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曾德斌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946-1947
目的分析60例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结果,探讨影响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对6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采用在中度低温、中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VSD采取补片修补55例,直接缝合5例;ASD和PDA予以直接缝闭,行手术治疗。结果全组患儿治愈59例,1例患儿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死亡率为1.7%。随访6个月~2年,无其他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经内科治疗无效时应及时手术治疗,术前积极予以支持疗法,术中精细操作可有效地降低手术患儿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儿童并殖吸虫(肺吸虫)感染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至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12例并殖吸虫感染性胸腔积液患儿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25~10.6岁,平均年龄(5.95±2.24)岁.结果:12例通过吡喹酮、胸腔穿刺抽液及留置胸腔闭式引流、剖胸探查等综合治疗.合并心包积液2例,1例予以心包穿刺抽液,另1例予以心包开窗引流术,合并前胸及胸背部包块各1例,分别予以手术切除.1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3个月,均痊愈.结论:并殖吸虫感染性胸腔积液与化脓性胸腔积液及结核性胸腔积液难以鉴别,诊断的明确有赖于详细的病史收集及实验室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及药物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NUSS手术矫治先天性漏斗胸1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矫治先天性漏斗胸的手术经验.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7月共实施漏斗胸矫治术102例,其中男80例,女22例,年龄1岁11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6.2岁,对4例极重度漏斗胸患儿采取剑突下小切口联合NUSS手术矫治,其余病例采取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结果 10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 mL,均于术后5~7 d痊愈出院,胸廓外观满意;1例术后出现伤口排异反应,予清理伤口、换药治疗后痊愈,1例突发张力性气胸子胸腔闭式引流后痊愈,患儿均获随访,胸廓外观满意,无不适.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操作简单,创伤小,外型美观,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待观察.  相似文献   
34.
穿支蒂皮瓣修复臀骶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德斌 《海南医学》2008,19(11):78-78
臀骶部软组织缺损多见于创伤、褥疮,面积往往比较大,深者可达骶骨,应用随意皮瓣或肌皮瓣修复技术成熟,效果好,但是因为皮瓣血供不恒定,臀大肌组织大量损伤,影响伸髋及外旋活动.2001年至2007年,我科设计应用以臀部、骶旁动脉的皮穿支为蒂的新型穿支蒂皮瓣修复臀骶部软组织缺损创面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索改良倒T形内固定术在治疗2~4岁单纯对称性儿童漏斗胸中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间本院60例2~4岁单纯对称性漏斗胸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切断胸骨和肋软骨加倒T形内固定术,B组采用改良倒T形内固定术(即不切断胸骨和肋软骨加倒T形内固定术)进行矫治.[结果]60例漏斗胸患儿胸骨畸形均得到满意矫正.两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上具有显著差异(P<0.01),B组均优于A组;而胸骨抬高高度、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两组取得相同的手术效果.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至2年,B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改良倒T形内固定术治疗2~4岁单纯对称性儿童漏斗胸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手术瘢痕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住院时间短和住院费用低的特点,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伴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共84例脑卒中后伴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组)和帕罗西汀组(对照组),治疗组每日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剂,剂量5~15 mg/d;对照组每日口服帕罗西汀片剂20 mg/d,两组均6周为一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出现症状量表(TESS)的评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艾司西酞普兰的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伴抑郁安全有效,且起效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婴儿期重症动脉导管未闭的急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8月我们收治的26例婴儿及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临床资料,其中新生儿12例,包括早产儿10例,足月新生儿2例,术前需呼吸机辅助通气者12例;婴儿14例,术前需呼吸机辅助通气6例。均行急诊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15例经左腋下横切口,10例经左腋下直切口进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中出现动脉导管破裂,予直接缝合;术后复查无残余分流,无并发症。26例随访2~72个月,生长发育良好,心功能正常,无导管再通及假性动脉瘤形成。结论婴儿及新生儿粗大动脉导管未闭需及时手术治疗,以阻断异常分流,减少肺血,纠正心衰,及时关闭动脉导管,能有效缩短重症监护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总结本组31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描述经皮克氏针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进针方法以及避免常见并发症的方法.结果 本组31例病例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无并发症.结论 透视下经皮克氏针固定儿童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不需外固定、术后即可行关节功能锻炼的优点.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Jagged1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转染Jagged1小干扰RNA和小干扰RNA阴性对照,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的Jagged1水平,以不做转染的细胞为空白对照,台盼蓝染色,绘制细胞生长曲线,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用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处理细胞,检测细胞中p-STAT3水平。AG490处理下调Jagged1表达后的U266细胞,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细胞相比,转染Jagged1小干扰RNA后细胞中Jagged1的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P0.05),而转染小干扰RNA阴性对照的细胞中Jagged1的mRNA和蛋白水平没有变化。与不做转染的细胞相比,敲减Jagged1表达的U266细胞生长速度降低,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不做转染的细胞相比,敲减Jagged1表达的U266细胞中Bax水平升高,p-STAT3水平下降(P0.05)。AG490处理后的U266细胞p-STAT3水平下降,STAT3信号通路激活受阻。AG490可以促进下调Jagged1诱导的U266细胞凋亡,抑制细胞活力。结论:敲减Jagged1表达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40.
肾病综合征常以蛋白尿待诊,须详辨证侯。脾阳不运,面黄浮肿、神倦、纳少、便溏,实脾饮;肾阳虚衰,面晄白,身倦怯寒,四肢欠温、夜尿频、浮肿甚、舌胖嫩,真武汤;肺卫气虚,面目浮肿,时因外感加重,玉屏风散合防己茯苓汤;精血匮竭,面色无华、发枯齿折、遍身浮肿、舌质嫩,质淡有齿痕,安肾丸;阴虚阳亢,久服西药激素,见面红、咽赤、舌质红、血压增高、脉弦数,养阴渗湿汤;湿热伤阴,久服激素药、面红、多汗、舌质红、苔黄厚而腻,养阴泻火汤;痰气互结,久服激素无效、面红而晦、舌质紫暗,化坚二陈汤;肾脏虚损,双肾萎缩、血压升高、少苔、脉沉细迟,一贯煎加地龙、水蛭、藏红花;西药副作用甚者,可中药减之,顽症可消痰软坚、散结等逆转病理改变后扶助正气、温补以善其后,巩固疗效。谨避风邪、防止外感,应及时控制,否则常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