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安全性良好,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992.
我们于2001年3月~2002年3月共治疗悬雍垂肥大102例,舌根淋巴组织增生87例,慢性舌扁体炎52例。其中男性165例,女性76例;年龄15~68岁。治疗后咽部不适感消失。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3.
嗅神经母细胞瘤CT、MRI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MRI表现。方法 本组经病理证实 9例 ,男 4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3 4.6岁。CT平扫检查 4例 ;MRI 7例 ,MRI强化 2例。结果 发生于鼻腔 2例 ,鼻筛窦区 7例 ,右侧 6例 ,左侧 3例。CT、MRI表现为破坏性实体性占位 ,CT值 2 9~ 3 6HU ;MRIT1WI高于舌肌均匀信号强度 ,T2 WI稍高于脑灰质信号强度。 9例均有鼻甲、筛窦骨破坏 ,4例侵犯对侧鼻或筛窦 ,侵入颅内 8例 ,额窦 6例 ,同侧眶内 8例 ,2例突眼 ,破坏上颌窦 5例 ,蝶窦 5例。结论 发生于鼻腔、筛窦的破坏性实体肿瘤 ,MRIT2 WI中等均匀信号强度者应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994.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重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及其下游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1)的表达特征及与细胞外基质重构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行右肾切除术2周后,随机均分为右肾切除对照组(CN组)和糖尿病组(DM组)。DM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mg/kg诱发糖尿病模型,并于注射后1、2、4、8、12周各宰取6只大鼠,免疫组化检测肾皮质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及其磷酸化CREE1(p-CREB1)的表达特征,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p38MAPK和CREE1磷酸化(活性),RT-PCR检测p38 MAPK、CREB1和纤维粘连蛋白(FN)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病组p-p38 MAPK在1、2、4和8周升高,在12周降至正常;p-CREB1在2、4和8周增高,在12周时降至正常;FN于4周开始升高。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p38 MAPK及CREB1的活性升高;p38 MAPK途径的激活有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细胞外基质重构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初诊和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SDF1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培养5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A组)、5例完全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B组)、5例正常人或无重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C组)骨髓基质细胞,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SDF1含量。结果A、B、C三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中SDF1含量分别为2941±374、2891±305、1583±157pg/ml,A、B两组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SDF1增多,完全缓解后仍存在持续异常。 相似文献
996.
开放性心脏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2例开放性心脏刺透伤及贯通伤的救治,探讨开放性心脏刺透伤及贯通伤两种不同损伤伤情的临床特点及救冶方法,以提高对开放性心脏损伤救冶成功率。方法总结近5年急诊科抢救开放性心脏损伤共22例,其中19例为锐器所致开放性心脏刺透伤,3例心脏贯通损伤(2例为火器伤,1例为锐器伤)。结果22例开放性心脏损伤部位:右心房刺透伤4例,左心房1例,右心室11例,左心室3例,左右心室贯通伤3例。其中19例刺透性损伤经紧急开胸手术治愈,病人术后2周心肺功能均恢复,预后良好。3例心脏贯通伤合并大血管损伤,2例术中难于止血而死亡,1例术后8h死亡。结论胸背部开放伤口,低血压或血压不能测出,经2条以上通道快速补液血压仍不回升,部分伤员有Becks三联征表现者,要考虑心脏损伤可能,应紧急剖胸手术治疗,可争取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棘突间Coflex非融合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对腰椎管狭窄症121例采用后路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棘突间Coflex非融合固定手术。其中119例行单节段棘突间Coflex固定,2例行双节段棘突间Coflex固定。结果121例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平均手术时间40.24min,平均失血量51.43ml;术前下腰椎JOA评分平均为13.62分,术后为25.06分;术前ODI评分平均为67.36%,术后为14.33%;术前腰痛VAS评分为7.89分,术后为2.01分:术前腿痛VAS疼痛评分平均为8.44分,术后为1.22分。结论应用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棘突问Coflex非融合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入组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间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中心收治的36例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膜内造口组和腹膜外造口组,每组18例。术后随访4~16(中位7)月,比较两组患者造口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膜外造口组1例患者因乙状结肠近端拖出后肠壁血供障碍而改行腹膜内造口,故后续的分析中予以剔除。腹膜外造口组手术时间[(25.3±8.5)min]稍长于腹膜内造口组[(14.7±6.4)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术后早期(4周以内)出现造口缺血,均行造口重建手术;腹膜外造口组术后造口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膜内造口组[35.3%(6/17)比0,P〈O.05];两组术后早期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10/17)比27.8%(5/18),P〉O.05]。腹膜外造口组后期(超过4周)未出现并发症;腹膜内造口组出现1例造口脱垂、1例造口狭窄和2例造口旁疝,并发症发生率为22.2%(4/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操作并不比腹膜内造口复杂。且其后期造口并发症明显少于腹膜内造口。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 研究同种大鼠胚胎胰组织移植后在异体内重新血管化并再生长发育的可能性。方法 将妊娠14.5d(E14.5)和妊娠15.5d(E15.5)的Lewis大鼠胚胎胰移植到成年健康Lewis大鼠的肾包膜下,分别在移植后3周和6周开腹观察移植胰的发育情况,并取标本作病理切片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和定位。结果 (1)E14.5和E15.5的胚胎胰移植入肾包膜下3周后,体积均增大约10~15倍,外分泌部分腺泡导管分化发育,B细胞大量增殖,形成胰岛,组织周围有新生血管,且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2)胚胎胰植入肾包膜下6周后,E14.5的胚胎胰内分泌部分进一步增殖;E15.5的胚胎胰则未见增殖,外分泌部分均有纤维化表现,内分泌部分与外分泌部分有分离趋势。结论 (1)E14.5与E15.5的胚胎胰移植于同种大鼠肾包膜下均可在异体内再血管化,并发育为近似正常的胰腺组织。(2)E14.5和E15.5胎龄的大鼠胚胎胰都是比较适合移植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