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38篇 |
内科学 | 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外科学 | 19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17篇 |
药学 | 15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体外光分离置换法对肾脏移植后患者长期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48例肾脏移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4例,肾脏移植手术均成功。手术后前6个月对照组给予标准免疫抑制治疗(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强的松),观察组给予标准的免疫抑制治疗和14次体外光分离置换法治疗。移植后随访3年,观察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特点。【结果】肾移植术后的第一个月和d31到第1年末二阶段,两组间感染事件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到术后第3年末对照组总感染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感染中均以无症状性菌尿最常见,以革兰阴性菌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病毒血症,呼吸道感染和肾盂肾炎感染相对较少。【结论】体外光分离置换法可降低肾移植后第三阶段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肾体积(RV)与受体体表面积(BSA)比值(RV/BSA)与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亲属活体肾移植术的120对供、受体的临床资料。根据RV/BSA将受体分为A组(RV/BSA65.33 m L/m2),B组(RV/BSA为65.33~76.49 m L/m2),C组(RV/BSA为76.50~96.96 m L/m2),D组(RV/BSA96.96 m L/m2)。比较4组受体术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分析RV/BSA与受体术后6、12个月e GFR的相关性。结果 A组术后6个月e GFR明显低于B组、C组和D组(t=2.313,2.947,5.903;均为P0.05)。A组术后12个月e GFR亦明显低于B组、C组和D组(t=2.189,2.433,2.909;均为P0.05)。RV/BSA与受体术后6、12个月的e GFR均存在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RV/BSA与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20例,常规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组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检测2组透析前、后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结果常规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联合组治疗后血压、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其治疗作用与血液灌流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中、大分子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75.
背景:高尿酸血症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引起的尿酸性肾石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以造成移植肾肾后性失功。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尿酸性肾石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19例肾移植后发生尿酸性肾石病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均伴高尿酸血症,8例患者手术切开取石并行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11例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结果与结论:16例患者为移植输尿管下段结石,2例为移植肾肾盂结石并肾盂积水,1例为移植肾重度积水并输尿管全段结石。18例患者治疗后移植肾功能、尿量恢复正常;1例患者造成移植肾失功能,切除移植肾。提示对于肾移植后血尿酸升高患者应尽早应用药物保守治疗,一旦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采取手术方式,减少肾后性原因引起的移植肾失功。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免疫抑制剂应用,激素冲击、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250 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1次/d,静脉滴注,连用14 d.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肌酐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水平为(111.17±18.84)μmol/L,对照组为(180.81±36.78)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改善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肌酐水平.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生血宝合剂对慢性肾脏病3~5期(未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肾内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120例,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琥珀酸亚铁(速力菲)治疗,观察组给予生血宝合剂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HC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白蛋白(albumin,ALB)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8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Hb疗效水平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HCT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Scr、ALB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宝合剂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脏病3~5期(未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症状,延缓肾损害进展,服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78.
79.
80.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对P—selectin蛋白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I—R组(10只)和GSH组(10只),I—R模型由夹闭门静脉左支45min再开放3h制备,比较两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肝细胞P—selectin蛋白水平变化。结果GSH组ALT指标显著低于I—R组(P〈0.01),而SOD含量显著高于I—R组(P〈0.01),P—select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1)。结论GSH可通过下调肝细胞P—selectin蛋白的表达而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