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1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篇 |
皮肤病学 | 266篇 |
综合类 | 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男性口腔、足部及阴茎部位疣状癌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6例临床拟诊为疣状癌的男性患者,采取多点,多次组织病理检查;对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疠状癌的患者,采取外科手术切除等措施进行根治性治疗,并对组织块进行人乳头瘤毒素(HPV)定性检测。结果: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16例患者均为疣状癌,其中9例患者HPV阳性,1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9例术后随访1-2年无异常发现;1例术后14个月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23个月局部复发。1例未治疗患者4个月后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另有3例失访。结论:疣状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应该早期诊断,早期进行外科根治性治疗,术后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33.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原发于皮肤,以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见大量异形T淋巴细胞浸润的淋巴瘤,临床见蕈样肉芽肿(MF)、Sezary综合征(SS)和Paget样网织细胞增生症(PR),其肿瘤浸润细胞以T辅助细胞(T_H)亚群为主,具有向表皮性特征。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ABC技术及有关McAb,对14例蕈样肉芽肿患者皮损中T淋巴细胞及亚群分布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34.
达克宁散剂是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一种新产品,其中含2%硝酸咪康唑。硝酸咪康唑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物,对皮肤丝状菌、念珠菌、酵母菌、隐球菌等有强大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并对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也有很强的抗菌力。近几年来,我们在夏季用此散剂对20例婴幼儿皮肤白色念珠菌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20例均来自我所门诊,其中男11例,女9例;70%患儿的年龄为2~11个月;病期为2~30d,大多在15d左右。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真菌镜检发现有念珠菌性丝假菌孢子和(或)培养证实有白色念珠菌而确诊。患儿皮疹轻重不一,轻者仅见于颈、上胸、背或 相似文献
35.
36.
患者 ,男 ,17岁 ,农民 ,全身黑褐色斑点 13年 ,左中唇肿块 3年 ,伴溃破 2月。患者 4岁时 ,无明显诱因于颜面及双手背出现棕褐色雀斑样皮疹 ,散在分布 ,伴皮肤干燥。逐年增多 ,渐扩展至全身 ,并于全身出现针头至绿豆大淡白色萎缩性斑点 ,无明显自觉症状。智力偏低 ,畏光流泪。 3年前 ,左上唇出现一黄豆大角化性丘疹 ,渐增大 ,呈疣状增殖。 2月前 ,皮损作者单位 :1江苏省溧水县皮肤病防治所 ,2 1 1 2 0 02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中央破溃 ,有少许血性渗液。父母系姨表联姻 ,家族中无类似疾病。体检 T 37.4℃ ,P 10 5次 /分 ,发育稍差 ,… 相似文献
37.
38.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年4月第44卷第4期刊登的病例报告“卡马西平致重症药疹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一例”记录了一个非常值得皮肤科医师注意的现象,但该报告现所提供的信息尚不足以明确该现象的性质,作者有必要提供更多的临床资料,完善鉴别诊断排除引起该现象的其他疾病,以进一步提升该病例报告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9.
原发皮肤CD30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七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皮肤CD30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PC-ALCL)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PC-AL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情况。 结果 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平均发病年龄52岁。皮损为红色结节、肿块和(或)斑块,3例多发,4例单发,6例伴溃疡形成。所有患者均未见系统受累。组织病理改变:肿瘤细胞在真皮内弥漫性分布,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胞核呈异形改变,可见核分裂象。肿瘤细胞CD30和细胞毒蛋白阳性,CD20、CD56、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EB病毒编码小RNA原位杂交均阴性。结论 PC-ALCL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皮肤的低度恶性T细胞淋巴瘤,结合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可确诊,罕见系统受累及转移。 相似文献
40.
患者男,70岁,汉族.因阴囊暗红色斑块伴皮角样增生物3个月,于2012年2月18日就诊.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阴囊处出现暗红色斑块,指甲盖大小,其后在暗红色斑块上出现黑色结节,其上呈皮角样增生,无明显自觉症状,发现皮损边缘斑块渐进性向外扩大,表面出现黑色结节.1个月前在阴茎包皮部位出现暗红色结节.因皮损逐渐增多前来门诊就诊.自发病以来头颈、躯干及口腔黏膜等均无类似皮损,无发热、腹泻、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体重无明显变化.曾在21~22岁卖血3次.患者既往体健,无系统性疾病,无肾脏等器官移植史,无免疫抑制剂使用史,否认非婚性生活史,无梅毒等性病史,无同性恋、输血、静脉吸毒及其他特殊疾病史.家族中母亲及姐弟均患肺癌去世,父亲因病去世(具体不详),但无类似病史.配偶体健,于2012年3月12日查HIV抗体阴性,无艾滋病、梅毒等性病史,2儿l女均体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