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61.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左心室纤维肌束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心室纤维肌束及其特征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ERS组),选择50例健康人(对照组)并对左心室纤维肌束的数目、位置以及与室间隔的夹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R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左心室纤维肌束的数目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左心室纤维肌束位置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ERS组起于室间隔中部而止于左室游离壁中段的左心室纤维肌束约50%,对照组仅4%;ERS组左心室纤维肌束与室间隔的夹角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左心室纤维肌束位置及夹角是导致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推测其原因主要与左心室纤维肌束对起止点的牵拉引起部分内膜下心肌较正常激动顺序提前复极,造成复极不一致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肾功能改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14例风湿性心脏病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8 h、术后1、2、3、7 d 6个时点取静脉血和尿测定下列指标: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尿肌酐水平,计算校正的24小时肌酐清除率,观察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并比较各项指标检测肾功能损害与肌酐清除率的关系.结果 尿素、肌酐、肌酐清除率术前术后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胱抑素C在术后第3天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肌酐、尿素、胱抑素C术后均有上升趋势并于术后第3天达到峰值,肌酐清除率术后呈下降趋势,也于第3天达到峰值,各指标均于术后第7天恢复到术前水平.胱抑素C倒数与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r=0.756,P<0.01)优于肌酐、尿素倒数与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r=0.462、r=0.536,P<0.01).尿素、肌酐、胱抑素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0.713、0.772.约登指数分别为血尿素:0.352,血清肌酐:0.325,血清胱抑素C:0.373.结论 血清胱抑素C能准确判断心肺转流换瓣术后肾功能改变,优于或至少不亚于肌酐和尿素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超踝关节可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Pilon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克氏针经皮撬拔复位胫骨远端关节面,同时使用单侧超踝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Ⅲ型骨折28例,开放性骨折6例均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2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6~15天,平均8.6天。结果:所有病例获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2个月,胫骨骨折愈合时间3~14个月,平均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其中钉道感染2例,皮肤坏死2例,均通过换药等局部处理后治愈,关节僵硬2例,轻度踝内翻3例。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13例(46.4%),良8例(28.6%),可4例(14.3%),差3例(10.7%),优良率为75.0%。结论:采用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超踝关节可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PilonⅢ型骨折,能较好地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并获得较好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proximalhumeralplate,LPHP)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采用LPHP治疗62例老年(平均68.5岁)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5例,年龄62~77岁,平均70岁。女性17例,年龄60~71岁,平均67岁。根据Neer分型,单纯三部分骨折23例,三部分骨折伴有肩关节脱位3例;单纯四部分骨折31例,四部分骨折伴有肩关节脱位5例。采用改良Thompson切口,牵引复位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块,无需剥离骨膜,将LPHP插入合适位置,骨折近远端分别用锁定及单皮质螺钉固定。若有肩袖损伤则同时给予修补。术后第1天始进行钟摆、前屈、外旋被动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开始力量训练。疗效评判采用Neer评分系统。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60例患者得到随访。53例无肩痛,7例偶有肩痛,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日常生活动作。肩关节活动范围:前屈85°~180°,平均155°;后伸65°~80°,平均70.5°;外展90°~120°,平均100°;内收30°~45°,平均40.5°;外旋40°~60°,平均55°;内旋60°~100°;平均90°,内旋时拇指能触及的椎体棘突高度为T11-T6,平均于T9水平。根据Neer评分,优43例,良12例,中5例,差0例。术后优良率为91%,患者主观满意率为90%。结论LPHP对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尤其是骨折疏松患者近期疗效满意。在保留肱骨头的内固定方法中,LPHP效果最为确切。  相似文献   
65.
胸腰椎损伤改良前路手术径路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测脊柱胸腰段脊神经的形态及周围结构,了解它们详细的解剖关系,同时改进前路手术的径路及操作程序。方法:在16具成人尸体标本上,测量T10~L3脊神经的直径、椎间孔外口处脊神经距椎体上缘的距离占椎体高度的百分比、脊神经与椎体外缘的夹角,并观察椎间孔外口处神经与血管的排列走行;从而在临床工作中改进前路手术的径路和操作程序。结果:T10~L3脊神经直径逐渐增粗,椎间孔外口处脊神经距椎体上缘的距离占椎体高度的百分比逐渐增加,椎间孔外口处脊神经与椎体外缘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椎间孔外口处脊神经与血管的排列自上而下为静脉、神经、动脉。出椎间孔外口的神经、血管伴行,静脉在最上方,动脉或在神经下方,或越至神经上方,或与神经并排行走。临床上,对58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行前路手术。径路改进前35例术中平均失血670ml,手术时间平均199min;改进后23例术中平均失血435ml,手术时间平均137min。55例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个月,脊柱序列均恢复正常,无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失现象,无内固定失败;神经功能获1级以上恢复者52例(94.5%)。结论:通过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技术改进,有效减少了胸腰段前路手术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减轻了手术创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2004年5月~2006年1月,行经椎弓根硬膜前方减压植骨治疗2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为30~65岁,平均42.3岁。按照AO脊柱骨折分类:A318例、B21例、C21例。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5例、D级3例、E级2例。均行半椎板切除,经椎弓根硬膜前方减压植骨,辅以未减压侧后外侧植骨,全部加用椎弓根钉内固定。对后凸畸形的矫正、病椎压缩程度的恢复、脊髓神经功能的康复进行评估,观察融合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8.3月。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5例、D级5例、E级4例。术后摄片示椎管减压充分,后凸畸形完全纠正。3个月后植骨明显融合,术后6月Cobb角丢失4°~9°,平均7.3°。结论在严格的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经椎弓根硬膜前方减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抗肿瘤药物对原发性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市第九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存在微血管浸润并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单纯进行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为手术组;术后预防性应用TACE的35例患者为TACE组;术后预防性行TACE联合抗肿瘤药物的37例患者作为联合组。比较三组术后肝癌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1、2年生存率。结果:在随访期间,手术组中出现11例复发,TACE组出现7例复发,联合组出现5例复发。三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发热、恶心、呕吐、上腹痛、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三组生存率进行比较,联合组1、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患者术后应用预防性TACE联合抗肿瘤药物,不会额外增加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潜在可能性,并以此为基础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6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夹层血肿,并向远端延伸,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1].它起病急,病情恶化快,早期死亡率高,发病初期得到各方面正确的护理能够有效协助患者度过危险期,为手术赢得宝贵时间.现将临床该类患者的术前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18~79岁,其中男21例,女2例.22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本组患者中采取经股动脉穿刺腹膜支架置入术15例,人工血管置换术5例,术后均康复出院,有3例在进行术前准备过程中因动脉瘤破裂猝死.  相似文献   
69.
<正>单心室是一种以心室、房室瓣和大动脉发育异常为综合表现的罕见紫绀型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生率为1.5%~3.0%,男女比为(2~4):1,常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临床表现为大多数单心室患者早年即有明显的先天性心脏病表现,如紫绀、心动过速或体重增加缓慢等,在新生儿或婴儿早期即引起人们注意,对肺循环血量较多的患者,早期常不易发现。不经治疗,单心室患  相似文献   
70.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临床问题,被定义为甲状腺内病灶,影像学检查可以将其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分界清楚,其发病率约19%-67%[1],恶性结节占所有甲状腺结节的比例约为5%[2]。高频超声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价值,已成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3],常规二维超声及新近出现的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良、恶性结节结节二维超声特征存在交叉重叠[4],弹性成像易受病灶位置、大小及操作者手法影响[5]。本次研究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增强模式的差异,探讨超声造影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